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古城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22 06:42:3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曾经的约定)

呼和浩特古城分析

呼和浩特古城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段,而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就都和大青山紧紧地相依

相连。大青山地区东西方向长约30公里,南北方向宽约100公里。 大青山地区的历史可

追溯到2300年以前,而两千多年年间遗存下的古迹就有很多。有记载的古城遗址大概有

70多座,而无名城堡城池约有40多处。历史上筑有如此多的城堡,其密度之大,在中华

大地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与其比拟。 呼和浩特的辖区内的古城众多,在呼市的发展过程

中至少有过87座古城,现存70余座古城遗址。另外还有些遗址也叫不出名字。这些古城

少量的属于战国时的秦赵时期,而大部分属于汉朝,也有些北魏或更晚的各朝各代。如战

国时的云中古城,汉时的定襄古城,北魏的盛乐古城,唐代的受降城,辽金元时的丰州古

城,明清的归化、绥远古城。 古城中有军政要地的,如云中、定襄、盛乐。这些城池面积

较大,遗物比较多,历代沿用时间长。在大青山沟谷的两侧或北的古城遗址,多为还军事

重镇或营垒,约40座。如哈拉沁沟、白石头沟、面铺窑沟和蜈蚣坝一带的古城。看来,

历朝历代对大青山地区的军事防范几乎达到了步步为营的程度。 公元前400~387年,赵

国攻占呼市以西地区,从那时起开始筑城池以抵御匈奴的侵袭。那时的古城多以用夯土堆

砌而成。 汉代的古城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少数的城带有子城,设内城和外城,如原

阳、武泉、安陶、阳寿、沙陵、桢陵、定襄、桐过、陶林、武成、武进、骆县古城。城内

建有官署、庙宇、民居、作坊、粮仓、街道等等。墓地一般设在城外。有些城还附瓮城、

城障、烽燧等军事设施。 沿长城一线交通要道和阴山南北险要关口,还会设些专门屯兵用

于防御入侵的小城,又称“戎边城”,如土左旗的霍寨古城。

云中古城

托克托县属于呼市的辖区,传说在明朝时,土默特部的首领阿拉坦汗之子妥妥牧于在

此,时称“妥妥城”。到了清代更名为“托克托”(蒙语:保住)。

从呼市市区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巴车便进入到了托县。离公路不远处的那

一段长长的高大城墙,那黄土夯成的墙就一直连绵在窗外,是内蒙古高原上史载的第一座

城市:云中古城。

这座古城的出现,时光得穿越回两千多年前。作为一代帝王的赵武灵王,发现以步兵

和车兵为主的中原军队都宽袍重甲,行动迟缓,虽然坚守能力强,但是突击力太弱。于是,

一场胡服骑射的改革记入史册,也就此诞生出了一支强大的以骑兵为主的新式军队。这支

军马所向披靡,在建成的第二年就消灭了中山国!并于公元前300年击溃了林胡、楼烦等北

方的游牧民族,迫使他们北退。赵国占领了今山西北部和内蒙阴山以南地区,势力到大青

山,疆域达河套边沿。于是,建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并筑云和城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

地。

云中古城遗址位于呼市市区西南42公里,托克托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古城乡。

赵武灵王看到“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终日。”遂在此建云中城。古城为正方形,城墙每

边边长2公里,内附子城。如今古城的南墙保存较好,长约1.9公里,墙宽6.5米,平均

高度5米,最高处有8米。城的东、西、北三面的墙体已经垮废,但从断壁残垣仍可以想

象:茫茫的绿野荒原上,一座高大的城雄踞于塞上,任那些骠悍的游牧兵马如何骁勇,都

止步于云中城的墙下而无法前行半步。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经在此训练兵马,也曾大破敌军,威名寰震四野。

秦统一六国,建三十六郡,云中郡就属其一。秦将蒙恬曾率二十万军队屯兵于此屯田,

历时二十年修筑长城。想那些苍茫的岁月,古城是否也见证了太多。

呼和浩特古城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06:4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60952258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呼和浩特古城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呼和浩特古城分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城   地区   呼市   遗址   军队   云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