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描写月亮的作文)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1):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这次看的电影《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民众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
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善他们
的地道战方法,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
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一个也出不去。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地道战这个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神奇和令
人惊叹的效果的,第一次地道战是失败的,被进村的鬼子弄得一塌糊涂。但是村民
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最后完成了进可攻退
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
事,并逐渐构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构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
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
和日寇巧妙周旋,最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占领黑风口据点。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刻很短,可
他的大义凛然,无惧生死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夜晚独自一人去散步的高老忠意外发
现了来偷袭高家庄的日军,他奋力奔跑,只为了摇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来了,快
躲进地道。即使被日军发现,即使知道自己会死,他也那么毫不犹豫地,用力地去
敲响警钟。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
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
首领说的,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全国民众都在毛泽东
思想的带领下,勇敢地迎击敌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哪个时候的
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是我们有全民一心的意志力,精神的强
大使得八路军最终战胜了日军,赢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使我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土八路有了更深刻的明白。中国抗日
战争的胜利是用所有爱国军民的血和汗,还有决不放下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
利,每一个流淌着中国血液人的炎黄子孙都应位置深深骄傲,我们有了不起的先人!
红色电影观后感(2):
今年暑假,我观看了一部红色电影,它的名字是《我的长征》。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瑞的一位爷爷的回忆,在他的回忆中,许许多多的
战友为了胜利,不顾危险,一个个冲锋陷阵。王瑞的亲人也一个个倒下,但最后,
红军最后渡过了赤水河,冲向了敌人。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情绪久久不能平息。那些革命前辈们,为了换来我们这
天的幸福生活,为了换来祖国未来的繁荣强大,为了换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息
一切的上阵杀敌。电影中,毛主席为了红军的胜利,甚至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一个个
丢在了各地。每当我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革命战士勇敢杀敌的样貌仿佛就在我
眼前一样。令我无法忘记。
我觉得我们就应学习红军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的精神。从今以后我要
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报答他们。
这部电影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知识,让我学到了他们的精神。
红色电影观后感(3):
暑假,我在家看了一部红色电影《井冈山》,感触十分深。《井冈山》这部电影
讲述的是老革命家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
派进行不屈斗争的故事。
看了以后,我十分有感触,老一辈们为了解救劳苦大众,抛头颅,撒热血,献
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正因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这天的完美生活。作为新
时代的儿女,我们不就应忘记他们,不就应忘记那艰苦的岁月。我们这天能够享受
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在那时,有多少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却挑起了革命的重担,不惜
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的这天。我作为一个团员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
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
红色电影观后感(4):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在风光秀丽的万泉河边,青山绿水中有一块绿草坪。恰似仙境般的人间佳境,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就是娘子军连的驻地,一群花样年华的红军女战士,就在
这儿落脚。看了电视中把红军置入如此美丽的地方驻防,真令人羡慕,让人会萌生
出去当一回党代表的想法。之后因驻地被南霸天查知,娘子军连再度转移,这一次
所到之地更美,俨然一个天然渡假村,阳光、海浪、沙滩,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姑
娘。洪常青和吴琼花被姑娘们有意地掇合到沙滩上散步,那碧水云天,佳人作伴的
场景,看了以后谁都会为之心动。
《历史的天空》中饰演东方闻樱的演员殷桃,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吴
琼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青春偶像版的红色经典新形象,与电影中的吴琼花有着不
一样的气质,与样板戏中的吴清华则更是相去甚远,电视中的吴琼花总体表现得更
是青春靓丽。
电视中新加入了一个主角,由南洋归来参加革命的姑娘,同伴们称她为南洋女。
以我看,这个南洋女才是令人喜爱的主角。南洋女漂亮洋气见过世面,知书达礼,
心胸宽阔,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懂得体贴,把整个娘子军连的姑娘们衬托得土气
十足。她告诉姑娘们党代表常作的手势V代表着胜利,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员教姑
娘们识字;她的射击技术因以前在南洋常玩猎枪而技高一筹,她在南洋是游泳冠军,
因此吴琼花与她比游泳技术时只得甘拜下风而耍赖皮。
南洋女在电视中虽然只是吴琼花的陪衬,但事实上更讨人喜爱,形象更为高大。
当假特派员到来,派工作组把南洋女当作奸细抓了之后,她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实为
一个女生很难做到的。之后被南霸天俘获,她与一同归来的未婚夫,在父老乡亲面
