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更新时间:2024-03-22 19:14:0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关于玫瑰花的作文)

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201 5年第5期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总第118期 

【矿产资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 一大田县王 一百丈坑矿区~\、 

\ 

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 // 

~~

~~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卢杰能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福建福州 35 0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田县王岩一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为推覆断层之下灰岩矿床,为大田一带推覆 

断层之下寻找灰岩矿床提供又一例证。 

【关键词】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61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15)05—0038—03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闽西南凹陷带,广平一龙岩复 

式向斜之东翼。区内出露有早元古代麻源群(Pt i71), 

上泥盆统天瓦岽组(D t),下石炭统林地组(C )和上 

石炭统船山组(C ,下二叠统栖霞组(P q)、文笔山 

组(P。 和童子岩组(P ,上二叠统翠屏山组(P cp)和 

大隆组(P d),下三叠统溪口组(T ,下侏罗统梨山 

组(J. 区域地质略图如右图所示。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lt:ll ̄西向、北东一南西 

向断裂为主,东西向断裂次之。 

区内侵入岩有华力西期花岗岩(y )、印支期侵入 

的黑云母花岗岩(y 51)、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的花岗 

闪长岩(y 53(1)a)。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位于广平一龙岩区域性复式向斜的东翼,表 

现为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 

如下: 

(1)上泥盆统天瓦岽组(D t)。 

在矿区西部及南部广泛分布,岩性为灰白一灰色 

厚层状石英砾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厚度不详。 

(2)上石炭统船山组(C c)。 

主要分布于矿区西侧,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6~ 

28。。岩性为浅灰一深灰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 

圃1回2回3圆4回5回6固7 

匈8回9回10 1 1固l 2 1 3圆14 

l下二叠统童子岩组2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五段3下二叠统 

晶一细晶结构,厚层状一块状构造,致密块状,主要 

成分为方解石,见有生物化石碎屑,最大厚度约 

94m,为水泥用灰岩矿KT。矿体的赋存层位。与上泥 

栖霞组第四段4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三段5下二叠统栖霞 

组第二段6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一段7上石炭统船山组8 

上泥盆统天瓦岽组9辉绿岩l0矿体及编号1 1实测地质 

界线12实测逆断层l 3性质不明断层14地层产状 

大田县王岩一百丈坑矿区地质略图 

盆统天瓦岽(D 地层呈断层(推覆断层)接触。 

(3)二下叠统栖霞组(P q)。 

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地层呈近南北向展布, 

倾向北西西,倾角25~35。,局部达45。。与上石 

炭统船山组(C,cj地层呈整合接触。 

卢杰能:大田县王岩一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本区栖霞组地层可分为五个 35。,为一逆断层,为矿区的东部边界;F 断裂位于 

岩性段,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矿区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60。,为 

第一岩性段(P q ):岩性为灰黑色泥炭质灰岩。 

逆断层,为矿区的北部边界。 

具微晶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石由方解石、燧石、 

2.3岩浆岩 

泥炭质及少量的生物碎屑等组成。厚度约70m,该岩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性段为不含矿层。 

3矿体地质特征 

第二岩性段(P q ):岩性为微晶灰岩夹含燧石结 

3.1矿体特征 

核灰岩。呈灰—深灰色,微晶结构,厚层状构造,主 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上石炭统船山组(C c)和下 

要由方解石、燧石及少量生物碎屑等组成。厚度约 

二叠统栖霞组(P q)地层中,平面上大致呈近南北向 

80m。为水泥用灰岩矿KT 矿体的赋存层位。 

带状分布。根据矿体赋存的层位,由西至东分为3个 

第三岩性段(P q ):岩性为灰黑色条带状燧石灰 

矿体, ̄[JKT1、KT2和KT3矿体。 

岩及钙质泥岩呈互层状产出。微晶结构,薄层状一中 (1)KT 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船山组(C c)地层 

