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

更新时间:2024-03-21 09:14: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泳池肉文)

服饰民俗

服饰民俗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和节日生活中有关衣裤,鞋帽,装饰,佩戴,穿戴等方

面的习俗惯制,服饰民俗是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饰民俗,可以表现人

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时尚,也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伦理观念,同时还

能体现出群体的智慧和创造。服饰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经

济条件、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等。

一 服饰概说

衣冠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因此,它除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满足人们美的需求。服饰,是人类不断认识物质世界

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主要成果之一,故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四要素中,

衣放在首位。

服饰是有关外部装饰的总称。服饰具有多重基本功能,主要是护体、御寒、遮

羞、装饰和标志等。服饰有五个方面的要素,即质、行、饰、色、画。质是服装原

料的性质;形是服装的式样;色是服装的颜色;饰是佩带的饰物;画是服侍的花纹图

案,包括人体自身上的图画,即文面文身。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服饰民俗是

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服饰民俗的地域风情

极为多样。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的服饰民俗流变也十分丰富。中国

素有“服饰之邦”的美誉,俗话说“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服”,足见我国服饰的多

样性。服饰是指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饰物的全部,包括服装本身与服装并存的

有关饰物,我国服饰形制丰富,一般可分为头饰、衣裳、足衣与手饰四大类别。

二 服饰的习俗惯制

(一)实用的习俗惯制

实用的习俗惯制是服饰自身的基本特征所形成的习惯,这是消费生活中产生

于服饰的实用价值。

(二)观赏的习俗惯制

观赏的习俗惯制主要表现在各种节日或大型的服饰展示会等方面,反映了人

们的审美趣味。

(三)礼仪的习俗惯制

服饰的礼仪习俗惯制,在人生仪礼民俗中表现特别明显,如中国汉族传统婚

礼中的礼服,丧葬仪礼民俗中的“五服制”: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即

如是。

(四)信仰的习俗惯制

信仰的习俗惯制,在服饰的色彩上有突出的表现,比如夏尚黑、商尚白、周

尚赤、秦复夏制尚黑、汉复周制尚赤;唐服尚黄、旗帜尚赤;宋沿袭;元尚黄、

明改制取法周、汉,用唐、宋旗色为服色尚赤;清又复黄。

三 民族服饰巡礼

中国服饰民俗极其丰富,不仅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还有地域性特

别是民族性的内涵。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生活于广阔的地域,她们有处在山区

与边区,与外界联系相对闭塞。在大自然的慷慨与恩惠中,她们就地取材,创造

出风姿绰约,姹紫嫣红的民族服饰。

(一)藏族服饰

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几个省。其中西藏是藏族的主

要聚居地。西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及其文化,这

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识、经济生活的具体表现。

西藏服饰特点

藏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服饰也具有游牧民族

的特色,服装既要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又要有散热的方便,使臂膀伸缩自如,并

适应露宿的生活,当成卧具,并随身可以携带生活用品。服饰主要以袍状为主。

(1)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靴、编发、饰品。

(2)基本特征表现为品类繁多,可分为袍、短衣、坎肩、腰带、帽、靴、邦

典、发饰,首饰、佩饰等。

(3)式样上分为长袖袍、无袖袍。

(4)质地上分为锦花袍、绸缎袍、光板羊皮袍、氆氆、毛呢夹袍、素布袍等。

(5)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

金银线搭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又和谐。

(6)纹样方面主要以递增和排比的规律。

(7)装饰品的广泛运用,装饰材料主要以金银、珠宝、象牙、珊瑚、松石等

为主。

(8)面料主要以棉布、碴毽、绸缎、光板羊皮、毛料、呢子等。

(9)围裙:藏语称为“邦典”,是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表示婚

否的作用,形状有短、有长、梯形(藏北),有的以较宽的强烈对比色条相配,有

的以纤细同类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色彩,并与金银线搭配,每个地区妇女对“邦典”

色彩及条纹的选择都有所不同。

(10)腰带:腰带是藏族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以毛织物编织而成,

有的则以金属等贵重的饰件作为装饰。

(11)藏靴:藏靴是藏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靴子上的花纹也有一定

的习俗和规范。(12)短衣:一般是穿在藏袍内的,其特点是长袖。

(13)坎肩:一些地区有穿坎肩的习惯,其款式也有地区风格。

(14)项链:藏语称为“噶乌”,式样有两正方形交叉重叠,材料主要以金银

两种,上面镶有绿松石和宝石,链子由珍珠、珊瑚、天珠等串成。

西藏服饰的未来发展

藏族服饰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劳动中产生、发展、变化的,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文化交流的增多,藏族人民不仅仅以着

传统服装为主,服饰也趋向于休闲装、西装、牛仔、裙子等,也非常注重品牌。

与此同时,民族服装无论在款式上和色彩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和提高。比如:女装

从传统穿着较为烦琐改成了穿着方便,讲究曲线、腰身美的特点。面料不仅仅趋

向于氆氆而是大量选用织锦缎、丝绸等国内外上好的料子。现代藏族服饰的色彩

和独特的造型,给来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西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是祖国民族服饰艺苑中一支瑰丽

的花朵,许多国内外时装设计师将藏族服装的一些特点视为创作的灵感,并在自

己的作品上予以发挥。随着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弘扬,藏族服饰定会更好的发

展下去,将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独特的魅力无限。

(二)蒙古民族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反映蒙古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主要标志。蒙古民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

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对蒙古民族服饰产生浓厚的

兴趣,进而进行研究和仿制,甚至有的以穿戴蒙古民族服饰为荣。这充分说明蒙

古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蒙古民族是在历史上留下深

刻足迹的亚洲古老民族之一,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对世界历史也产

生过巨大影响。因此,蒙古民族服饰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与蒙古民族的政治、经

济、军事以及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均有着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

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

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

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

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精心培育的服饰文化,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生

活的舞台上始终大放光彩。当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蒙古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自己传统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在款式风格、缝制工艺、面

料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强调新颖、别致、多样化。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

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

饰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为发展民族文化,美

化人民生活,进而对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三)回族服饰习俗的历史传承

服饰是人体外部装饰的总和。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回族人

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习俗。

1.回族服饰的渊源

回族的服饰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受到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汉族服饰文化的

影响。历史上回族的服饰,既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又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强迫

限制。但是,回族服饰并没有因为统治阶级禁止就完全屈服而全部改着汉装,而

把一些带有伊斯兰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服饰习惯,坚持和保留了下来。如清

代袁大化《新疆图志》记载:“阿訇之帽,上锐而高,檐以白布绽之,厚二三寸,

脱帽为敬。入门必解履。妇女必障面。皆古制也。”又说“惟寺中礼拜,戴棱冠。

上锐下圆,五色皆备,而白者为多”。直到今天,回民仍然头戴白帽,有的头缠“戴

斯达尔”,女的搭盖头等,这都是回族服饰习俗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

2.回族服饰习俗的类型与品种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

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妇女的年龄服饰更清楚,有

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宗教职业形成不同

的服饰等。下面就男女服饰两大类中的主要服饰品目,作一概述。

(1)回族男子服饰。

号帽: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顶帽”、“孝帽”、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

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

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

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

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

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

(2)回族女子服饰。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

发、耳朵、脖颈。回族人民认为头发、耳朵、脖颈是妇女的羞体,必须全部护严。

回族人民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

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

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后来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这种习俗带到中国。二

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服饰民俗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09:1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83696292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服饰民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服饰民俗.pdf

上一篇:回族文化简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服饰   生活   民族   蒙古   习俗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