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二重极限)
实用文档
几种标点符号的重要用法
一、问号
1、选择问,倒装问。选择性和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的
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选择问: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谁来代言北京奥运 ?孙悟空,大熊猫,藏羚羊,还是
丹顶鹤?这个全国人民猜了几年的问题,在4天后,
也就是北京奥运倒计时整整1000天的时候,将要水落
石出了。
倒装问: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们?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
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
人家一个回话呀!”
2、特指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
问号。(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
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a、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
不能去吧?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b、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C、“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
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一面啊?”
3、选择问和特指问区别:当所提的问题能够用一句
话来回答时,这些提问是选择问;当所提问题必须分
开回答时,则这些提问是特指问。
a、你打算今天去呢,明天去呢,还是后天去呢?
答:我后天去。(一句就可答出,证明原句是选择问)
b、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
不能去吧?
答:张三能去,不。我不能去。你说得对,我是不能
去。(需要分开作答,证明原句是特指问)
4、有疑问词,无疑问语气。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
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
就不能打问号。区别的办法是看原句是否需要作答。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
要影响。
D、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
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
休息权。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二、感叹号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a、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b、你放着罢,祥林嫂!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
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
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
三、顿号
1、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
不打顿号。
(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并列谓语)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并列补语)
(3)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
大。(并列谓语)
2、集合名词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
“江河湖泊”“工农兵”“父母亲”“党政干部”
“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
老少”等等,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
(1)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吧!
(2)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3、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1)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3)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
一门外语。
4、顿号相当于并列连词“和”(“或”“及”“与”)
只有两个词语并列时,一般用连词不用顿号,但也可
用顿号。三个以上词语并列时,前边用顿号,后一个
用连词,也可都用顿号。例:
(1)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
(2)生命的油灯里有三根芯:大脑、热血和呼吸。
5、虽然是并列的词和短语,但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
以使节奏慢下来,在词和短语的后面加了“啊”、
“呀”等语气词,这时就应用逗号而不能使用顿号。
(1)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
熟悉的。
(2)大街上到处摆着饰物摊,手链啊,布包啊,丝巾
啊,胸针啊……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
只能使用逗号。
(1)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
间道》《美丽人生》等。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2)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
致敬”的口号。
四、分号
分号用在分句间,只表并列和强调。但并不是所
有复句中的分句之间都能用分号,只有在两分句是并
列关系且分句内已有逗号时,或两分句虽不是并列关
系但前后之间有表示强调的意味时才能用分号,否则
有误。
(1)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
却走了。(表并列且分句内有逗号,正确)
(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表并
列且分句内有逗号,正确)
(3)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分句之间没有
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4)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
据。(表强调,强调后句之“证据”,分号使用正确。)
(5)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
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
板了面孔的劝说。(分号前后是两个完整的句子,不是
并列的分句,分号改为句号。)
(6)来的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为名而来的沽名钓誉
者;一种是为利而来的爱财舍命者。(虽为并列分句,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但用逗号已能区分清,故分号改为逗号。)
注意: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
号。
(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
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五、冒号
冒号两点像天平,“提示”、“总结”两作用。
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相等。
(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
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表提示下文)
(2)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
洽。(表总结上文)
(3)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
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
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实践”前的分号改为冒
号)
(4)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
面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
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
业观。(“奇怪的现象”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对应,应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把“工作人员”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六、引号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表示。引文从能否独
立成句的角度,可分为完全引用和局部引用。
引文完整又独立成句,叫完全引用,用冒号加引
号的形式。
(1)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
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
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明确规定:“经营者
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它手段进行贿赂来销售或者购买
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
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接受回扣的,
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以受贿
论处”是对原文的引用,所以句号应在引号里。)
引文不完整或虽完整但不能独立成句时,叫局部
引用,直接用引号即可。
(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
有两千年了。
(2)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
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
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美女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虽然是对原文的整体引用但不能独立成句,仍属于局
部引用,所以去掉冒号和引号里的句号)
2、特殊强调用引号,对举前后要一致。
第一: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表示。
(1)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础要求,叫做“有物有
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
理。
第二: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表示。
(2)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第三:句中若出现对举的情况,或都用引号,或都不
用。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了“主权”,就根本谈
不上“人权”。(这里的“主权”和“人权”是对举,
或都用引号,或都不用。)
七、破折号
1、行文中有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来标明,这是
破折号的主要作用。但它在作解释说明时有两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
(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
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第二、解释说明的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表示。
(2)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
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另外需注意,若句中已有“就是”、“即”、“有”
等表示解释说明的词语时,句中不再使用破折号。
2、破折号像条线,说话延长或中断。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声音延长)
(2)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说话中断)
3、意思递进与转换,破折号来帮你办。
(1)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
厂里有门路的带工……(意思递进)
(2)“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话
题转换)
(3)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有什么看头啊!(意思转折)
4、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1)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
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
复,只能留其一)
八、括号
1、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叫句内括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
