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大闹天宫电影)
微专题——江心洲
江心洲即江河中的沙洲,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有的江心洲高出平水位以上,
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有的江心洲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
下。它们都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如长江下
游的太平洲、长江口的崇明岛、湘江中的橘子洲等。
其发育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过程:
1. 浅滩额形成过程:浅滩指河床中水面以下的堆积物。由于河床水流速度的变
化,水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交替进行,因此河床纵剖面往往是波状起伏的,沿河交替
分布着浅滩和深槽,堆积的部分就是浅滩,侵蚀的部分是深槽。 浅滩最发育的地段
在河床宽阔处或支流河口附近,在这里由于水流速度减缓,在原有的成型淤积体上,
泥沙容易淤积,往往造成浅滩,枯水期不出露水面。
2. 心滩的形成过程: 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
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砂粒即推移质在浅滩
沉积。由于浅滩滩面上的糙率较大,引起流速减小,浅滩滩面上水流的挟沙力降低,
使床质泥沙继续在浅滩上沉积下来。浅滩便可继续发展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
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
沙沉积。东西侧翼河水分流,受狭管效应影响,流速快,沉积物以颗粒
大的砂砾物质,细小的颗粒不易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两侧粗粒沉积,
滩尾淤涨,心滩不断下移。心滩枯水期露出水面,丰水期没入水面。
1
3. 江心洲形成过程:心滩形成后,心滩两侧环流作用更强。由于心滩的规模
比浅滩大,对水流的阻力也显著增大,所以洪水流过心滩表面时,由于流速明显减小,
使大量较细的泥沙在心滩表面沉积下来,心滩的高度也随之淤高,逐渐地高出年平均
水位,便形成江心洲。江心洲终年露出水面,也存在例外,比如洪水来临,江心洲存
在短暂的没入水下时期。
典型例题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
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
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
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A. 围垸建村 B. 流水作用 C. 经济发展 D. 交通变化
2.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A. 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 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 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 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3.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A. 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 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 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 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BDC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江心洲南岸沙洲边界向外拓展较北岸少,沙洲从
1991-1998年向北扩展范围较大,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
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导致沙洲堆积逐渐向北岸连接,这样也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
南向北迁移,B对;而围垸建村、经济发展因为图示并没有给出围垸的位置等信息,
再则它们也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所给信息中更无交通条件变化
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
2、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从91---98年间面积减小,而东北方
向增大,平均看起来沙洲的面积总体变化较小,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及生态用地
的变化,材料中也没有提到生态改善,且生态用地并不会使村庄荒废,而是使村庄消
2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22:0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16337294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地理 微专题——江心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地理 微专题——江心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