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小学作文写景)
2016届高三作文辅导材料:
“给名言材料”的作文这样写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给两句名言 (“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思考),
属于“给名言材料”的感悟类作文题型。对这类作文题型,该怎样写作才更能展现水平?
首先,在审题上要整体把握句意内涵,确定“写什么”,保证不偏题。对名言句子,不妨给
自己提出一串设问并对应做出回答:句子的关键词在哪?名句意思 (内涵)是什么?你是否赞同?
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有新的补充或修订……据此,构成了你的基本要点或论证思路。
其次,确定“怎么写”。名言类感悟作文的写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解读与评价。
“解读”:围绕诗句主要从三方面展开:①句意内涵、②这句话的理由根据、③这句话的目的
用意。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评价”:承接前文的“解读”,应该表明你对这句话所持的态度。如,这句名言是否合理?
有何新补充、修订?是否应该辩证看待?
下面选编一组“给名言材料”的同题学生习作,供各位高三考生参考、体悟。
[作文题目]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经常引用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你怎么看
待这句谚语?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审题指导]
这句话表层意思是说:上帝总是笑话人类的思考。那么,为什么上帝总是笑话人类的思考?这
是解读本则名言所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思考认识能力是受生理的、主观客
观条件限制的;个人思考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客观真理总是相对的,人类只能不断接近 “永恒真理”
而不能停步的……
可见,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是在告诫人们:在万能的上帝面前,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任何人的思考其实都是不全面、不完整、不深刻的。
那么这句谚语的目的何在?我们是否就不用去徒劳的思考呢?因此,还应该适当补充解读,做
点辩证分析:犹太人的这句名言并非叫人放弃思考,正是人类的思考力,造就了人类文明世界。
因此,整体把握这句谚语的内涵,应该这样理解:思考是必要的,但思考是需要不断修正、改
进、发展而完善的。它时刻提醒容易自满的人们要思考思考再思考,否则上帝正在一旁偷偷笑话你。
【学生习作1】
也谈“思考”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自视为万物之通灵者,从其出
现的那一刻起,便以其思考的优势取得了万物之主的地位,但这份思考的力量,是否在上帝面前仅
是取乐的笑料呢?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沉思者”让我们领会了思考者的无限魅力;孔夫子一句“学而不思则罔”
告诫我们不能忽视思考的重要性;启蒙运动将思考的旋风刮向全世界,开辟了人类最繁盛的时代……
人类通过思考,早已取得许多惊天动地的成就,我们的航天飞机能突破地球的束缚,投向宇宙的怀
抱;我们的潜水器,能深入地球的最深处,来到与地球母亲心脏最近的地方。但是这所谓的思考,
在上帝的眼中,仅是一粒沙子一样微不足道。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19:5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08705258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