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别样生活)
观看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
五篇】
2019年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正
式上线各大影院,对于《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其有七位导演分
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
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关于观看2019
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
于我而言,作为献礼之作,这部电影完全达到了“感动人心”的
效果。然而最令人欢喜的一点是我们的伟光正电影越来越有了不再硬
砸大场面的意识。
因此我的感动点不再是作为“小我”因山海广阔而产生自豪,而
是一种代入与“并肩”的愉悦。
很多人把本片的手法称为“平民/小人物的视角”,但我更愿意用
“高光的盲区”来形容这种叙述方式。
“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这种话我们听过很多遍,而一般电影的
可叙述点也往往落在“一看就很值得讲”的东西上,要么极正、要么
极反,观众也更愿意看看这些东西来刺激神经。这样一来,那些“背
后”的人、“不在场”的人、“替补”的人就容易被忽视——这就是
我认为的“盲区”。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普通观众就生活在这个盲区里。我们作为百
姓总是在“仰视共和国史”,这种不由自主的疏离感让我们喜欢回顾
“宏伟”的历史瞬间带给我们的震撼,却忘记自己才是历史的主体,
更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站在了自己的“盲区”。
本片恰恰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盲区”,在其中发掘故事性。
仔细一看,几段故事的主角都“不伟大”:爬在旗杆上的工程师
在风里摇摇晃晃、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却没有亲眼看见实验的成果瞬间、
小男孩心里放不下要出国去的小女孩、升旗手在国旗响起的前一刻突
然心慌、出租车司机让亲儿子失望、被帮助但还去偷钱的牧民的孩子、
以及那个替补的没有开着飞机通过阅兵场天空的飞行员。
这些主角原本都是生活在盲区中的“我们”,或者说和千千万万
的“我们”有着一样的心态,他们不是带着光辉唱赞歌的人,而是有
血有肉的亲历者。
于是,笔者以为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回顾共和国七
十年的伟大瞬间时不再仰视,而是与历史并肩。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两个细节。
一是钟表行给任达华饰演的修表匠那块表时,表达了它的重要意
义,但表匠说的话(好像)是“我试试,但我不一定能修好。”这句话一
下子让我嘴角一抬,因为他说的不是“放心吧,一定没问题”。这样
一来,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历史主体不是“托举”历史,而是真的在
“打造”历史。
二是葛优演的出租车司机的“显摆”。不得不说,葛大爷还是葛
大爷,一出场就让一个京油子活脱脱站在了我们面前。中了奥运会开
幕式的票,是个人都想到处嘚瑟显摆,你葛大爷当然不例外,虽然显
摆的有点儿过头了。其实,这种贼不正经的生活常态让我们能窥视了
到他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的原因。而恰巧在这段描写中有两对“父子”
故事的碰撞,可以说,他们都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当他们相遇,
穿着给儿子买的球鞋的、不正经的张北京其实立住了一个“父亲”的
形象,这是人之共情。悲喜不论大小,这段故事里的“我们”在共同
为国而庆,却也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应当如何。
总体来说,我很感动,眼睛太软的我从一开头王菲的歌声出来就
想哭,我因这七十年来的无数个倒计十秒而感动,因无数次国旗升起
的瞬间而感动;更为电影中的“我们”感动。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小河入海流,我们并肩而行,这才是真正的“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2】
其实对于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这种带有浓厚的完任务色彩的电影,
真的期待值不高,因为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这种主
旋律电影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堆明星脸
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越往后观众也渐渐不买账了。今
年听说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暑假看院线电影的贴片看到,片方找了七位
