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

更新时间:2024-03-23 11:49: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秋后的蚂蚱)

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

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

120年前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覆没,开始了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伴

随着这支舰队的沉戟折沙,泱泱大国自此瓜分都剖,山河破碎,教训何其惨痛!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

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张声势……”下面给大家带来

一些关于甲午甲午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午甲午观后感1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经120

年了,历史的战火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或许人们已经

开始渐渐遗忘这段屈辱历史,国仇家恨已慢慢淡化,由国防大学拍摄的大型纪录

片《甲午甲午》,再一次为过着幸福安定生活的我们敲醒了警钟——勿忘国耻,

落后就要挨打。

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年之际,为了让官兵牢记那段屈辱史,增强官兵忧患意识、

使命意识,我28团机务大队组织官兵观看《甲午甲午》。观看完影片后,官兵

们个个情绪高昂,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120年前的中国,大清朝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认为日本弹丸之国永

不可能有胆侵我华夏,可真是可笑之极。一声巨响,当被清王朝认为是番薯小国

的日本打进我国门的时候,可笑的清王朝却试图依靠他国调停来驳回日本的入

侵,殊不知腐朽的大清帝国早已被视为他人的嘴中馋物。

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帝国,一直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然而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到了清王朝晚期,腐朽的制度麻痹了统治者们的双眼,贪图自身的

享乐,缺乏忧患意识。

1867年,李鸿章上书,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由洋人讲授西洋海军知识。

1877年,第一批青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

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四年后,他们驾驶着清

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组建了所谓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

1 / 6

队——北洋舰队,拥有“来远”、“经远”等几十艘先进战舰。1894年,甲午

海战爆发,这支让清王朝引以为豪的舰队却首战就一败涂地,最终落得全军覆没

的下场,连战舰的遗体不被放过,被日本人拉归国做成了房屋,只留下那满是弹

壳创伤的“来远”经久哭泣。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政府腐败,制度落后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官员

贪图奢靡,挪用军费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战求和,以求自保是失败的内在原

因……片中对失败原因的九大总结,无一不暴露初清王朝的弊端。

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120年过去了,历史的巨轮推动着中国不断发展进步,21世纪的中国再次站了

起来,屹立在世界东方。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很强大了,已然是世界大国,

他人已不敢来侵,是该享受和平、幸福生活的时候了。然而这种想法又和100

多年前的清王朝有何区别。

曾经我也怀疑战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人们都已经开始忙于灯红酒绿的生

活,如果战争真的来领,我们这一代还能做到像以前老红军不怕牺牲,为国献身

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了我答案,当我看到我们的解放军舍我救人,当我看到

我们的青年志愿者身心疲惫的奔走,当我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国人为我们送来衣

食温暖,我的心震惊了,这不就是答案么!高考毕业后,我毅然决然报考了军校,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感恩我的社会、服务我的同胞、保

卫我的国家。

今年是甲午战争过去120年之际,也是我党我军实现伟大强国梦、强军梦的关

键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我们要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时刻牢记忧

患意识,时刻准备为国、为家而战,胸怀使命忧患,弘扬优良传统,提高敢打必

胜本领, 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军队奉献青春与热血。

甲午甲午观后感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逐步树立起的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离

不开军队的支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需要“强军梦”提

供有力保障。国防生作军队的后备干部,需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习总书记“复兴

中华”的伟大号召,以“强军梦”促“中国梦”,以“中国梦”的来实现人生的

升华。

2 / 6

训练开虚花,打仗尝苦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战败原因固然很多,

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训练不实,弄虚作假。军事训练不实,是对国家和民族安危

的极大不负责任。和平年代,我们只有依靠平时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强训练,

才能在战时从容不慌的应对敌人的攻击。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毕业后进入部队

往往会走向基层带兵岗位。往小的方面看,国防生军官组训施训能力会直接影响

到所在排、连的训练水平;往大的方面看,国防生集体整体组训水平会直接影响

到全军战斗力的高低。由此,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怀着肩负祖国安危、民族复

兴的高度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对

自己负责,更是对祖国负责。

晚晴的洋务运动为什么一败涂地?除了改革理念,外敌入侵等原因外,还有改

革的领导缺乏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缺少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

