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21 17:18:1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销售实习日志)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

郑婉秋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摘要:《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以杜丽娘爱情的悲欢

离合,对当时封建社会以及程朱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进行了抨击,

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主要分析了杜丽娘的人物形象以及其生命

意识,希望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牡丹亭》;

杜丽娘;

人物形象;

生命意识

《牡丹亭》全程为《牡丹亭还魂记》以主角杜丽娘和男主角柳梦梅爱情故事

为主线,抨击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并且也借此讴歌了人性。小说中杜丽娘生

活在官宦之家,由于自小接受封建教育,所以难免性格中隐藏了一丝反抗性,这

种反抗性也体现在后来她面对与柳梦梅的爱情时,父母因介于门第观念持反对观

念这一方面。由此可以发现,杜丽娘身上同时兼具了现代女性的生命意识与传统

女性的封建思想,因此文章中对其进行分析。

一、杜丽娘人物形象

(一)谦恭有礼的大家闺秀

小说中,杜丽娘是一个封建官宦家庭中的小姐,自小便接受了父母、师长的

“关爱”,长久以来,父母的古板、封建与塾师的迂腐,使其养成了谦卑有礼的

性格,极具传统女子的特点。杜丽娘的家教十分严格,因此秉承了“儒门旧家数”

的思想,所以自小便知书达理。作为父母的女儿,杜丽娘恭敬父母,例如刚出场

时“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作为塾师的学生,即便陈最良迂腐之极,杜丽娘也谨遵“自愧蒲柳之姿,敢

烦桃李之教”的道理;

作为传统封建社会下的大家闺秀,杜丽娘严格克制自己的言行,并且也时常

1

教导春香。由此便可了解杜丽娘作为一个传统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具备了所有

传统女子的个性特点,但是这也为后来她反抗埋下了伏笔。

(二)追求爱情的女子

杜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同时,也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虽然外表谦恭

有礼,但是内心却掩藏着一颗热情的心,但是这颗心却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无法

得到释放[1]。然而人性缺失无法磨灭的,当杜丽娘接触了《诗经》,了解了诗经

中的爱情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陈最良虽然曲解了《关雎》的本意,但是却并

没有达到向杜丽娘宣传后妃之德的目的,相反却让杜丽娘动了心,将她心中隐藏

了的爱情观念诱发了出来,甚至做出了后来“以死殉梦”的行为。

在现实的暴击下,杜丽娘深刻的认知到自己与柳梦梅是没有未来的,便将自

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梦境。由此,杜丽娘违背母亲的意愿再次独自游园,想要

追求梦中令自己无法忘怀的爱情,但是寻梦无果后难捱相思,一击病倒,最终在

爱情这把烈火下燃尽了自己的生命。

(三)生死相许的烈性女子

即便杜丽娘去世,也并不能够代表其对爱情的追求就已经停止,反之这却意

味着杜丽娘开始可全新的生活,脱离了现实世界,她更加大胆的放手追求真爱,

杜丽娘用自己的死反抗封建礼教,所以作为一个执着于追求爱情的烈性女子再次

出现在读者面前。

已经离世的杜丽娘已经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与礼法的束缚,用前所未有的勇

气追求爱情。当时杜丽娘身陷阴司,还不忘向胡判官询问:“劳再查女犯的丈夫,

还是姓柳姓梅?”,并且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的环境下,杜丽娘大胆承认自己是

“慕色而亡”,由此可见杜丽娘对柳梦梅的爱。当其还阳之后,依然心心念念当

年与柳梦梅幽会的牡丹亭畔,并魂游到梅花观时,也作出了“生生死死为情多,

奈情何!”这样的感叹[2]。由此可见,经历了生死之后的杜丽娘,唤醒了自己

对于生命与爱情的意识,勇敢追求美好的爱情,正可谓是“爱情至死”的典型女

性。

二、杜丽娘的生命意识

杜丽娘作为太守杜宝的女儿,不仅容貌秀丽,气质更是出众,但是却自小被

父母严格管教,深居闺中,作为一個大家闺秀,杜丽娘注定了日后要做一个三从

2

四德的传统女性。在小说中,杜丽娘白日打盹,却被其父说教到“假如刺绣馀闲,

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3]。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以此可知,

杜宝想要的仅仅是自己的名声,利用女儿光耀门楣。此外,父母也要求私塾先生

专门向其传授《诗经》,其主要原因在于《诗经》的开篇便是后妃之德。虽然杜

家有无穷无尽的藏书,但是杜宝认为,丽娘只是个女儿,所以只是安排其学习一

些与妇女有关的书籍,希望她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传统礼教思想的淑女。

在《牡丹亭》当中,汤显祖用自己的笔将杜丽娘暗藏于心的生命意识给予了

肯定,这是一个身为人应有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也是一个人的本能。然而杜丽娘

的情感却有违礼教纲常,在内心情感与封建礼教二者之间,杜丽娘毫不犹豫的选

择了自己的爱情,当其认识到生命价值时,便放手去追求,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人

生理想,守护自己的爱情,由此也将这一部反封建思想的作品进行了深化。尽管

“前系幽欢”,然而最终却依然“后成明配”,杜丽娘面对未来艰难的路,依然

选择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杜丽娘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下的牺牲品,尽管在当时受尽了人情冷

暖,但是其勇于追求爱情与生命的精神,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汤显祖也

用这一作品,突破了当时封建思想的制约,为后世留下了这一名作。

3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17:1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0126921682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与生命意识分析.pdf

标签:爱情   生命   父母   追求   意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