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峄山碑——精选推荐

更新时间:2024-03-22 22:50:2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描写雪的优美段落)

峄山碑——精选推荐

《峄山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于次年东巡到峄山,为炫耀其文治武功,命

丞相李斯等书写并镌刻的第一快刻石。

《峄山碑》原石已失,也无原碑拓本传世,现流行的各种刻本均“摹刻”,而以“长安本”

为最好,即《上海书画社》1986年出版的“篆隶本”中的影印本。

《峄山碑》围子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皇帝诏”,计144字,刻于公元前219年。后部分

为“二世诏”(即“皇帝曰”之后),计79字刻于公元前209年。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原因,“二世

诏”字要略小一些。

由于李斯写在竹木筒上的小篆墨迹至今为能流传下来,故刻石便更显珍贵。唐张怀 誉

其书云:“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清杨守敬赞为:“笔画圆劲,

古意毕臻”(见《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5页)

《峄山碑》线条圆润流畅。结果对称均衡。形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可谓一派贵

族风范。加之该碑笔法严谨,端庄工稳,临写尤其能强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强“中锋”意识,

因而不失为学书入门的最佳范本。

值得注意的石,有的人认为此碑线条粗细匀称,用笔似乎简单,甚至以为用秃笔或将笔

尖剪掉书写即可完成,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其原因是未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对小篆笔

法没有作深入了解所致。倘若将《峄山碑》解析解读后便可发现,其线条是在圆匀的笔致中

凝结着敦厚的力量,滋润而不软沓,流畅而不浮滑。它使人们在圆匀劲挺的点画中,仍能品

出隽永超逸的韵味。可以说,《峄山碑》线条的墨迹呈现应当是鲜活的,跳荡的。既有力度

又有厚度,更有线条自然的粗细变化及书写时的节奏变化,切忌把它当成板滞僵硬的美术体

对待。

临写此碑。首重用笔,妙在用锋。因为没有写出高质量的线条,结构再好仍是无功而返。

因此,掌握正确的用笔犯法至关重要。那么,应当怎样临写此碑或者说应当注意什么呢?我

们知道,小篆的点画只有两种,一是直画、二是弧画。但无论哪一种点画。其书法都有“起、

行、收”三个过程。所谓“起”,即“逆锋起笔”,它要求笔锋应朝行笔的反方向入纸,使其锋

藏。对初学者而言,起笔“藏锋”使一个难度较大的而又必须首先解决的技术问题。它不仅关

系到点画书写的力度,而且对点画之间的承接呼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熟练地

掌握“起笔”的这个技术动作,学书要想深入那将是寸步难行。所谓“行”,即“中锋行笔”,它

要求匀笔时笔锋处于线条的中间,同时应充分利用笔毫的弹性,用“提”法抽擎“杀纸”而行。

当然,在运笔的过程中并非就是“一味”的“提”,其中也有“按”的成分控制线条的圆匀及水墨

的掺入含量。并且,不让笔墨“走偏”,还常常伴有连续的饿提按交替动作,这种情况在书写

弧画时尤为明显。但应注意的是,书写弧画时,最好不要用“捻管”的方法来维护“中锋”,而

应尽可能通过“腕”的“旋动”,伴以微妙的提按来对锋芒加以驱动,这样产生的线条更富有弹

性。另外,在连续出现弧形的线条时,“提按”的幅度还可能加大,但一定要注意“交接”自然,

不露圭角,以保持线条的流畅。所谓“收”,即“回锋收笔”,它是运笔至点画尽头时的一个技

术动作,通常为“一驻即收”并伴有轻微的“反弹”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收笔的“回”并非是为

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而是“回头”寻找下一个“落点”,同时,在“回”的瞬间将笔锋“挺正”,

以迎接下一个“逆锋起笔”。

再就是“笔势”的问题,临写《峄山碑》切忌将每个字视为点画的机械组合,而必须考虑

到“形”所导致的“势”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字比做人体,四肢五官如同点画,则“势”就是“筋