前举行了一场类式于刑场上的婚礼而被杀害。南洋女的形象完整谢幕,令人唏嘘不
已。
新版《红色娘子军》比以往的电影和样板戏好看,主要是摒弃了那种时代的左
的影响。南霸天的主角也很丰满,以我看,如果说南霸天是一个开明绅士的话,则
比以前所有影视作品的类似主角更饱满,一方面,他饱读诗书、举止风雅、仗义疏
财,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另一方面,他财大势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
不乏巧取豪夺,有着内心残忍和恶毒的一面,对其他乡绅势力也构成极大威胁。他
为了笼络红军家属,施以怀柔政策,竟然能做到开仓放粮。电视中对南霸天的总体
形象描述也显得极其自然,很少雕做的痕迹。吴琼花与南霸天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起因是南霸天的手下放火烧了吴琼花的家,事实上也是南霸天放任手下的所作所
为,最终霸占了她家的地,欠下了烧死三个家人的血债。
吴琼花的形象,随剧情的进展,逐渐变得公式化了。开始阶段,她天不怕地不
怕,敢作敢为,反叛精神强烈,表现得极为突出,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主角。按南霸
天的说法,她杀人放火,无所不作,十分历害。之后,在娘子军连表现进步,虽有
很多冲动出格之处,但逐渐成熟,进步很大,也就磨平了她性格中那种桀骜不驯的
棱角,成长起来。但是,由于演员殷桃的长相气质,之后的成熟总觉得缺乏某种成
熟的韵味,而更像是难以脱离青春偶像般的表演。
新版《红色娘子军》在细节上有很多缺陷,个性值得一说的是假特派员的情节。
也许这是当今所有的革命题材作品都无法逾越过去的原因,因此电视中也只能以假
特派员来代替。实际上,同时期,全国苏区都在肃反。如果真象电视中所述,师长
都被假特派员关了起来,那么整个红军独立师则完全被控制在这个国军袁处长手
中,哪还需要剿匪,假特派员完全能够随便发一个命令就毁掉整个红军琼崖独立师。
红色电影观后感(5):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记忆中,很久没看黑白电影了,似乎已经淡忘了,但在我们这些90后大学生
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正因当那熟悉的革命奋斗旋律响起时,我们便找回了那些
年学校里组织在国旗广场前看电影的那段欢乐的、难以忘怀的时光。黑白电影,它
充满了浓郁年代感,不仅仅这样,其骨子里还流淌着革命的本质,传达出一种当时
的人们朴实自然的品质却又隐藏着一种强大的张力给予你无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战
争片《地道战》就是这样一部好的黑白电影。
虽然此刻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之中,但这样一部好的电影依然是我热血
沸腾,仿佛回到了那个用鲜血染红红领巾的时代。我想之因此有如此的感触,是正
因地道战带给我的不仅仅仅是片中人们对革命的无私奉献,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可
敬,对高尚情节的追求,对那些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的崇敬爱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军侵入中华儿女的国土,在中国冀中平原上,有这样一
群英勇奋战的男女士兵,凭着一颗爱国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集齐,准备战斗。为
了能顺利的战胜日本军,冀中根据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战,展开了挖地道的行动,我
方士兵运用野外地道站的战术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最
后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谋的
高传宝,令我无比的佩服;有忠诚至上的老钟叔,有让人臭骂的汉奸汤司令,还有
那个令人恨之入骨、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这些老演员所刻画的深刻的人物形
象仿佛如电影中那些经常响起的动听的音乐一样,时时萦绕在耳边,难以挥之。
电影结束了,我却还意犹未尽,脑海中还都是当地人们作战的画面。那么的铿
锵有力,那么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后内心热血沸腾,感触颇多。我想那是一
份对高传宝的敬佩之情,一份对士兵们顽强斗争意99zuowen志的佩服,一
份对司令可笑举止的愤恨,一份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与其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还不如说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劳动、无私奉
献的伟大人们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
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中国的领土,是他们在名族抗日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
印记。而正是这一点,才会让我们每次在看这种红色电影时,内心会产生了一丝感
动,一种莫名的冲动,一份对人性、对自由、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一份久违了的爱
国情结。
红色电影观后感(6):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地道战,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典故事。
一开片,黑白画面和嘹亮的红歌,深深地吸引了我。黑白之间,透露着闪亮的
精神,是此刻缺少的一种淳朴的韧劲;嘹亮红歌,唱响的是那一代的风貌,将我们
引领进那段岁月,感受那段岁月人们经历的过往,或沧桑,或澎湃,或凄凉,或完
美。但,那一段剪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时中国革命的朝气蓬勃,看到了中国人民的
勇敢与团结。
这是在1942年,高老庄的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集智集勇,最终歼灭了敌
人。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高老庄的人民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虽然经历
了许多困难,但是,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勇敢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们。
最初,高老庄人民为了藏身,开始挖地道。村里动用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
初建成了地道。刚建成没多久,黑风口的日军就来袭击高老庄的人民,老村长为了
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钟而牺牲了自己。这正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把自己放第二
位的思想的体现。老村长是勇敢的,无私的。
但是,由于地道工作不够完善,战术不够成熟,地道被破坏。区长及游击队的
及时赶到让人民幸免于难。透过这次教训,高老庄的人民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采用
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结合的战术,来攻打和防御。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比较自己武装
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
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就应好好学习这种勇敢应对的思想和勇气。
之后,高老庄来了自称是武工队的几个人,但是,细心敏锐的高传宝看出了倪
端,索性将计就计,将汉奸带入了地道,来个措手不及。当真正的武工队来后,他
们带领高老庄的人民歼灭黑风口的敌人。
黑风口的敌人在和高老庄人民交战后,被狠狠地打击了。在这之后,黑风口的
日军又想偷袭高老庄。高老庄的人民联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有勇有谋地歼灭了来袭
