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问候英语)
面塑的历史背景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
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旧社会的面塑艺人
“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
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
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料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精致
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
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的起源发展
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
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
“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而民间对捏面人还
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
制成人头与牲畜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此凡
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
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
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
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
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
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春节
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
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春节山西民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
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
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
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畜祭祀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
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
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
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
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
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棉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
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大年初一迎神之时供于神位之前是说
米面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
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晋南面花中还有“五子登科”、“巧公巧母”、
“万事如意”等造型。
无论是枣山、饭山还是花糕、可说是在这一隆重的节日中,乡间的百姓们自己创作的
一种心灵崇拜物,一种寄托心愿的方式。至于钱龙,则是一种类似于蟾蜍的三足理想动物,
表达民众一种向往富裕的思想。有些地方在腊月廿三祭灶时还要灶马灶鸡等作为供奉。这
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实质上仍是食品,未了总要分而食之的。正是这些 复合性功
能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最易传承的艺术形式。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07:0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48513169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面塑的历史背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面塑的历史背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