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冷嘲热讽的反义词)
安立志:说点《国际歌》的前世今身
一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列宁),它又不仅是一首歌,它既是旗帜,也
是哲学,是歌曲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其作者逝世25周年时撰写了著名的《欧仁·鲍
狄埃》。毛泽东同样重视《国际歌》,在战争年代就曾赋诗,“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
天落。”(《蝶恋花》)多年来,虽然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纷繁复杂,但在我国,每逢党和工会
的代表大会、庆祝大会及其他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仍然要高奏(唱)《国际歌》。
二
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国际歌》曾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列宁说,“一个有觉
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
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
和朋友。”(《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译成中文以后,在革命战争年代,《国际歌》
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战歌。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国
际歌》也始终是与《国歌》并重的政治歌曲。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启动阶段,《国际歌》同样
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从纠正“文革”的极“左”错误开始的,《国际歌》
中所蕴含的思想力量也是否定极“左”思潮的精神武器,比如,“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之于否定个人崇拜;“让思想冲破牢笼”,之于坚持解放思想;“要为真理
而斗争”,之于强调实践标准;“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之于劳动创造财
富;“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之于历史创造主体……无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的思想光华。
1
三
《国际歌》原本是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战士欧仁·鲍狄埃(1816-1887)于1871年
公社失败时创作的一首长诗,他用艺术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巴黎公社历史经验进行了
高度概括。在其去世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以满腔激情为其谱曲,从此,
这首歌就越过千山万水,唱遍全世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国际歌》的原名,它的法文
名字“Internationale”其实是《国际工人协会》。“国际工人协会”是以马克思为灵魂的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当时简称“国际”(后被称为“第一国际”)。这首歌后
来被称为《国际歌》,大抵与此有关。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将《国际歌》译为中文时,
出于音乐节拍的考虑,将歌中的“Internationale”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是一个重要
贡献。瞿秋白曾对曹靖华说:“‘国际(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
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时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
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此后,不同译本也
有将“英特纳雄耐尔”译为“国际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世界”的,但其作为“国际工
人协会”的本义,后来人往往不甚留意。
四
大家知道,《国际歌》是鲍狄埃用法文创作的,在其传播过程中,曾被译为多种文字。
翻译其实也是创作。由于历史、文化等等不同的因素,今天的《国际歌》,其中的用语和表
达较之原文,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比如,“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在法文中,“热血”
应为“理性”;再比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在法文中,“一无所有”应为“一钱不值”;
还比如,“让思想冲破牢笼”,在法文中,“思想”应为“精神”。在翻译过程中,这些词汇
的改变,有的变得更加直观,有的变得更加贴切,有的变得更加符合中文的语境。《国际歌》
在不同语文之间发生的此类改变,都在能够理解的范畴之内。然而,《国际歌》发生的最大
2
改变,并不是不同语文的翻译问题,而是其版本是否完整的问题,而这却是许多歌唱者自
身都不知道的。国人熟悉的中文版的《国际歌》,有三节歌词,这其实是照搬苏联的结果,
而鲍狄埃的原版作品,却有六节歌词。1900年12月,正在从事秘密斗争的列宁,将《国
际歌》的第一、二、六节和副歌歌词刊登在《火星报》上。苏维埃革命胜利后,《国际歌》
不仅成为联共(布)的党歌,也曾在一个时期内作为苏联国歌。瞿秋白在将《国际歌》译为
中文时,是参照俄文版、从法文版转译而来。作为联共(布)党歌和苏联国歌的《国际歌》,
都只有三段,分别对应于法文原文的一、二、六节。早期的中共组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
分支,很大程度上受苏联影响。因此,《国际歌》也参照了俄文版的格局。瞿秋白在其译本
说明中曾经披露过这一事实:“法文原稿,本有六节,然各国通行歌唱的只有三节,中国译
文也暂限于此”。《国际歌》的歌词,由六节删减为三节,理由是什么呢?这需要从原歌词中
找答案了。
五
被删减了的第三、四、五段歌词是什么内容呢? 2000年3月24日《解放军报》“周末
文化”版刊登了《人民文学》原副总编辑、著名文学翻译家绿原先生的文章——《译文改
动真相》。由于《国际歌》在翻译过程中,文本与用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对照,绿原
先生用“公约数式的汉语”将鲍狄埃的法文原文翻译如下:
(第一节)起来/全世界的受苦人/起来/饥饿的囚犯们/这是最后的爆发/理性已从火山口
发出轰鸣/把腐朽的一切扫除干净/奴隶们/起来/起来/世界将从根本改变/我们一文不值/但
要成为全才/(第二节)没有至高无上的救世主/没有神仙皇帝和护民官/生产者们/我们要自
己救自己/要把公共福利实现/为了让盗贼吐出赃物/为了把精神从牢笼解脱/要打铁趁热/要
煽旺我们的炉火/(第三节)国家在压迫/法律在欺骗/赋税把倒霉人敲榨/富人不承担任何义
务/穷人的权利是句空话/仰人鼻息的苦恼受够了/平等要讲另外的法律/没有义务就没有权
3