的敌人,还消灭了黑风口的所有敌人。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是团结的力量,也是团结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信念,一种誓死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人民能够在武装力量超过自己好几倍的敌人面
前,依然勇猛和坚强,并且战胜敌人。这是我们就应牢记在心,并且学习的。
红色电影观后感(7):
《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
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我感到十分有好处。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此刻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
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
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
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
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前的中国以前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
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
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
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
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
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应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
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
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
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
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以前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
户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发奋。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
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正因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
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
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
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
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
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
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能够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
中理解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
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好处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
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
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
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
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
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
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最后使复兴
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明白当时的革
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因此在辛亥百年后的这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认
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
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
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
的面貌呢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
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
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
没有开明到能够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取了被认为是激进
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取。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
选取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辛亥革命》导演张黎,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
这个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更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11年4
月27日(广州起义)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
前后的历史画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片表现着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与态度。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
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生、母亲宁可牺
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
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孙中山在演讲中回答的十分清楚:正因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
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指挥汉口炮台两炮轰走了荫昌的军舰,成为袁世凯出山的
导火索。袁世凯率领北洋军顺利攻克武昌后,停止了进攻,开始在清廷与革命党之
间寻找押注的机会。
革命之火在军事上完全能够被扑灭,但袁世凯太明白自己的命运,他不能再给
满清权贵一个兔死狗烹的机会,实际上,确实是袁世凯的私心,是清廷覆灭的真正
推手。
满清入关,是吴三桂的反水成为明朝灭亡的真正推手;晚晴的灭亡,同样是由
于另一个军事权臣袁世凯的反水,可谓起于斯、亡于斯,清廷灭亡岂不正是历史的
报应?
辛苦革命为什么不是普通的兵变、暴乱或改朝换代呢?