导演分别选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拍七个短片,当时我就和同学说这就
是完任务,绝对没多少看头。因此28号的点映场我并没有选择这部电
影,但是从那天友邻的反馈看好像不错,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
没想到真的被打脸了,七支短片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质量
不差,算是圆满完成了对祖国的献礼,而且大部分都选取了大时代下
的一些小人物去拍,而不是光堆事件喊口号了。
下面就根据自身观感简要对各短片作出评价,为防止被喷收钱,
先把票根晒一下,个人总体评价是《北京你好》(9.5)>《夺冠》(9)>
《白昼流星》(8)>《前夜》(7.5)>《相遇》《护航》(7)>《回归》
(6.5)。取平均分后总分为7.7分。
一.《前夜》 导演:管虎 个人评分:7.5分
拿管虎的这个开篇是再合适不过了,讲述开国大典前夕升旗的准
备工作,用卡时间点的叙事方式展开,选取一个小事件去体现开国大
典的重要性。这个短片胜在选对了黄渤,完全投入这个角色当中了,
这个设计师的固执和坚持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都体现的非常出色,而
且重重困难被管虎戏剧化处理后,观影过程非常紧张,生怕真的出现
差错,这个短片在群戏上也是一个大亮点,人民群众集体去捐物帮助
做阻断球的戏,感动程度不亚于国歌响起,而且旧影像的巧妙使用也
很加分,把黄渤P进去真的不违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时长所限,这
个短片的其他人物存在感太弱,所有的戏份几乎都给了黄渤,王千源
的转变说服力真的不够(虽然可以拿时间紧去解释),从而在看某些情节
时感觉并不流畅,观感上并不是很完美。而且卡时间点叙事的一个坏
处就是困难是接踵而至,虽然说观影过程更紧张,但同样也容易造成
情节设置上的刻意,显得太假。
二.《相遇》导演:张一白 个人评分:7分
张一白其实是挺会拍爱情戏的,包括他接这一个剧本也是他擅长
的题材,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为背景,讲述一段因投身国防事业
而不能相认的恋人的故事,处理上冷静克制,并没有强行煽情,这点
我挺喜欢的,尤其是张译戴口罩的眼神戏,可见他的高超演技,最后
两人相隔在庆祝胜利的人流中,也是我印象极深的戏份,片尾任素汐
见到张译照片的哭戏,当时同场不少人在偷偷抹眼泪,但是我感觉导
演光注重情感上的处理,而忽略了讲好故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任素
汐的大段对白,这确实为了铺垫情感,但是我个人还是感觉影片整体
上亮点不多,没有足够的情节支撑让我相信这段曾经的感情(反正光靠
那点对白确实不够),略有遗憾。最后真的要致敬一下默默无闻的国防
科技英雄们!
三.《夺冠》 导演:徐峥 个人评分:9分
徐峥导演的这一部是我最大的惊喜,巧妙地将女排夺冠的历史大
事件嫁接在两个没来得及告别的小朋友身上,风格可爱而又浪漫,而
且由于徐峥本人的童年经历,他把故事置于上海的市井,接地气,充
满生活气息,影片的节奏调节通过冬冬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女排比赛进
程同时进行,而不是单独拍女排,有好几处冬冬在选择调整接收天线和
送礼物小美之间的冲突,徐峥有意识的将他们处理成囧式喜剧,非常
搞笑,可能当时的冬冬并不知道女排夺冠的意义,但是他享受了当英
雄的时刻,这并不是多大的壮举,却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结尾用16
年女排重夺奥运冠军的时间线与前面巧妙呼应,解决了当年的遗憾,
真的让我意想不到。
四.《回归》 导演:薛晓璐 个人评分:6.5分
情感的蓄积是非常饱满的,也真实还原了当时香港回归的谈判历
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一响起我确实也掉了眼泪,但是相比其他
短片,这部更像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作业的同学,我并不
反对这么拍,这样最安全,但我更期待看到是对任达华(修表师),惠英
红(巡警)这类香港普通市民的更多着墨,尤其是手表的串联意向,真的
是很好的一个拓展点,不知道是时长所限还是导演能力不足,东拍拍
任达华他们,接着西就还原谈判现场和升旗仪式了,这样确实可以多
弄进去一些明星,但意义确实不大。反倒更加的散乱,把手表的串联
情节作用完全冲掉了。
五.《北京你好》 导演:宁浩 个人评分:9.5分
这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主旋律作品还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风
格,这个结合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宁浩完成的程度用它里面的一句台
词就是:“牛掰格拉斯!"以一个奥运会入场券为线索拍了个小人物喜剧,
让你笑,最后还有点小感动(本片还同时串联了08年的另一场大事)。
张北京这个角色就很有疯狂系列那些小人物的影子,没本事又特爱面
子,更不用说里面葛大爷的表演加成了,他的光头一出来就有人笑了,
而且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一本正经的搞笑,看的真的是“歪瑞嗨
皮”啊,期待他们俩后续合作拍喜剧。片中选了郝云的一首《回到那
一天》,超级好听。
六.《白昼流星》 导演:陈凯歌 个人评分:8分
这一部也是极具作者风格的电影,也是我同学和友邻集中开炮的
