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七言诗大全)
爱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
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
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国电影观后感1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了哥
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
们敬仰。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年
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
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
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
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到达目的绝对不
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比较,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嘎子为
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
败就放下。记得那次学校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当时就
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我设计的
“动力小船”时,却发现了一个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
如接上电线了电池却不通电。等我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后却发现螺旋桨
转不了了,当我解决螺旋桨的问题却发现……这一个个问题把我搞得头
晕眼花,头上金星乱飞,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
结果认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获奖了。望着他们胜利的神情我后
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何
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
们小学生必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
的东西必须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
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记得
那是我上四年级时。我刚到家门口,却发现一个人在开我家的门锁。
我仔细一看,原先他把我家的锁弄坏了,怎样也打不开了。他见我回
来了,便立即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把这件事说出去,我便揍死你!”
我吓得连忙点点头。等我妈回来时却撒了谎说是楼上小妹妹弄的,为
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
要发奋学习,像嘎子哥一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爱国电影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詹天佑》这部电影,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
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开创者,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1904年,清朝政府筹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并让詹天佑为
总工程司。詹天佑在危难关头接下重任,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
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
在这中间,中国工程师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帝国主义者觉得这是
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外边的冷嘲热讽没有影响詹天佑的信心,因为他
决心一下。帝国主义者还是不肯让步,在施工期间,他们把中国工人
给骗走,结果造成了洞口塌陷,詹天佑完全可以不管的,为了救两个
工人而耽误工期很不值得,但詹天佑还是一起全力救人,因为当时科
技很不发达,只能用锤子一下一下的敲碎,两个工人得救了,而詹天
佑因为太疲乏而昏倒了。
我觉得詹天佑不听别人对他的种种看法,坚持自己的决定,有决
定,才有信心,才能成功。而且我觉得詹天佑也比较爱乐于助人,他
敢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勇于去救别人,可能有些人就会想,救了他
们,他们不但不回报,肯能还会丧失自己的性命,觉得不值得,但詹
天佑不这样认为,在危难时刻勇于挺身而出,我们要学习詹天佑舍己
为人的精神。
总是,詹天佑是的值得尊敬的人,就让我想起了我们最近学过的
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中的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
的祖国”这句话,我们生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
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伟大贡献!
爱国电影观后感3
春草,没有流的窈窕风姿,没有柏的参天伟岸,没有花的娇媚可
人,却和千千万万的同胞一起点亮春天的主题。
张思德,就是一个和草一样平凡的人,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
“他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你们或许不会注意他,注意他或许不会记住
它。”他就是一个像草一样平凡的人,一个拥有着心地善良的好人,
一个品德高尚的好。
影片《张思德》,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再则,是一篇党性教育
宣传片,所以,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首先,从文学方面来评价张思德其人。电影一开始,便是慢慢黄
土坡的写景镜头,随后,是两条腿在黄土坡上奔跑,在用一组长镜头,
展现出一个在黄土坡上奔跑的小个子青年人,身后是一溜尘土。影片
以这样的情景开头,似乎就在暗示张思德在风中雨中不断奔跑的一生。
影片情节并不复杂,但围绕张思德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与之
形成对比,虽台词不多,但将张思德塑造地饱满传神。
他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他是出了名的嘴笨,主席说他,话
都让别的说了。他悉心照顾父母双亡,因心理障碍失语的孩子,
没结婚的他却成了孩子的爹;他帮老炊事员磨豆腐,认这位无依无靠的
老战士当爹,他帮战斗英雄完成见主席的遗愿,他帮大娘追惊跑的猪
仔毫不犹豫纵身水中。相信足以见得张思德的善良淳朴。当然,
我们今天不是要探寻张思德形象的文学性,关键在于张思德的本
性。相信他的善良淳朴不是部队赋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在看时下,
人们不敢向歪倒的老人施以援手,冷眼看着街上乞讨的人的用心。还
有现在一些找工作的年轻人,有三分说十分,有十分说百分,社会的
虚假和浮夸已经到了一种无可遏止的地步,社会正亟待张思德精神的
补救。
张思德,是党的好战士,是人民的好公仆。他三三年进队伍,过
草地坚持了下来,开荒也不落人后,班长一档就是七年,一整编,又
成了战士。人家说他像马掌,他却笑笑,“硬不成一块铁,还当不成
马掌哩”。他是一个铁一样硬铮铮的汉子,名利面前,他从不争抢,
党的打气挥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党的命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
里。毛主席的车坏在路上,需要回去抗新轮胎,他二话不说,拔腿已
经奔在路上了。他的儿子问他,为什么要烧炭,给谁烧炭,他说:
“给天下千千万万觉得冷的人烧。”他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
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也许只能以这样的话来告慰亡灵,
但是,在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所有的修辞,所有的赞美,都会显得
苍白无力。
相比当下,千军万马争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的优
秀青年都削尖了脑袋想混上人民公仆的“铁饭碗”,然而真正为人民
出力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断爆出的公仆丑闻却屡见不鲜,真是极大地
讽刺。
张思德以他29岁的短暂人生做出了“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
的完美注解,也希望随着这部影片的播出,能引发更多人的反思,把
挂在嘴上的东西刻进心里。最后,让我们向张思德纯粹的人性致敬,
向张思德高尚的党性致敬!