(1)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
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2、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叫句外括号,
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1)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注意的是:句内括号内部结束时,不能有点号;句外
括号可根据语意随便。
(九)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示。
(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树叶儿遮窗棂啊……”
(2)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
完成……任务。”
2、省略号表示省略时,不能与“等”同用。
例: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
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
或说: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
菊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
不能说: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
菊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
起啦!(×)
3、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
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
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十、书名号
1、不要误给不是书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
报刊、电影剧作、歌曲等的名称用上书名号,尤其是
一些名题字,一些建筑名、展览名,电视节目,报刊
栏目,主题等等,应当用引号而不用书名号。
(1)1961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亭内赏景抒怀,题名为
“滴翠亭”。 (√)
(2)《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
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设的专业课
程。”(第二个“教师口语”是课程,不是书名,应
用双引号。)
(3)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
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
重开幕。(“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不是书籍名,书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名号去掉,改为引号)
2、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1)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
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
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为“自
由谈”)
3、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
号。
(1)《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
词》
4、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
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1)《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十一、间隔号
1、外国人或少数名族人名各部分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1)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书名号中书名与卷章名、篇章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二、理清几种标点符号间关系——读懂文意,查清关
系
标点符号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套用,即一些
标点符号是经常在一起配合使用的,在配合使用的时
候会有各种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正确使用标
点;二是混用,即两三种标点符号在使用方法上有相
近的地方,使用时不易把握,需要进行仔细区别。
(一)顿号、逗号和分号
1、这三种标点都表示并列内容之间的停顿。一般情况
下,并列词语和短语间的停顿用顿号,并列分句间的
停顿用分号。但当一个句子中有并列短语、并列短语、
并列分句时,则中间等级的并列用逗号。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
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多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国民生
产总值稳步上升,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良性
循环。
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
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2)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
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2、同一成分表并列,前后使用要一致——同层次的并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列成分之间,应使用一致的标点,不能有的用顿号,
有的用逗号。
3、首先其次用逗号,一二三四用顿号——要注意次序
和标点之间配合时的用法:一是用“首先、其次、最
后”或“第一、第二”等表示的,其后要用逗号;二
是用“一二三四”“甲、乙”等表示的,其后要用顿
号;三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其后要用小圆点;四
是数字外用了括号的,其后不再另加标点。
(二)冒号和引号与其它标点的配合
1、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
号——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
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例:
(1)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2)“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登记
表上的34个人,除去老赵和黄淑英以外,其余的
都在这里。”
(3)“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
歉意说。
2、引用之语不确切,有“说”也不用引号——只是转
述别人的意思而没有引用原话时,不用引号。例:
一些语言学家说,当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到一定的阶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段,都要着手整理它的语言文字,编出大型的语言词
典,使民族和国家的机能发挥得更好一些。
3、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如果引文独
立成句,意思又完整,起句前要用冒号,句末点号放
在后引号里面,后引号后面不能再有标点。例:
(2006年湖北题)唐先生教宋词,基本上不讲,打起
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
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此题
为完全引用,运用正确。)
4、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文不完整
或引语虽完整但引文已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
句末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
犹太人的一句古老箴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健康
时的施舍是金,病中的施舍是银,死后的施舍是铅”。
(引文作了大句子的成分)
5、问号叹号很特殊,什么时候都要有——如果引文末
尾是叹号、问号,无论什么情况,只要需要,就要保
留,因其负载着特殊的感情和语气。例:
(1)在护国寺待西口和新街口,没有一个招呼“西苑
哪?清华呀?”的。(虽是局部引用,作了大句的成分,
但句末问号照用)
(2)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到一声“牛郎!”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虽是局部引用,作了大句的成分,但句末叹号照用)
(三)括号与其它标点
1、句内括号句子内,解释完毕无标点——括号里的词
语,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个词的,要紧贴在该词后,叫
内括号,解释完毕后,紧贴后括号的里面不能有点号,
外面可无标点(句子没到用点号时,如例1),也可有
标点(句子正到用点号时,如例2)。例:
(1)在1987年联合国召开的维也纳科学技术促进发
展会议上,能源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
粮食、人口、环境)之一。
(2)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
(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西北部,向西北折入阴山,
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牙山之间的缺口)为止。
2、句外括号句子外,解释完毕有标点——内容如果是
解释前边整个语句的,叫外括号,则要放在句末标点
之后。括号中的全部标点照常使用。例:
果戈里作《按察使》,使演员直接对着客道:“你们笑
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
句删去了。)(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
3、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句内括号内
句末虽然不能使用句号,但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却
可以使用问号和叹号。例: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
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
(四)冒号、括号和破折号
1、冒号“引起”“总结”用,管到句号方结束——冒
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结尾,也就是说,冒号要
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
话,一般要用次序语或引号标明。例:
(1)生命的油灯里有三根芯:大脑、热血和呼吸。
(2)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
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
中央。
2、解释文意破折号,前后内容相关联;括号注释很宽
泛,离着文意很遥远——破折号的作用与括号相似,
但它所解释的都是正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与
正文连读。括号里的注释一般比较宽泛,没有具体限
制,读文章时不需要读出来。例:
萨尔图——个有月亮的地方——让人心驰神往。(《读
〈萨尔图,有月亮的地方〉》)
区别:破折号与冒号——凡是用破折号来表示解释的,
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例
如:萨尔图——一个有月亮的地方——让人心驰神往。
(《读〈萨尔图,有月亮的地方〉》)可以读为“萨尔图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让人心驰神往”。
用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
去。例如:生命的油灯里有三根芯:大脑、热血和呼
吸。
破折号与括号——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
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破折号里的
内容是正文,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需要读出
来;而括号中的内容是附属于文章的,不表达作者的
思想与情感,不用读出来。例:
(2004年浙江题)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
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
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
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是对“它既洁
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较宽泛的解释,
前面的破折号去掉。
文案大全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13:1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84772169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几种标点符号地重要用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几种标点符号地重要用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