一个短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喜欢的。虽然这个短片在故事的
叙述上非常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凌乱,但是细细想来,陈凯歌是在向
观众的心里注入那个白昼流星,去引导观众思考,白昼流星绝不仅仅
是那个掉下来的返回舱,而是两位迷途少年产生的信念与希望,是李
叔对他们无私的关怀与奉献,田壮壮这个角色串联起扶贫与航天两大
热点,而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角色(两位的演技仍需磨练)不禁让人思
考:扶贫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像李叔那样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
充实,获得精神上的白昼流星。
七.《护航》 导演:文牧野 个人评分:7分
自打《我不是药神》后,文牧野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个人对他这
部短片本来抱有极高的期待值,实际上文牧野也只是工整地写完了作
业,并无太大的亮点,《护航》这个故事其实有非常大的讲述空间,
宋佳饰演的吕潇然因为成绩优秀被组织选为备飞,只能当阅兵式的替
补,在药神中,文牧野是有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物心理表现能力
的,但是这两个优点我几乎完全看不到,加的大量闪回对宋佳这个角
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改变的意义并不大,反倒冲淡了叙事主线,沦为
平庸之作,雷佳音和郭京飞纯属过来搞笑,不过这一部的男女演员的
颜值都达到了巅峰,包括选了宋佳,演的非常用心,虽然她的发挥空
间真的不大,而且在大荧幕上看抗战的阅兵也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这七个命题作文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完成得不
错,绝对是国庆档口碑和票房冠军,也是为后续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提
供了思路,以小见大,更容易引起共鸣,更易出奇制胜。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3】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总有一些时间
节点,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让所有人为之永生难忘。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在香港会展中心,五星红旗准时
升起,猎猎飘扬!经历了154年风雨飘摇,血脉分隔的香港,终于回到
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是祖国和人民不可磨灭的共
同回忆。
恍然间,那一天已经过去22年了。2019年,由薛晓路导演执导
的《回归》,作为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一部分,真实的还
原了这一历史盛况,抒发了祖国和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短短一分四十八秒的预告片,让人心头触动,热血沸腾。导演薛
晓路以回归仪式筹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
月1日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他们是坚毅果决的中方外交官、庄严肃穆
的仪仗队、英姿飒爽的香港警察和赤子拳拳的钟表师傅。
《回归》这个片段,不仅将为我们呈现一场庄严的交接仪式,还
将首度揭示香港回归谈判桌上,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纷
争”。
让我们回溯这一段历史,来看看当时发生的故事。
1996年年底,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仪式总指挥安文彬
先生,率领交接仪式筹备小组进入香港开始前期工作。
然而,类似这种的主权交接仪式,世界上无一先例可循。于是,
一切只能由自己设计策划。在具体安排中,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中央交
给筹备组的一个重之又重的任务:确保中国国旗必须在7月1日的0
时0分0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如期回归祖国。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外交官安文彬先生曾经
在朗读者节目中回忆道, “我们每一次的谈判都只为2秒钟。我跟英
方说我们的国旗一定要在0时0分0秒升起来,主权回归,分秒必争,
这件事情毋庸置疑。所以你们的旗子一定要在23点59分58秒降落,
当时英方非常不认同,他们不给我们这两秒,所以我们前前后后为这
件事情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
2秒钟,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不能准
时收回香港的主权,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要再多2秒!
