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历史深处的忧虑)
上海公共交通发展史观后感
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从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历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海开埠时,曾有几条马路,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中国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也
逐步有人用大牲畜代步或人力车。随着生产的发展,外人把汽车、电车引进到上海。在很
长一段时间里,机动车与人力车都占有市场。
明清时代,上海已是“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上
海的交通运输、车轮航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官僚、地主外出,用的是轿子;一
遍人运载,则用小车,即单轮羊角车。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租界的形成,这种落后的交
通工具,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还给市政卫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曾不止一次地增加小车捐税和纳税执照。如1871年1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规定:“自新
年起,小车换新执照,每张给钱二百圆,方准在洋泾浜营生。”1888年3月,公共租界决
定4月1日起,“租界内小车每月捐加至一千圆。”残酷的剥削,迫使小车工人进行了多次
抗捐门争,1897年的小车工人罢工,曾经影响全市。这是,人力车已有进口,1874年3
月,法租界公董局颁布了“一号”人力车营业执照。人力车又称黄包车,当时报纸还登有
“外国小车出赁”的广告,说是“新到洋车,格外奇妙”。跟随市场的开拓,人口的增加,
公共交通工具也逐渐发展。1881年7月30日,上海怡和洋行向法租界公董居要求设立电
车。次口,公董局召集纳税人大会,“听取关于设立电车的意见”,“确定在法租界筹备电车
交通"。
1873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人力车(黄包车),曾风靡一时,在19世纪50年代至
20世纪初,马车曾在上海流行,19世纪70年代,马车逐渐由私人代步工具发展或为城市
公共交通工其。1911年,江北小车在上海问世。1923年上海出现三轮车,俗称脚踏黄包
车。20世纪40年代后,三轮车成为当时主要的人力载客工具。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
上海三轮车总数已达1万辆左右,并逐步取代黄包车。
光绪27年第一辆进口汽车到上海。光绪34年上海出租汽车行问世,民国15年发展
至51家,成为当时一个新兴行业。民国17年,成立上海出租汽车同业联合会。此时的公
共交通从公共租界扩展到全上海市区。
民国16年,上海经营的公共交通线路覆盖面更大,双层公共汽车出现。至民国24年,
上海出租汽车有了拥有200辆以上汽车的大车行。1941年上海曾出现木炭代燃汽车。
抗日战争期间,公共交通业无法营业。民国30年以后,出租车行业用木炭瓦斯代用
也很困难。民国37年,汽车行达到57家。
上海解放时,公共交通行业拥有公共汽车402辆、有轨电车331辆、无轨电车166
辆、小火车35辆,营业线路44条,其中公共汽车线路23条,无轨电车线路7条,线路
总长度352公里,线路密度每平方公里0.5公里,每天平均载客66万人次。全市出租汽
车370辆,营业三轮车26570辆、人力车3659辆。1950年上海曾改装成功自燃煤炉车。
50年代,上海公共交通增辟线路17条,开展了保养场等后方基地建设。1958年至
1965年,上海公共交通业重点开发研制自制的大型客车,公交线路和场、站向市区边缘扩
展。铰接式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试制成功并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客运能力。1960年下半
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大部分被改装成煤气车。一直到1963年我国汽油自给后,公共汽车
才恢复使用汽油。至1965年,全市公交车辆增至2282辆,其中铰接式车辆367辆,线
路达到118条。1958年始辟通宵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新村与各工业区、车站、码头
的通宵交通网。郊区各县新辟线路41条形成了向郊县和卫星城镇辐射的公交线路网络。
场站建设逐步向郊县伸展。文革期间,公共交通发展速度下降,主要公交线路拥挤,行车
秩序不正常。当时建成了北区客运站和西区客运站。有轨电车因运行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于1975年淘汰。
1976年至1999年上海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很快,特别是1991年以后,发展速度和成
就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期间建立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建立内部股份制企业和
集体股份制企业等。为鼓励多家经营,发挥社会积极性,上海开辟了许多专线,在解决“叫
车难”、“乘车难”、“公交线网空白点”,新建居住小区和边远地区的交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至此,公交车出现了正常班次、高峰车、妇婴车、中小学生专车、定班车、专线车、通宵
车等,车型有双层大客车、大客车和中小面包车,发展很快。至1995年,上海公共交通
车辆比1949年增长479倍;出租汽车服务车次达到比有纪录的1952年增长298倍。
至1999年,上海已有公共交通车16928辆,其中空调车2469辆;其中,常规公交
10948辆、客运专线5980辆;公交营运线路1106条;公交运营里程83665万公里;公
交客运量242048万人次。
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发展,体现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乘车已不再拥挤不堪,公
交车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00:2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24415169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上海公共交通发展史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上海公共交通发展史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