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放弃抚养权)
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精神内涵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还表现为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
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特征探究的论文范文,欢
迎前来阅读参考。
1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主要特征
1.1约定俗称性
景德镇陶瓷民俗主要是景德镇瓷业中众多的生产环节和行业分工需要
的一种组织制约和引导集体行为的制度文化或生活风俗。这些制度或规定
从其中一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准则,具有一定的约定俗称性,往往没有
文字记载。其传承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和行业相教。这些规定或程式大多铭
记在民众的心中,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如挑坯工在路口拐弯时,他必然
要"打叫口"(即吆喝),听到他们的吆喝声你置之不理,或没留意撞到了挑
坯工的坯,不用解释和争辩,你应该赔偿坯钱,还有自觉请挑坯工到餐馆
吃粉蒸肉,这些都是不要解释的规矩。
1.2传承民间性
现代民间陶瓷较多的保留了传统陶瓷的成型、装饰和烧制方法。
民间陶瓷匠师中的优秀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艺,他们常常自行设
计、自行制作,在生产制作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其传承性和群众性很
强。民间陶瓷技艺一般是师传或家传,师傅传授给徒弟,长辈传授给晚辈,
徒承师业、陶艺世家在民间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样,陶瓷艺术多是以
历史性和集体性的创造而体现出来的,它代表着一方水土的共同审美血脉,
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乡土味很浓地域性强。我们可以透过其表面的造
型和纹饰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洞察它所表达的普通百姓的审美心态的共
性。
1.3朴素情感性
1.4生活情趣性
2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2.1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关照
景德镇自古便是瓷业生产中心,同时也是开放的商业码头。所以,来
往商贾众多,镇上百姓交杂,出现了各地人民杂居的情形。来自南北不同
地区的人们都有本地的风俗习惯,但是,经过长期的杂居相处,也就逐渐
形成了南北交融、丰富多彩、独具景德镇特色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瓷业
开始于汉朝,历经千年而不衰,其瓷业生产技术也日臻完善,因袭成风的
瓷业习俗是当地最典型、最重要的内容。所以,陶瓷民俗文化在景德镇陶
瓷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景德镇作为陶瓷古都,其制瓷技艺和制瓷文化都享誉世界,瓷工不仅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同时他们也创造了璀璨的
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自古以来,民俗文化都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些民俗文化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中国民间有"入乡
随俗"的说法,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影响。
2.2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可以说,景德镇各类陶瓷器物简单、平实、朴素、洁净的风格,是墨
家思想认为的"好"的器物。墨家的实用主义和单纯的绝对平均主义应用于
陶瓷器物的以及成器行为方面就是墨家思想的典型例证和其思想主张得以
传承的凭借。
而儒家提倡仪礼,讲究"仁义礼智信",因此陶瓷器物的成器标准是为
考察其能否表现"礼"的价值,某某某或者民间岁时节令、庆典仪式所用礼
器或者墓葬所用明器等都认为是合理的,反映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和民
间工匠造物的`智慧和技巧,甚至推崇各种毫无实际功用的繁琐的装饰纹
样和细节,以及极尽豪华奢侈之能事的奢侈品陶瓷器物。
道家思想推崇的"无为而治"的"空"的理论,强调""减损"的作用,认
为人类甚至可以不要进行器物的制造,仅仅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物品就可以
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当然这样的人文虚无主义也不是完全可取的,而
是站在纯粹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层面上教化陶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要敬畏自
然的力量,使用自然之原材料,维护生态的平衡、尊重环境的制约、保持
资源的原生性,这样的造物理想恰恰符合当前全人类普遍面临的生态、环
境等全球性需求,是一种真正的"低碳"环保主义者的千年追求。
2.3表现了兼收并蓄的开放特征
"景德镇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景德镇在历史上
并非某某某治中心、某某某事重镇,没有建设城墙;另一方面也从深层意
义上形象地说明了景德镇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
中国多次发生大范围的人口南迁现象,北方制瓷工匠也南下来到景德镇。
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工匠南迁,不少人来到景
德镇;第二次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南迁
景德镇;第三次是元兵南下,南宋灭亡,各地瓷窑遭到破坏,很多技术工
匠又逃亡并聚集到景德镇。景德镇制瓷业在自己原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
吸收外来技艺与文化元素,形成"集天下制瓷技艺之大成"的瓷业生产特征。
景德镇开放性的陶瓷文化特征表现在对各种文化的吸收上,景德镇的
民窑制品反映了民俗文化特征,但是由于制品的进贡、朝廷及中央机构的
定做、瓷工到御窑厂服役及"官搭民窑"等原因,这一民窑文化又受到了帝
王和士大夫阶层的影响,而融合了官窑文化、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还表现为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
同时又具有生活过程的意义,是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显然,景德镇陶瓷民
艺是千百年来景德镇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深刻反映了当地民众生活的文
化特征和精神内涵,了解陶瓷民艺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是认识景德镇
社会变迁史和陶瓷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拓展
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其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景德
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
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
“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
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
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
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
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
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
蓝、红、黄、黑等类。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08:1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52757169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精神内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精神内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