英国要把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归还给中国,心里本来就极不情
愿,因此,在交接仪式的具体安排上,英方设置了众多障碍,与他们
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
安文彬先生的谈判对手,是英国的戴维斯大使,他们进行了大约
16次正式谈判。而非正式会谈举行了多少次,安文彬先生已经无法记
清了。
在最后一次谈判中,安文彬先生非常果决地站了起来,对英方的
谈判代表说了一段话。
“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了150多年!而现在我要的只是2秒钟,你
却是这样无理相拒。我认为英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人不能容忍,世人
也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不是一位中国外交官用坚定的立场、强硬的态度为国家争取
到这短短的2秒钟,恐怕香港回归也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同时,要让中国国旗准时升起,仅仅得到英方口头同意是远远不
够的。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把每一个环节用秒来计算准确,连仪仗队
每一步走多远,都要提前计算好,不能有丝毫误差!
安文彬先生为此专门从美国买了一块相当精确的手表,与伦敦格
林尼治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对好了时间。他还让两个司仪专门
掌控时间,设立了礼宾总协调和中方技术监控人,严格掌握时间。而
军乐团的两名副指挥,用读秒的方式掌握国歌响起时间。
“整个交接仪式的过程,虽然只有三十分钟,但是这三十分钟,
有二十五道程序要执行,每一个程序,用一分多钟要完成,而且要准
确无误的完成。”安文彬先生如是说。
然而,当仪式进行时,为了不让中国如愿,英国用尽了各种方式:
查尔斯王子致辞,超时了23秒。于是,随后的活动加紧进行,司仪讲
话速度加快,仪仗队行进步伐加快,终于把23秒又抢了归来!随后,
英国奏国歌时又突然加速,缩短了12秒,导致现场出现大约12秒左
右的真空时间!
当时全场一片肃穆,安文彬站在乐队指挥旁边读秒,一直到11时
59分58秒时,才让指挥抬起了指挥棒,保证国旗百分之百精确地于0
时0分0秒在香港上空升起。
154年的血脉分离,寸土必争,秒秒必争!香港这条回归之路漫长
坎坷亦波澜壮阔,其间也是无数幕后英雄不舍昼夜的血泪史。
在《回归》这部影片中,当我们看到演员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
整齐的正步出场时,那庄严肃穆又铿锵有力的步伐,仿佛又将我们带
入了22年前的历史性一刻,扬眉吐气,振奋人心!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
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70年风雨兼程,大陆和香港始终一路同行。这种关系,过去是,
现在是,将来也一定会是!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4】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
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按出场顺序)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
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
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
年献礼片。
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这个才真的是全明星阵容。如果在这三部曲当中,你只想选择一
个去看的话,那么就推荐这一个吧。158分钟的电影,拆分成七个故
事,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一个影片里,短片横向比较,导演的功力也就可见分晓了。
接下来一一说。
01
《前夜》单元由管虎执导,黄渤、王千源、欧豪、梁静、佟大为
等人主演。
主要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的故事。
1949年的当天,我们只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却不
知道在开国大典前夜,关于国旗还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事。
第一次使用电动,于是用1:1的方式进行模仿试验。没有红绸子、
黄绸子……在屋顶上用喇叭一喊,就会有相亲们送来。
在最后紧急时刻,为了让国旗能在高空固定,需要化学物品。前
两个屋顶上的呼唤看着也许让人发笑,可是这一刻的呼喊,有绝望有
期待。
夜越来越深,时间越来越紧迫,没想到即使在半夜,乡亲们也都
各自提着灯笼来到了这里支援。
漆黑的小巷子被温暖的灯笼一点点点亮。
宁静的屋子被一个个相亲们热情的声音“我这个可以吗?”“用我
的吧!”变得喧闹。
本来绝望了的林志远(黄渤饰演)点燃了希望和斗志。合成了所需要
的东西。
然后他一路朝着天安门去,车被拦截也不顾一切冲,这大概是影
片的第一个泪点。
作为唯一会焊接的他,却有着恐高症。然而没有办法,他依然用
简陋的工具爬上旗杆,开始焊接。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高空恐惧症的,
黄渤把这一段演绎得很好。