风虽然无形,但影响力无处不在。放在我们国防生模拟营里,这个命题同样成立。

作风正,则全营上下学习训练热情涨;作风差,则全营上下内务思想纪律散;加强

作风建设,应成为模拟营营连排日常工作的重点,各单位部门都要重视起来。加

强作风建设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作为骨干,在面对同级兄弟,甚

至是高年级学长时,我们不要做老好人,不要有毫无原则的退让与妥协,这样会

影响到整个国防生集体的作风养成与建设。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一个优秀上

进的集体是绝对不可能依靠人情来维系,需要的是铁一般的纪律与制度

。对事不对人,立足小事,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以作风促训风、学风、考风,才

能将模拟营建设成有凝聚力的优秀的集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于作为后备军官的我们国防生?我们要以时不我

待的危机感,以献身国防的使命感,以保家卫国的主人翁意识,以重拾山河看今

朝的气魄,去完成我们的学习、训练、生活,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彰显自己的

人生价值!

甲午甲午观后感3

甲午,一个注定要让无数中国人悲痛的纪年,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在历经两次

鸦片战争的耻辱后,又一次遭到外来侵略者的践踏。

电影《甲午风云》观看已经不止一次,每每看到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首的清

朝统治者在列强面前奴颜媚骨的情景时,心中总会涌起无限辛酸、愤慨之情。

3 / 6

一群缺乏骨气的统治者只能造就一个无能窝囊的政府,一个无能窝囊的政府又

岂能指望他写出一段昂扬奋进的历史?

生活在这样政府下的民众是不幸的,生活在这样时代下的英雄必将要经受更多

灵魂的煎熬。影片中的一段琵琶声令人动容。电影主角邓世昌力主派出北洋水师

舰队护送商船,对列强中所谓中立国居心叵测的调停,邓世昌义正词严地给予驳

斥。然而,一腔爱国热情却遭到无情冷落,李中堂竟摘去了邓世昌的顶戴花翎,

“卖国因而获荣,爱国反倒有罪”,这是一个怎样让人哀痛的的时代啊!影片中

出现了这样的镜头:邓世昌在房子里独弹琵琶,琵琶声里有深沉、有无奈、有悲

愤、更有激越------英雄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

种心境,也许只有此时的你,才能体会。于是,你把“一腔心事付瑶琴”,可是,

莫道“知音尽,弦断有谁听?”,因为,在你的背后,有着无数像王国成这样的

血性中国人啊!

也许,英雄有时注定是要落寞的。可是,邓世昌,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中国的海军将领,为了国家利益,

为了民族尊严,生死尚且可以置之度外,又遑论个人的荣辱得失?电影中邓世昌

那坚毅、果敢的眼神也是令观众刻骨铭心的镜头。在宴席上痛斥挂白旗逃跑的方

伯谦时,在怒斥所谓中立国居心叵测的调停时,在为民请命慷慨陈词时,在向敌

舰“吉野”号冲去时,他的眼神都让观众读出一种正义、一种忠诚、一种爱国。

影片的最后,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悲壮的力量。当“致远”舰弹尽之时,邓世

昌,命令开足马力,决心用舰撞沉“吉野”,可惜,“致远”舰中了敌人发射的

“鱼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黄海的波涛淹没了英雄的身躯,甲午的历史却因了邓世昌等海军英雄而留下浓

烈悲壮的一笔。

悲哉,甲午!

壮哉,甲午!

甲午甲午观后感4

央视新闻频道五集纪录片《甲午》昨晚播出第一集《开国》,把在中国历史课

本上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文字描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4 / 6

当开篇中看到在日本冈山神社里我们“镇远”舰的铁锚时,当看到在甲午战争

时战死的日本士兵墓门口,有两颗定远舰开花炮弹为他们守灵的画面时,我震惊,

这种屈辱让我再次眼含热泪,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我们最魂牵梦萦的东西,

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博物馆中,却凄凉地出现在异国他乡,我们情何以堪,怎能有

颜面面对?

随着序时屏幕上北洋水师那一艘艘精锐战舰---超勇、济远、靖远、经远、来

远、平远、镇远、定远一一隐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那可是我们先辈们当时以

一代人的心血和巨资建立起来的国家海军,全军覆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每次看那段历史就觉得无比痛心,心情无比沉痛。

故事从181年前的1834年讲起,当时中国和日本都已闭关锁国几百年。在西

方列强的炮火下,中、日都被迫开国。

中日起点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会输?

落后就要挨打。我对历史,有重新的感悟。

甲午甲午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

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

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

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知道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

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

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返回中国时,在途中

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

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可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

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悲剧,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

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

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5 / 6

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

6 / 6

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1:4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65787259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5篇.pdf

标签:中国   日本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