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3-22 07:40: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事实孤儿)

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宝鸡,有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和历史建筑,当然还有历史长河滚动下来的饮食。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关于宝鸡的饮食,一起来了解下吧!

宝鸡饮食文化常识

位于陕西西府的宝鸡,自古就因土地肥沃盛产小麦而著称西北。面自然就成了当地饮

食中的主角。臊子面有“神来之食”的美誉,究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据传,

古时有条恶龙在渭水作乱,害得民不聊生。当地周氏族人不忍离开数代开拓的家园,便奋

起反击。经七日恶战,终将恶龙斩除,为庆祝胜利,族人们取恶龙之肉,制汤面集体同食,

味美无比。因恶龙为蛟,便有了最初的“蛟汤面”。后周人以猪肉替代龙肉,制汤浇于面

上,传承至今,便成了臊子面。在宝鸡岐山县,至今仍保留着集体同食臊子面的风俗,无

论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只要亲朋相聚,主家必定要做顿臊子面以宴宾朋。

臊子面面讲究“薄 筋 光”,汤讲究“煎 稀 汪”,味道讲究“酸 辣香”。意思是面

条要细长,厚薄均匀并筋道光滑;汤需保持一定热度,且汤质不浓稠,并需红油浮面,看

上去油汪汪的;吃起来酸辣,筋韧爽口,回味无穷。一碗酸辣鲜香的臊子面端于面前,看

着就足以让人口舌生津。臊子面看上去较为简单,但做起来并非易事。一碗正宗的臊子面,

仅制汤就需十多种调料进行烹制,制作者还必须把握好各种调料的用量。臊子面出自周礼

之乡,这“神来之食”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当地农户祭祀先祖最心诚的贡品。一碗面里除了

酸辣香的味道,更有着宝鸡人的团结、朴实,守礼、诚信的人文内涵。凡外出的宝鸡子弟,

最让他们难舍的便是这碗酸香无比,回味绵长的臊子面。

宝鸡饮食文化知识

陕西宝鸡饭菜,很多都葆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特别是小吃,美不

胜收,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使陕西的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

风味,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花色

奇异、民族特色浓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饮食产业随经济飞跃而蓬勃发展,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

的传统菜、创新菜。以菜、点组宴,创制出不同、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如仿唐宴、

饺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长安八景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等等。以牛羊肉泡馍、

腊汁肉夹馍、凉皮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享誉神州,传之海内外。

宝鸡饮食文化习俗

陕西的小吃主要也是由面做成的,还包含了陕西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情。面食加上肉类

是常见的搭配,陕西还有一个特点是也比较喜欢吃甜食。陕西有着北方的粗犷和豪迈,黄

河、长江之水的灌溉使之也拥有水的柔情,细腻和秀美。陕西的饮食历史悠久,如特色臊

子面追溯源头就可以在西周发现它的踪影。加上陕西是我国古代多朝首都的所在之地,所

以,也是顶尖菜肴的发源地,如“八珍”,名贵奢侈的“烧尾宴”,著名的“曲江游宴”

等。

陕西的菜肴包含了许多部分,在陕西的东部和西部有区别,北部和南部也有不同。在

民间百姓们家常菜和集市上的菜肴不同,通常的官府里的菜肴和宫廷独特的菜肴也各有不

同。陕西的味道主要是三个字:酸、辣、香。陕西的辣也是香的。其配料香菜是比较常见

的,还有醋、花椒等。这些调味料的选取主要是为了突显出菜的美味和色泽。

宝鸡的特产小吃

宝鸡又称西府,西府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

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

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西府小吃主要有 岐山臊子面、宝鸡 擀面皮、豆花泡馍、

烙面皮、 麻酱凉皮、西府 扯面(中华名吃)、文王锅盔、 金钱肉、 腊驴肉、 驴肉泡馍、腊

汁肉夹馍 、水煎包等。西府特产有 皮影、 农民画、凤翔 草编、 凤翔年画、 马勺脸谱、

凤县花椒、岐山醋、岐山臊子、猕猴桃、木耳、核桃 、小人参、土鸡、太白香菇、红富

士苹果等。

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的原料由大豆、锅盔馍和各种调料三大部分组成,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大豆挑

捡洗净泡软,和水后用打浆机磨成豆浆,然后入锅煮熟,放入消泡剂搅匀消泡,再将石膏

用水泡

宝鸡

开,与豆浆同时倒入保温桶内,迅速加盖,过七八分钟后,就结成了凝固而洁白如玉

的豆花。

西府扯面

扯面是陕西和山西的传统面食,已有3000年历史。以宝鸡的 西府扯面最为正宗,为

中华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面粉、 鸡蛋、菠菜、 红萝卜、调味品、臊(sào)子等。扯面主

要流行于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的 徽县、两当、 成县。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又名“蛟汤面”,典出定居于岐山的周文王挥剑斩蛟龙的故事 。岐山臊子面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

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称赞:“剩欲去

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搅团

用面搅成的浆糊,在水滚时,一手握一棍子搅动,另一手均匀撒各样 杂面,否则杂

面会结块,不能和水分充分结合,以至于结块部分久煮不熟,既影响视觉,又影响味觉,

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棍子 顺时针搅几下, 逆时针搅几下,熟后配以调汁。

宝鸡

宝鸡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则是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

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

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07:4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64441258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宝鸡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陕西   宝鸡   臊子   小吃   岐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