脉相连”。尽管它是看不见的,但却是维系生命的“内在网络”。人一旦有了“筋脉相连”,就

有了生气、活力,一旦缺少“筋脉相连”,就如道具“模特儿”,哪怕外观再美,一看便是“死”

的。因此,就书法艺术而言,“形”的作用远远无法与“势”抗衡。有了“势”,字就灵气飞动。

没有“势”,字就板滞僵硬。那么,临写《峄山碑》怎样才能产生“势”呢?关键再处理好点画

之间的呼应关系。即在熟练地掌握各种点画的书写的基础上,在具体书写每一个字时,不要

将各个点画孤立地看待,而要将他们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第一个点画书写完毕,应顺势

使笔锋迅速地找到下一个“落点”。也就是说,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逆锋起笔”,而

下一笔的“收笔”又紧接再下一笔的“起笔”,这样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循环往复,自然意气

连贯,顾盼生情,神气活现。

“学书之要,惟取神、气为佳。若模(摹)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

耳”(蔡襄《蔡中惠公文集》)。过去许多人临《峄山碑》,多重结构而不究用笔,多重形而不

求质,故往往落入俗套,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临习者注意。

!《峄山碑》据传是秦代李斯留下来的碑刻之一。李斯小篆墨迹不复流传,我们现在临习《峄

山碑》,其实是以笔追刀,力求用笔墨来还原李斯小篆的精神面貌。临习此碑,以中长锋兼

毫笔为佳。秦朝用笔,皆为狼毫,日常的书写材料为竹木片、绢和丝织品,这些材料的共同

特点是不易受墨,不必担心会出现渗墨而使线条不光洁。《峄山碑》的线条如棉里裹针,细

而挺劲。墨的选择以不浓不淡为好,太淡伤神,太浓易燥。纸的选择以不易渗墨的夹宣为宜,

《峄山碑》的线条质感强。因此,线条在纸上表现出来的也应该是光洁通畅,婉转温润的。

《峄山碑》的起笔、收笔皆为藏锋,行笔速度与力度均匀,粗细一致。把握好线的方向,不

能偏离中轴。弧线在《峄山碑》中大量的出现,要注意弧度的均衡、平稳。转折的地方慢行,

调整笔锋,避免出现偏锋和破锋,保持中锋用笔。线条的交接属于线端相接,写完一线,与

另外一线的相交,不能用力太重,出现墨猪。多个线条的互相分割穿插,要注意线条的先后

顺序。“篆尚婉而通”是篆书的美学法则,线条的书写要遵循此规律。

《峄山碑》的结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独体字。字形长方,有的略近于正

方,碑阳的字中宫稍松,碑阴的字中宫稍紧。结构因字立形。上下结构在《峄山碑》中有上

收下放,上放下收两种。也有上中下结构,但在《峄山碑》中很少,如“莫”字就为上中下结

构。包围结构可分为半包围(如“臣”字)和全包围(如“国”字)。独体字在《峄山碑》中比

较多,如“立、六、方”等字,有些字在楷书中是独体字,在小篆中反而归入其他结构,如“在”

字。《峄山碑》的结字工稳对称,把握规律,才能为艺术创作打好基础。《峄山碑》的碑阳共

9行,每行15字,计135字。呈纵势长方形,因为结字中宫稍松而字距稍密。碑阴计87字,

结字中宫稍紧而字距稍松。《峄山碑》字势纵长。在临摹的时候,将纸折成长方形用朱砂打

界格实临,既可以训练自己对章法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可增加装饰美。

李斯的小篆被称为“玉箸篆”,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峄山碑》法度严谨,是

小篆的优秀代表,临习《峄山碑》可以为我们学习小篆打好基础,深刻体会小篆的艺术语言

和艺术美感,追源溯流才能取法乎上。

峄山碑——精选推荐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22:5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19026294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峄山碑——精选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峄山碑——精选推荐.pdf

标签:线条   峄山   点画   书写   小篆   结构   出现   笔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