整个《前夜》的故事完整,节奏紧凑,演员演技到位,我给五颗
星。
02
《相遇》单元由张一白执导,张译、任素汐、张嘉译、周冬雨、
彭昱畅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
炸成功的故事。
当时要做原子弹,中国有许多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投身这个事业
当中。无论是在原单位还是在派出所,都是查无此人。主人公高远就
是这样。
原本有个相亲对象,正在相处。却忽然消失。
两个人在三年后,在当时送姑娘回家的公交车上相遇。
姑娘为了等自己喜欢的人,三年来四处打听,每天都要来坐这个
公交。意外相遇,高远却不承认自己是谁。
而高远呢,自己为了拯救试验结果,因为辐射受伤。在医院住下
的时候每天都在听外面是否有什么声响。
两人相遇之后,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由姑娘的讲述展开。
正要相认的时候,忽然听到爆炸声,全国沸腾,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
高远冲下车拿起报纸放进怀里珍藏。
那一刻心里踏实安慰兴奋……百感交集。
两个人被人群冲散。
而他的一切隐忍和委屈,在当时姑娘虽不明白,却信任。在后来,
明白了,所以痛哭。
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四颗心。
03
《夺冠》单元由徐峥执导,吴京、马伊琍、徐峥、刘涛、张建亚、
韩昊霖、樊雨洁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
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
这一个单元大概是我心中在七个故事里数一数二的排名。
女排夺冠,这样一个故事,怎么融入情绪,怎么带动爱国情怀,
怎么感染人……编剧和导演的功力真的是设置得很巧妙。
这是由两个小孩子的视角展开。
朝夕相处的两个小男孩小女孩,女孩第二天要出国了。男孩准备
送给她自己亲手画的画。然而这天转播女排比赛,他们家是这附近唯
一有电视的。
为了看直播,巷子里的街坊邻居搬桌子,搬凳子,拿水果瓜子……
可当时设备不是很好,只有小男孩会接天线。
一面是约好见面的小美,一面是大家想看比赛的心。
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让人会心一笑。
小美被妈妈拉走了,小男孩咬牙回到屋顶弄天线,悬挂的窗帘在
他的后背,举起的天线,就像一个超人。
整个影片真的很“徐峥”,是七个故事里最轻松可爱的。
四颗星。
04
《回归》单元由薛晓路执导,杜江、朱一龙、惠英红、高亚麟、
王洛勇、任达华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
事。
“香港回归,国旗在凌晨升起,一秒都不能少”。
通过一个修表师与香港阿sir的相遇故事,调表这种老技术的穿插,
换上国旗,烟火亮起站起来热泪盈眶捂着胸口的瞬间……都非常温情。
四颗星。
05
《北京你好》单元由宁浩执导,葛优、龚蓓苾、王东等人主演,
主要讲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故事。
浓浓的京味儿,也很“葛优”。有诙谐,也有温情。
穿插了汶川地震,鸟巢修建,让故事丰满,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五颗星。
06
《白昼流星》单元由陈凯歌执导,刘昊然、陈飞宇、江珊、田壮
壮等人主演,主要讲述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
这大概是我最不懂的一个故事。
从这个名字就透露着一种莫名的文艺,和这个原型感觉融合的很
是生硬。三颗星吧。
07
《护航》单元由文牧野执导,宋佳、佟丽娅、张子枫、雷佳音、
韩东君等人主演,主要讲述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
兵式的故事
阅兵式中,有人接受全世界万众瞩目,可是也有很多人,为了阅
兵式的顺利隐姓埋名,默默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四颗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5】
在竞技赛事里,中国女排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动的。
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奥运折桂,用“三连冠”站稳巅峰向世界展现中
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
时代的精神符号。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之一,由徐峥执导的《夺
冠》正是借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回顾了1984年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
界大赛三连冠的历史瞬间。《夺冠》重现了中国女排奥运赛场的英姿,
同时将镜头聚焦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记录80年代全民欢腾共为
女排喝彩的场景。
重温国人骄傲记忆 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听众,各位听众,台湾同胞们,海外侨胞们,现在我们向大
家转播,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这是由中国女子排球
队对美国女子排球队……
现在中国队侯玉珠在发球,美国队一传没有到位!打探头球!好球!