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燧石、泥炭质等组成。厚 

中,地层产状:倾向270~305。,倾角25~35。。 

度70~140m,该岩性段为不含矿层。 

地表出露南北长约270m,东西地表宽约80m,最高 

第四岩性段(P q ):岩性为深灰色生物微晶灰 

标高435m,最低标高370m。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 

岩、含燧石灰岩。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 

本一致,呈倒转单斜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夹有白云 

方解石、生物碎屑及少量燧石结核等组成。厚度34~ 质灰岩。 

45m。为水泥用灰岩矿KT 矿体的赋存层位。 南部边界为F 断层,西部边界为F。断层,F,断层 

第五岩性段(P q’):岩性为泥炭质泥晶灰岩、钙 

为其东部边界,F 断层为其北部边界。间接顶板为上 

质泥岩等。泥晶结构,薄层状构造。岩石组成成分为 

泥盆统天瓦岽组(D 地层,底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 

方解石、生物碎屑及泥炭质等,硅质胶结。厚度大于 

段地层。 

40m,该岩性段为不含矿层。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微晶一细晶灰岩。其化学成 

(4)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 。 

分:CaO 50.04%~55.30%、MgO 0.27%~1.71%。 

分布于矿区东部,岩性为炭质泥岩、粉砂岩夹煤 (2)KT 矿体: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二岩性 

层。厚度不详。与下二叠统栖霞组(P 日)地层呈断层 段(P q )中,地表出露南北长约1 200m,东西地表宽 

(推覆断层)接触。 100~215m,最高标高570m,最低标高450m。矿体 

(5)第四系(Q)。 

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60~295。,倾角 

分布在地形平缓和低洼地带。岩性为砖红、黄褐 

22~30。,呈单斜倒转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夹有 

色含砾砂质粘土,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及风化 两层含泥炭质燧石灰岩夹石层。 

残积物组成,分选性差,土质欠均匀,结构较松散。 其顶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一段地层,底板为下 

2.2构造 

二叠统栖霞组第三段地层。 

矿区含矿地层为倒转单斜构造,产状:240~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微晶含燧石灰岩。其化学成 

305。 25~45。,局部见有小皱曲。 

分:CaO 48.02%~55.02%、MgO 0.28%~2.88%。 

上泥盆统天瓦岽组(D t)地层推覆于上石炭统船 (3)KT 矿体: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第四岩性 

山组(C C)、下二叠统栖霞组(P q)地层之上,下二叠 

段(P q )中,地表南北长约1 600m,东西地表宽30~ 

统栖霞组(P q)地层推覆于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 t)地 

140m,出露最高标高600m,最低标高435m。矿体 

层之上。 

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60~285。,倾角 

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见有4条断裂。其中 3O~45。呈单斜倒转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夹有两 

F 断裂位于矿区中西部,平面上呈弧形状,走向北东 

层含泥炭质燧石灰岩。 

向一北西向,倾向北西、南西向,倾角约28~30。, 

其顶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三段地层,底板为 

为一逆断层,该断裂为矿体的西侧边界;F 断裂位于 

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五段和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 t)地 

矿区南西部,走向近北西西一南东向,倾向南西,倾 

层。 

角约40。,为一逆断层,为矿体的南西部边界;F 断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微晶含燧石灰岩。其化学成 

