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

更新时间:2024-03-23 09:29: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蝗虫幼虫)

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

维普资讯

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 

李震 

(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三系防化教研室 青岛 26607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日趋增 

工作。通过合作合同的执行,中方人员学到了不 

少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经过20多年的 

多,有限的陆地能源已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导 

致能源价格飙升。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资源枯 

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危机,人们 

把目光转向海洋,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依托。对于人口众多、受能源瓶颈制约的我 

国来说,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努力,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建立了 

与国际石油公司接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但掌 

握了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配套技术,在消化吸 

收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优化集成,使我国在开 

发建设近海油气田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2005年底,中国近海六大沉积盆地发现 

66个油气田,其中油田主要分布在渤海、珠江口、 

北部湾等盆地,气田则主要分布在东海、琼东南、 

莺歌海等盆地。中国近海海域累计探明石油地质 

、 

改革开放使我国海洋石油产业高速发展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海洋油气 

资源调查和自营勘探开发,80年代初以来,通过 

对外开放、吸引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合作勘探 

开发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日趋火热。几十年来,通 

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了与国际习惯 

接轨、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和技术体系,国内海 

洋油气勘探作业水深达到500 m,开发作业水深 

达到330 m,目前已经具备了300 m水深以内的 

海洋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但总体上,由于我国 

海域地质条件复杂,深海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和 

设备仍比较落后,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 

初级阶段。 

储量24.1亿t,可采储量5.13亿t,剩余可采储量 

2.84亿t。超过80%的石油储量分布在渤海盆地。 

我国近海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 734亿ms, 

可采储量3 412亿ms,剩余可采储量2 917亿ms。 

超过70%的储量分布在东海、琼东南、莺歌海盆 

地。令人振奋的是,海洋石油2007年快速发展, 

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滩海新发现10亿t大油田、 

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 

气田。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 

告》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称,到2010 

年,我国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超过5 000万t,我国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海洋石油执 

行了将自主经营和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政策,利用 

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来开发我国的海洋石油 

资源。具体做法是在制定了有关法规和政策之后 

实行对外合作招标,并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负责此项工作。到1991年已进行了三轮招标,共 

海洋原油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届时天然气产 

量也将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尚 

处在早期阶段,已探明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 

只占资源储量的17.6%和11.9%,80%以上的油 

气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勘探。“十一五”期问,我国 

将全面系统地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重点海区 

海洋开发 ・47・ 

签订合作合同66个,完成了大量海洋石油勘探 

维普资讯

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力争提交一至两个具有大中 

型油气田的勘探后备区域。据国家海洋局发布 

62007年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称,2007年中国海 

洋油气业共实现增加值769亿元人民币,比 

2006年增长17.3%。预计到2010年,仅渤海石 

油油气总产量将达到3 000万m (当量),占中 

国海上石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在2007年海洋石油国际会议上,国土资源 

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区块——渤海油田正在步 

人开发建设的高潮期。 

2.海洋石油资源还需加大技术投入 

海洋石油资源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大石 

油公司竞争的一个热点领域。立足于近海大陆 

架、积极拓展深水领域,是我国未来海洋油气勘 

探开发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 

加快、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缩短与世界先 

进水平的差距。 

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潘继平博士介绍:“我 

国海岸线长达1.8万km,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 

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 

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km ,接近陆地领土 

面积的1/3,具有广阔的勘探面积。在我国包括 

南海南部在内的300多万km 的蓝色国土中,石 

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快海洋石油科技攻关,壮 

大自主作业队伍。同时,继续做好海洋油气资源 

勘查开采关键技术和设备、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 

工作,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着力开发大 

型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设备,特别要加强深水钻 

采、储运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形成深海油气资源 油地质资源量约250亿t,其中约40%的石油资 

源蕴藏于深水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 

源,即有希望在2l世纪成为替代能源的“可燃 

冰”。总体上,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 

景良好。 

1.渤海油田建设掀起新高潮 

勘探与开发的技术体系和高技术产品、重大技术 

装备,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海洋工 

程技术体系。 

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是一门跨学科、 

跨部门、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工程,针对我国的实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成为中国能 