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电视机里,央视解说员宋世雄传来了捷报,1984年8月8
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熟悉的解说声音响起,
唤起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八几年的时候,在弄堂里,大家一起看
女排比赛。这个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特别深刻。”作为《夺冠》的导演,
徐峥将自己的女排记忆融入电影中,当时十二岁的他经历了中国女排
首次奥运夺冠的时刻,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当女排队员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国歌声回荡在体育
馆里……这一切组成了观众们记忆中的经典画面。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
互联网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所以一场比赛,它的话题从头到尾,始终贯穿。带给我们精神世界
的充实感是很强烈的。”徐峥说。
在故事中,徐峥将女排精神与时代情感紧密结合,通过独特的叙
事风格,将35年前洛杉矶奥运会那场激动人心的女排决赛“搬到”上
海弄堂里“现场直播” ,以弄堂的邻里情,再次重温女排传奇,重现
中国女排首夺奥运冠军的巅峰时刻。
徐峥回忆道:“那个时候大家看这么一场比赛真的是万人空巷,
在80年代也是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这个阶段,带给我们中国人一剂强
心剂,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运动是最能够凝聚人心的,徐峥表
示,女排精神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女排,也不仅仅是运动,“它所产生
的这种凝聚力,是能让你感觉到,你跟你的祖国之间有这么一种相通
的感觉。”
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小情怀点燃大梦想
黑白电视机摆在弄堂中间,前排马扎、中间椅子、后面踮起脚尖,
邻居们层层叠叠聚在一起观看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
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的寻找信号,每当中国队得分,
欢呼声仿佛能穿破天际……
徐峥将儿时对上海的记忆在《夺冠》中情景再现,还原了80年代
老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生活气息。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个在房顶举着天
线手动寻找信号的小男孩。通过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是徐峥对于《夺冠》
的创作理念。
徐峥认为,每一个故事都应该树立一个英雄,可以是民族英雄,
也可以是平民英雄。“像在电视机里大家看到的女排,就是我们的民
族英雄。她们在世界体育的大舞台上,站上了巅峰。而我们故事所讲
的这个主人公,是一个小孩,一个普通人。”当他在天台上举起天线
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英雄,徐峥笑称:“(做音乐的时候),我跟作曲老
师说,‘您就照着超级英雄那个来’。我觉得在那个时刻,在在下面
看比赛的观众心里,他跟超级英雄是一样的。”
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连冠”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弄堂里的
小男孩为了保障其他人观看直播放弃了看比赛的机会,徐峥说:“我
们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讲个人为祖国默默奉献的那一刻,那一点
点能量。那种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都具有一种信念。无数感人的
瞬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是真正的跟国家之间的那
种血脉相连。”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1:5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65946295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观看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五篇】_.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观看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五篇】_.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