裂位于矿区东部,走向近南北,倾向北西,倾角23~ 

分:CaO 48.16%~54.71%、MgO 0.23%~2.04%。 

—— —— 

2015年第5期 

3.2矿石质量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3)脉岩。 

总第ll 8期 

(1)矿石结构、构造。 矿区内地表见有1条辉绿岩脉,其长度约420m, 

宽约6m。倾向75。,倾角约55。,呈脉状产出。岩 

石呈浅灰绿色至浅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 

矿物成分为普通辉石、斜长石及副矿物等。 

4矿床成因及找矿意义 

该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在晚石炭 

矿石结构为生物碎屑微晶结构、微晶一细晶结 

构。矿石构造为中厚层状一块状构造、缝合线构造、 

结核状构造。 

(2)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生物碎屑,以及少量燧石、 

白云石、泥炭质物,见零星分布的黄铁矿。 

3.3矿石类型 

世,本区开始下降,接受第一次海侵,形成大范围的 

浅海沉积盆地,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岩性较均一的 

船山组碳酸盐岩建造。进入早二叠世,有一次短暂的 

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 

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灰岩建造。 

该矿床属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水泥用灰岩 

矿赋存于船山组和栖霞组地层中。含矿地层的顶板为 

根据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结构、构造等,矿 

区内的矿石类型可划分为三种自然类型,即:生物碎 

屑微晶灰岩、微晶一细晶灰岩和含燧石灰岩。矿石的 

工业类型为水泥用石灰岩矿石。 

3.4矿体围岩及夹石特征 

(1)矿体围岩。 

矿区内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船山组和栖霞组地层 

中,含矿地层的顶板为上泥盆统天瓦岽组(D 地层, 

上泥盆统天瓦岽组(D t)地层,呈断层(推覆断层)接 

触;底板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 t)地层,呈断层接 

触关系。上泥盆统天瓦岽组地层推覆于上石炭统船山 

呈断层接触;底板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 地层,呈 

断层接触关系。 

(2)夹石层特征。 

组(c c)、下二叠统栖霞组(P,q)地层之上,为大田一 

带推覆断层之下寻找水泥用灰岩矿床提供又一例证。 

这对推覆断层发育的大田一带寻找水泥用灰岩矿床有 

根据圈矿工业指标要求,矿区共发现有6条高硅 

夹石层、1条高镁夹石层。 

铲毋舻 ∥ 毋舻 移毋萨 舻毋 毋毋 舻舻毋秽毋 

定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1 5—03—25 

移毋移 毋移 移 舻毋移毋移毋毋毋 毋 毋 毋舻毋 

(上接第10页) 

【lO]武卫莉,张广信,于明磊.高岭土填充橡胶共混物的性能及表征 

[J].弹性体,2叭0,20(5):64—69. 

【ll】余双平,邓淑华,黄慧民,等.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进展[J]. 

广东工业夫学学报,2003,20(2):70—76. 

n2】付万森,刘占龙,李红星,等.硅藻土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JJ.橡 

塑技术与装备,2002(28):29—3O. 

【131彭政,罗勇悦,权维燕,等.硅藻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 

究【J】.广州化工,2Ol0,38(11):73—76. 

【14]廖经慧,杜高翔,郭伟娟,等.硅藻土作为橡胶补强填料的应用 

研 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l1(2):19-27. 

[1 5】肖力光,赵壮,于万增.硅藻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J].吉林 

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l0,27(2):26—30. 

n 6]GAO X,MAO L X,TIAN M,et a1.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 

ization of po1ycarbonate/po1y(propylene)/at—tapulgite ter— 

nary nanocomposites with the morphology of encapsulation 

体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中国塑料,2002,16(3):26—28. 

[221丁永红.凹凸棒土填充SBR的性能研究【J】.橡胶工业,2009,56 

(2):9卜94. 

【23】寿文娟,万超瑛,张勇,等.改性凹凸棒土补强羧基丁苯橡胶性 

能的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08,29(2):l一4. 

【24】张军,赵丽颖,蒋引珊.膨润土的活化改性与在橡胶中的应用 

[J】.矿产综合利用,2004(2):23-27. 

[251彭树文,姜舂贤,张海霞.改性膨润土在橡胶中应用[J】_弹性体, 

1996,6(4):29—33. 

[26]林美群,马少健,莫伟,等.铝酸脂偶联剂对膨润土表面改性研 

究[J】.有色矿冶,2006,22:83—85. 

【27]赵丽颖,蒋引珊,王秀平.改性粘土矿物在橡胶中的 用【J】.世 

界地质,2001,2O(1):95一l04. 

[28]陈亚东,张慧波,彭振博.改性超细滑石粉及其对聚氨酯弹性体 

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07,35(9):1 7—20. 

【291殷代武,谭卉文.滑石粉的应用特性及表面改性【J】.广东化工, 

2013,4O(1 8):75—77. 

[30]LIU Z,GILBERT M.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alc—filled 

po1ypropy1ene:Effect of phosphate coating[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6,59(7):1087—1098. 

[J】.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5,289 

(91:899—905 

[171王平华,徐国永.聚丙烯/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 

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l(2):2l 3—216. 

[1 8]刘庆丰.凹凸棒石粘土的改性及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J】.弹 

性体,2008,1 8(1):3卜34. 

【3l】李贞和,刘海洪.改性滑石粉在卤化丁基橡胶瓶塞生产加工中 

的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7,33(1):43—45. 

【32]杨华明.活性滑石粉制备及其在PP塑料中的应用[J]_非金属矿, 

2001,24(2):24-25. 

【19】胡盛,杨眉,沈上越,等.凹凸棒石的改性及其在天然橡胶中的 

应用[J].硅酸盐学报,2006,36(6):858-861. 

【20]彭书传.凹凸棒石粘土橡胶填料改性研究【J】.非金属矿,1 99 8 

(1):1 5—16. 

[33]徐云升,司春雷.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塑料改性的研究 

[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5,8(3):1 8—22. 

[21】田明,曲成东,张立群,等.凹凸棒石/茂金属聚烯烃热塑性弹性 

【收稿日期】201 5—05—1 5 

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19: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06040169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pdf

标签:地层   灰岩   矿区   构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