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更新时间:2024-03-22 06:40: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满江红是什么意思)

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承德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理资源,使人类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承德灿烂悠

久的历史。在这灿烂悠久的历史中,也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历代军事斗争的内容。

这里的大地上,在10多万年以前就有了原始人群,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出

现了称为“红山文化”的原始农业。但承德有文字的记载的历史,却是源于商代武丁曾发动

的历时三年的征讨“土方”的战争。夏商时期,华夏大地上仍是众多部族、方国林立的社会。

众多的部族与方国对中原的夏、商王朝时服时叛。据考证,当时的土方是附属于商朝的一个

民族,也是一个方国。它的活动地域就在今天的丰宁、隆化、承德、平泉、朝阳一带。商朝

的二十二代帝王武丁,曾派大将沚湄征土方,未获战绩,后又派妻子妇好征土方,获胜而归。

当时商朝的都城在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从安阳发兵,两次征讨,第一次大将沚湄失败,

第二次王后亲自帅兵再次征讨,才使土方臣服,王后亲征类似于帝王御驾亲征。从中也使人

们想象了当时战争的规模之大和激烈程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充满着冲突和战争时期。

当时承德全境属于燕国所有,所居民族是山戎、东胡。山戎强盛了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并频繁袭扰燕国,其军队超越燕山占领燕山南麓的孤竹国(今秦皇岛市卢龙县及昌黎、抚宁

县和辽宁西部是区)、令支国(今河北迁安、迁西、滦县),并与山戎无终国连成一片,从

此,山戎国的疆域由承德地域扩大到冀东、辽宁西部地区。周惠王十四年(前663年),山

戎国又攻打燕国,燕庄公求救于齐国,齐桓公为尽霸主的责任发兵攻伐山戎国,“得其冬葱、

戎菽,移植齐国”。山戎国、孤竹国、令支国、无终国都归于燕国。在这一历史阶段,先是

山戎国用武力吞并孤竹国、令支国,以后,齐桓公又攻伐山戎国,直到山戎国灭亡,山戎国

和他的民族从此在大地上消失了。虽然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战争的详细记载,但是灭国和复

国的战争规模及惨烈程度是不会亚于任何战争的。

战国后期,匈奴逐渐成长为我国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而秦、燕、赵三国都和匈奴毗邻。

当时,匈奴经常攻占燕、赵、秦三国边界,掠夺财物、牲畜及人口,严重妨害那里平民正常

的生存。为了防止匈奴的骚扰,燕、赵、秦三个国家都在本国之北部边界修筑长城,并派军

队戍守。在隆化县偏坡营黄酒铺出土的三件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戈,经考证认定是战国时期魏

国所造。这表明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接连不断,与匈奴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时有发生。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秦王朝设郡,承

德地处秦朝北部所设的右北平(今平泉)和渔阳(今密云)郡境内。右北平郡16县,渔阳

郡22县。右北平东临辽西郡,西邻渔阳郡,北邻东胡,南邻渤海,辖区的东部有宁城、建

平、凌源、建昌;西部有承德市区一部、兴隆、蓟县、宁河;南部有唐山市区、丰润、玉田、

遵化;北部有赤峰、喀喇沁旗;中部有平泉、承德县等。渔阳郡东邻右北平郡,西邻有上谷

郡、广阳郡,北邻东胡,南邻渤海。辖区内东部有围场、隆化、承德市区一部分;西部有怀

柔、通县、武源、天津市区;北部有丰宁;南部有香河;中部有滦平、密云、渔阳等地。右

北平和渔阳两郡与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接壤,经常遭受到他们的进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

犯,“始皇先是派大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西北斥逐匈奴”。 1972年隆化县偏

坡营黄酒铺南山出了上刻铭文的青铜戈,戈上刻有“雍”、“野王”、“山阳”等铭文。据

考证“雍”为今陕西凰翔县南,“野王”为今河南沁阳,均为秦朝地名。“山阳”为西汉地

名。此铭文表明铜戈在战争中多易其主,最后在战争中流落此地。这说明承德不仅是屯兵戍

守的防御性极强的重要地区,而且还是战争频繁发生的战略争夺之地。同时,秦朝又重新修

缮加固了燕、赵、秦原有长城,并把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城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

最东端海岸,全长达5000余公里的“万里长城”。长城虽然筑起来了,长城内外的刀光剑

影、战马嘶鸣是不会停息的。

自汉高祖继位以后,逐渐壮大起来的北部匈奴民族,不断出兵在北部边境进犯、抢掠,使这

一带的平民惨遭杀戮、抢掠,严重干扰了北部边境平民的生活。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秋,汉武帝命卫尉韩安国担任材官将军,率兵驻军渔阳。又记有汉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年)秋季,匈奴的两万骑兵进犯汉境……围困韩安国的汉军营垒,又入侵渔阳郡……韩

安国率军驻守右北平,数月之后,病故。武帝就再次起用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郡太守。匈

奴称李广为“汉朝飞将军”,畏避李广,连续几年不敢进犯右北平郡。其后,“匈奴入上谷、

杀掠吏民”,“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掠千余人”。由此看来,这个时期的战争也不

小,动辄就有数万军队的混战杀伐。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曹操势力最强,辖黄河以北,包括承德在内的中国北

半部。承德境内主要有有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辽东乌

桓大人丘力居从子蹋顿,有武略,总摄三郡(辽东、辽西、右北平)之地,乌桓人皆从其号

令,雄踞于北边诸郡。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其子袁尚被曹操

击败后,与弟弟袁熙胁迫冀州十余万军民投奔乌桓蹋顿,企图借蹋顿之力“复图冀州”。曹

操为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便决心北征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

北征乌桓及袁尚。接受田畴之策,密出卢龙塞(今宽城县喜峰口),越白檀之险(白檀山),

涉鲜卑庭,历平岗(今内蒙古宁城县黑城子),直达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十二台子乡袁台子)。

八月,击败乌桓元帅蹋顿、袁尚、袁熙数万骑战于白狼山下。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

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于公元420年灭亡,这一时期,

中国北方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族军阀争杀的战场,

各个“胡”族首领纷纷建立政权,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这就是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

五胡建立的十六国相互攻打杀伐,到公元439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

争战拼杀。

在这一时期,前后进入人们历史视野的鲜卑族全都在中国北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东面辽

东辽西的慕容、宇文、段氏三部;中部的拓跋部;西方的乞伏、秃发二部。辽东慕容部鲜卑

人慕容翰建立了前燕国,成了南与东晋隔江对峙,西和前秦为邻,以东北为后方,雄踞华北

的强大政权。建立这样的强大政权得经过军事上的争杀。在诸多的争杀中,有一场很关键的

战斗就发生在承德市区附近的高寺台一带。这场战斗之前是一场慕容翰与后赵石虎合击段部

的战斗。

段部居于幽州境内,以令支(今河北迁安县境)为中心,控制了承德和辽宁西部地区,其北

与鲜卑宇文部相邻(滦河上游至老哈河一带),其西与匈奴别部竭人石勒建立的后赵对峙,

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06:4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60804168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pdf

上一篇:奈曼旗概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匈奴   战争   历史   北平   燕国   长城   土方   承德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