是孙中山及同盟会高举的共和理念,成为推翻清廷以及中国3000年君权专制
的思想杠杆----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大地上任何一个企图复辟帝制做皇帝的人,
不管他有多大的军权,都注定成为人民公敌。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让这一思想开始中国人心中
扎根。即使还有怀念皇帝的遗老遗少,也改变不了共和理念成为中国历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孙中山自1895年起,就坚定地高举革命、共和的大旗。谈共和,
则必谈孙中山。孙中山就是共和体制的旗帜。
孙中山回国后,力排众议,坚决提出要早定国体,即以民国、共和代替君主专
制,以总统、总理、议会代替君主立宪。不能等待袁世凯的逼宫(清廷退位),而
要创造一个共和政体,哪怕让袁世凯这样的阴谋家来做民国的大总统。
当孙中山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孙中山指出,大总统的好处
不在于谁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君主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
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
为此,孙中山将民国大总统一职,作为推动袁世凯造反的诱饵。国家元首,国
之大宝,非如此如何能令袁世凯率领中国唯一有实力的军队(北洋军)归顺民国呢?
《辛亥革命》在表现这段历史的脉络上,很见功力。不是过去史学家所谓革命
党放下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目的,袁世凯最后复辟帝制。
《辛亥革命》不仅仅为革命人的无私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而且为孙中山超越历
史的洞察力进行了辩护。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
共和政体。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
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人
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
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
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齐自杀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下富裕的家
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正因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
的期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
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献
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鲁迅所说的舍生取
义的志士。
这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人
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
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革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但中国近代
历史革命的进步好处,不容抹杀。智者如杨度、康有为赞成君主立宪,主张所谓理
性地改良政治,历史已经给了这些有学问而无见识的学者以响亮的耳光。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专制的毒害,才能让人
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
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也是照亮中国未来的期望之光。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
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
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能够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
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够这样
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向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
鉴。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户外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
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户外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
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
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
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
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
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
燃起了新的期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
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
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因此我很难想像,如果100
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
的追寻新的期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但是,既然历史没有留给
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
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能够正衣冠;以人为鉴,能够明得失;以史为鉴,能够知兴替。古
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
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
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
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正因: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发
奋!
这天,我在电影院观看了红色大片《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那段
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驱孙文孙中山的光辉形象,深刻地
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次广州起义失败时的画面。(lz13)那么多战士
的尸体横放着,这儿是,那儿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汉步履难行,跪在地上,
抱起一个个牺牲了的战友,低头无声,冰凉的雨水从空中倾泻而下,夹杂着眼泪从
她的脸颊滑下。那些战士们身上的血迹还未干,还留有炮火擦过的痕迹。他们已经
离我们很远,但我想战士们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还在他们身上燃
烧。走到这天,也许他们并不后悔,遗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对亲人的不舍。
时光荏苒,到了这天,革命历程的血雨腥风都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
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从革命,到发展,到振兴,这
之中经历了太多惨烈的战争,太多的生离死别,是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用他们的发
奋,鲜血,乃至是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谐生活,这是多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
更就应珍惜现有的美满生活。
清政府为什么腐败无能?这是我在观看影片时的一个疑问。此刻,我已经有了
答案:万众一心,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规,官员们要么
阿谀奉承,要么只认己见,没有齐心协力,都只为自己而活,何来团结?何来力量?
最终,才会导致革命,导致国家衰败,从而走向灭亡。由此可见,要想让国家富强,
我们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团结的力量。
让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国更富强,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也是革命的起始点和
终结点。
红色电影观后感(8):
《董存瑞》观后感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最后参加了当地抗
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
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
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
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
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
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
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应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
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
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
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
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
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
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
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透过自己不懈的发奋,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
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董存瑞比我大5岁,没上念过几本书,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又一颗为祖国无
悔献躯的赤字忠心,他虽然年仅19岁。但在我心中,也是在很多人心中,是我们
所敬仰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他彰显了中国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诠释了生命的好
处!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就应向董存瑞那样,生命不在于长短,
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有些人碌碌终生,若干年后,被世界遗忘;但董存瑞,年
仅19岁,没念过书,没上过学,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榜
样!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
的革命战士!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21:5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29020258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色电影观后感8篇完整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色电影观后感8篇完整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