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小王子童话故事)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指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
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
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牵羊担酒
“牵羊担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出自元·无名氏《举案齐眉》“老夫如今牵
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羚羊挂角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讲的是传说中羚羊晚上睡觉时,为防止受到侵犯,以角
悬树,脚不着地,有歹心者难以觅得其踪影。后来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意思是创作仰
仗于灵光一现,无法进行理性的阐释。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
付出的代价里。出自于明·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
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顺手牵羊
“顺手牵羊”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
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用到的一计。
替罪羊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
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
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指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
货色,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诈欺骗。
问羊知马
问羊知马出自《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
又问牛,然後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后以“问羊知
马”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羊肠小道
羊的肠子特别长,特别细,弯弯曲曲,后多用此形容山路崎岖,指曲折而极窄的
路(多指山路),也指道路狭窄而清冷险峻,后来一般指人心胸狭窄。
多歧亡羊
“多歧亡羊”指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
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
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羝羊触藩
“羝羊触藩”是进退两难的意思。出自《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不能退,不能遂。”
羊续悬鱼
“羊续悬鱼”用以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典出《后汉书·羊续传》,汉时官
吏羊续为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挂起来,府丞再送鱼时,他就把所挂
的鱼拿出来教育他,从而杜绝了馈赠。
十羊九牧
“十羊九牧”指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
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典出《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
性,结果好心办坏事。典出《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
塞以游,皆亡其羊。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意思是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
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意思是外强内弱,虚有其表。出自《法言义疏》或曰:“有人焉,
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
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
皮之虎矣。”
爱礼存羊
“爱礼存羊”的原意为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
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后用“爱礼存羊”比喻由于爱惜根本,虽然根
本已亡,仍爱其形式。
虎入羊群
“虎入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
瘦羊博士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
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
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告朔饩羊
“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
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羊狠狼贪
“羊狠狼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西汉·司
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
皆斩之。’”
鼠穴寻羊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有某公课
士,以赋得蜻蜓立钓丝,限‘蜻’字,七排四十韵。人以为难。余笑曰:‘此之谓鼠
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饿虎扑羊
“饿虎扑羊”指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出自明·洪
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指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某事没
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弄得不吃羊肉
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亡羊得牛
“亡羊得牛”指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出自《淮南子·说山训》
“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羊落虎口
“羊落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出自元·朱凯《昊天塔》“俺家姓杨,
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素丝羔羊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出自《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
五紽。”
争鸡失羊
“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出自汉·焦延寿《易林》“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
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
谔谔,是以忧也。”
使羊将狼
“使羊将狼”指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
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
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舍策追羊
“舍策追羊”指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出自《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
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如狼牧羊
“如狼牧羊”指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出自《史记·酷
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狼羊同饲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形容不公平。出自明·张居正《答两
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
之罗旁矣。”
驱羊战狼
“驱羊战狼”比喻以弱击强。出自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
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卖狗悬羊
“卖狗悬羊”也指“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
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宋·释普济《五
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牛羊勿践
“牛羊勿践”指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出自《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
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
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亡羊之叹
“亡羊之叹”指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
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出自《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
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
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01:2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28138294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羊的成语大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羊的成语大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