爱国电影观后感4
电影《焦裕禄》观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灵上特别震撼。
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大改善,作为一名党员,
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认真向焦裕禄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
精神。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并将焦裕禄精神真正
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对人民群
众有赤子之心,对群众掏出真心、倾注真情、使出真劲,才能赢得群
众的信赖和拥护。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重点学习焦裕禄的三种精
神: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焦裕禄1962年初到兰考看到的
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四处逃难,干部人心思去的情景。面对困
难焦裕禄没有动摇,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
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
风口。他常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
前”,为了让全县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焦
裕禄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兰考人民。
二是艰苦朴素的精神。焦裕禄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
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朴素。
初到兰考,他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当百姓心存感激送
来几条自家养的鲫鱼,他拒绝了;县委书记的女儿依然穿着破棉袄;甚至
小儿子想吃一顿红烧肉的愿望也不能满足,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葆劳
动人民的本色。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焦裕禄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
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
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
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
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忘不了影片开始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为他送葬,
恋恋不舍地告别他们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作为
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求真务
实,积极投身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去,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爱国电影观后感5
导语——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为了确保五星红旗能在0分
0秒准时升起,为了给祖国争取2秒钟时间,中方代表与英方斗智斗
勇,进行了16轮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谈判。这是回归仪式背后,不为人
知的一场“没有硝烟的纷争”!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总有一些时间
节点,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让所有人为之永生难忘。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在香港会展中心,五星红旗准时
升起,猎猎飘扬!经历了154年风雨飘摇,血脉分隔的香港,终于回到
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是祖国和人民不可磨灭的共
同回忆。
恍然间,那一天已经过去22年了。2019年,由薛晓路导演执导
的《回归》,作为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一部分,真实的还
原了这一历史盛况,抒发了祖国和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短短一分四十八秒的预告片,让人心头触动,热血沸腾。导演薛
晓路以回归仪式筹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
月1日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他们是坚毅果决的中方外交官、庄严肃穆
的仪仗队、英姿飒爽的香港警察和赤子拳拳的钟表师傅。
《回归》这个片段,不仅将为我们呈现一场庄严的交接仪式,还
将首度揭示香港回归谈判桌上,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纷
争”。
让我们回溯这一段历史,来看看当时发生的故事。
1996年年底,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仪式总指挥安文彬
先生,率领交接仪式筹备小组进入香港开始前期工作。
然而,类似这种的主权交接仪式,世界上无一先例可循。于是,
一切只能由自己设计策划。在具体安排中,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中央交
给筹备组的一个重之又重的任务:确保中国国旗必须在7月1日的0
时0分0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如期回归祖国。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外交官安文彬先生曾经
在朗读者节目中回忆道, “我们每一次的谈判都只为2秒钟。我跟英
方说我们的国旗一定要在0时0分0秒升起来,主权回归,分秒必争,
这件事情毋庸置疑。所以你们的旗子一定要在23点59分58秒降落,
当时英方非常不认同,他们不给我们这两秒,所以我们前前后后为这
件事情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
2秒钟,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不能准
时收回香港的主权,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要再多2秒!
英国要把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归还给中国,心里本来就极不情
愿,因此,在交接仪式的具体安排上,英方设置了众多障碍,与他们
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
安文彬先生的谈判对手,是英国的戴维斯大使,他们进行了大约
16次正式谈判。而非正式会谈举行了多少次,安文彬先生已经无法记
清了。
在最后一次谈判中,安文彬先生非常果决地站了起来,对英方的
谈判代表说了一段话。
“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了150多年!而现在我要的只是2秒钟,你
却是这样无理相拒。我认为英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人不能容忍,世人
也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不是一位中国外交官用坚定的立场、强硬的态度为国家争取
到这短短的2秒钟,恐怕香港回归也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同时,要让中国国旗准时升起,仅仅得到英方口头同意是远远不
够的。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把每一个环节用秒来计算准确,连仪仗队
每一步走多远,都要提前计算好,不能有丝毫误差!
安文彬先生为此专门从美国买了一块相当精确的手表,与伦敦格
林尼治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对好了时间。他还让两个司仪专门
掌控时间,设立了礼宾总协调和中方技术监控人,严格掌握时间。而
军乐团的两名副指挥,用读秒的方式掌握国歌响起时间。
“整个交接仪式的过程,虽然只有三十分钟,但是这三十分钟,
有二十五道程序要执行,每一个程序,用一分多钟要完成,而且要准
确无误的完成。”安文彬先生如是说。
然而,当仪式进行时,为了不让中国如愿,英国用尽了各种方式:
查尔斯王子致辞,超时了23秒。于是,随后的活动加紧进行,司仪讲
话速度加快,仪仗队行进步伐加快,终于把23秒又抢了归来!随后,
英国奏国歌时又突然加速,缩短了12秒,导致现场出现大约12秒左
右的真空时间!
当时全场一片肃穆,安文彬站在乐队指挥旁边读秒,一直到11时
59分58秒时,才让指挥抬起了指挥棒,保证国旗百分之百精确地于0
时0分0秒在香港上空升起。
154年的血脉分离,寸土必争,秒秒必争!香港这条回归之路漫长
坎坷亦波澜壮阔,其间也是无数幕后英雄不舍昼夜的血泪史。
在《回归》这部影片中,当我们看到演员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
整齐的正步出场时,那庄严肃穆又铿锵有力的步伐,仿佛又将我们带
入了__年前的历史性一刻,扬眉吐气,振奋人心!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
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__年风雨兼程,大陆和香港始终一路同行。这种关系,过去是,
现在是,将来也一定会是!
爱国电影观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1:5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65990295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爱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爱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