际情况,兼顾引进与创新,集国内外深水油气开 

发技术之优势,联合攻关,使我们的深水油气勘 

探开发技术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技术水平,是我 

国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领域当务之急,也是海洋石 

油工业与相关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21世纪新能源——可燃冰 

源战略的新部署,渤海海上石油开发建设掀起新 

高潮。2002年底,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莱 

19—3油田投产后,渤海海上油田产量占到中国 

石油总产量的1/5。2006年,渤海石油年度总产 

量达到1 561万ms(当量),从而超过南海油田 

成为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区块。近3年来,渤海 

海上石油作业量逐年攀升,2005年、2006年、 

2007年,仅渤海6个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提油船 

艘次、原油产量就分别达174艘次、870万t;183 

艘次、1 090万t;199艘次、1 210万t。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 

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 

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 

冒着气泡的泥水,而那些气泡却意外地被点着 

了,这些气泡就是甲烷。据研究测试,这些像干 

与此同时,渤海海上油田开发建设步入高潮 

期,渤中25—1油田、曹妃甸一1 1油田、旅大油 

田、南堡35—2油田相继建成投产。蓬莱19—3油 

田正在紧张施工,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冰一样的灰白色物质,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 

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态混合物。目前的科研考 

察结果表明,它仅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带内。 

2008年上半年投产,预计年增产量1 000万t。 

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 

48・ 海洋开发与管理 

维普资讯

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人们形象地 

称其为“可燃冰”。“可燃冰”极易燃烧,而且燃烧 

后污染较少。科学家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 

的能源”。世界上“可燃冰”的总资源量巨大。据 

估算,其有机碳含量大约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 

炭、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这些“可燃冰”资 

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难题。据中 

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介绍,由于“可燃 

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因此开采难度大。“可 

燃冰”是甲烷与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并存在 

的,若环境发生变化,“可燃冰”就会迅速分解、 

挥发,易造成井喷,还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甚至 

源可满足人类未来1 000年的需求。世界上已发 

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 

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我国从1997年开始组织开展对天然气水合 

海啸。另外,它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甲 

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比二氧化碳更严重。同 

时,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成本高达200美元/m ,折 

合成天然气要1美元/m ,而目前国内天然气造 

价仅在1元/m ,这是勘测、开采“可燃冰”不得 

不面对的问题。 

物的前期研究。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天然 

气水合物的海上勘查,开展了18个航次的调查 

工作,发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存在非常有利的天 

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地球物理 

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明显证据。 

2003年12月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 

在南海北部海域,利用海底摄像技术在3 000 m 

深海底发现了灰白色团块状的沉积物质。经分析 

世界其他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 

“可燃冰”的利用和开采技术研究,全球已在79 

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可燃冰”。其中日本是世 

界上“可燃冰”储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可燃冰” 

探明储量大约为7.4兆m ,预计可以维持使用 

百年。日本政府计划,在2016年前完成将“可 

认为,这种灰白色团块状物质是深部地层中的 

“可燃冰”分解后,甲烷气体沿海底断裂喷溢出 

海底后形成的。该结论得到国际“可燃冰”权威 

专家的认同。这一发现证实,中国南海北部海域 

有“可燃冰”。据悉,中国近年已在南海北部陆 

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3处地方发现“可燃 

冰”存在的证据,而中国的科学家2007年6月刚 

在南海东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新发现了潜在的“可 

燃冰”发育区,这里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未来“可 

燃冰”开采的首选区。 

燃冰”用于商业化的必要技术开发。而我国直到 

1990年才开始,与国外相比至少差了20年。目 

前,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可燃冰”的开采研究,而 

实现商业开发目前还有待技术上的突破。国家 

“863”项目“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心关键技术研 

究”正在攻关“可燃冰”的勘探和开采技术。专家 

估测南海“可燃冰”储量大约在700亿t,我国有望 

在2008年前后摸清南海“可燃冰”资源的家底, 

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这表明我国南海 

“可燃冰”勘探开发开始进入快车道。 

参考文献 

[1]钱敏.蓝色国土上崛起油气化工产业.中国化工报 

【N],2008—02—26. 

根据地质条件分析,“可燃冰”在我国分布十分 

广泛,我国南海、东海、黄海等近300万km 广大海 

域以及青藏高原的冻土层,都有可能存在。据初步 

预测,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 

可达上百亿吨油当量,如果开采技术成熟,“可燃 

冰”将成为替代石油、天然气的高效新能源。 

据统计,1 m “可燃冰”可释放出相当于170 m 

[2]邓卫化.渤海油田建设掀起高潮.中国化工报【N], 

2008—02—05. 

[3]石珂.可燃冰有望成为21世纪新能源.中国石化报 

【N],2005-1 1-30. 

的天然气,能源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但 

海洋开发 ・49・ 

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09:2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57375295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议蓝色国土上崛起的新能源产业.pdf

标签:海洋   开发   可燃冰   石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