利/它说/同样/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第四节)那些矿山和铁道的大王们/骑在人头上令人心
惊/除了劫掠劳动果实/他们可曾干过别的事情/众人创造的一切都落进了/这些家伙们坚固
的保险箱/人们宣布归还他们的一切/只希望享有他们所应享/(第五节)大王们用梦想麻醉我
们/对自己人讲和平/对暴君要作战/要在军队中间鼓动罢工/朝空中挥舞枪托/把队伍解散/
如果他们/那些吃人野兽/坚持要我们去当兵/他们很快会明白我们的子弹/属于我们自己的
将军/(第六节)工人们/农民们/我们是劳动者的伟大的党/地球只属于工农大众/游手好闲者
快滚到一旁/我们多少血肉被吃掉/可是/如果这些大乌鸦/座山雕/有朝一日消灭干净/太阳
将永远照耀/(迭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将是全人类。欧仁·鲍狄
埃,巴黎,1871年6月。
六
从鲍狄埃的原作来看,我们耳熟能详、广泛传唱的三节歌词,可以视为无产阶级革命
的指导思想与战斗口号,从它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众集会的适应性来看,这样的剪辑是
得到广泛认可的。而被删减的三节歌词可以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经济、军事纲领。
比如,第三节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针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法律和赋税;第四节
反映了无产阶级的经济要求,针对的是财富的来源和资产阶级的剥削;第五节反映了无产阶
级的军事要求,针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军队。它们之所以被删减,除了歌词全文太长,不适
合群众演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有人曾有这样的担心,这三段歌词,如果也像一、
二、六节歌词那样广泛传播,是否会在少数工人中产生无政府主义、平均主义与和平主义
思想。这样的顾虑,似乎与流行甚广的三段歌词的思想不相吻合。请看这几段歌词中的名
言,“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而这不仅体现了鲍狄埃这个“先进战士”、“无
产者诗人”的思想水平,而且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哲学光辉。后世的诠释者与
删节者不及于此多矣!
4
七
《国际歌》并不为特定的政党和国家所专有,它是属于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政党
的。这首歌在“二战”之前,曾在各国共产党人、社会党人、社会民主党人中广泛传唱。
《国际歌》诞生于第一国际,并曾成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会歌。第二国际后期分裂为
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和欧洲社会民主党(包括工党、社会党等)为代表的社
会党国际。虽然二者的政治主张与发展道路不同,但其追求的目标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而且有着共同的标志,那就是《国际歌》。经过百年变迁,追求暴力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实
质是专制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失败了,而主张“和平长入”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北欧模式倒
是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失败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是计划经
济、专制政体的苏联模式的失败,这种发展则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邓小平曾经
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前者说的是经济基础,后者说的是上层
建筑。从邓小平的立论可以得出理性的结论,从欧洲一些国家的社会治理可以得出实践的
证据,从而说明,上述见解并非毫无道理。
八
《国际歌》在我国可谓命运多舛,荒唐滑稽。《国际歌》所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位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神权、君权为代表的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力
量与权力。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却出现了十分荒诞的社会现象。在当时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上,往往是开始曲或开幕式演奏《东
方红》,结束曲或闭幕式演奏《国际歌》,前者刚刚唱完“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
福”,后者就接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种极其荒唐的状况,直到“文
革”谢幕才告结束。
5
1971年,以“九一三事件”为标志,“文革”开始由狂热走向没落。在这一年的八九
月间,自称“马克思加秦始皇”的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南方巡视,一路上他频繁“吹
风”,为打倒林彪作舆论准备。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为《国际歌》,列宁在欧仁·鲍狄埃
逝世二十五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一百年了!国际歌词和列宁的文章,全部是马克思
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那里边讲的是,奴隶们起来为真理而斗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他还说,对
《国际歌》,“不仅要唱,还要讲解,还要按照去做。”毛泽东在作上述谈话时,全国规模的
“早请示”“晚汇报”的类宗教仪式尚然余绪未歇,“语录歌”“忠字舞”的狂热依旧遗风荡
漾,“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的祝福仍在甚嚣尘上。群众的狂热、社会的畸形,是领袖制
造出来的,领袖的谈话与社会的现实,竟然如此抵牾,大相径庭。
九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假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文章,文章无处发表,后
收入我的《工会组织与和谐社会》一书。文章的中心意思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改
革开放之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始终以“亚非拉人民大团结”相号召,以第三世
界的领头羊自居,同时,也确实赢得了亚非拉人民的信赖与支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
国国力的上升,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许多中国企业跨出国门,投资非洲、拉美和世界
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文革”中,中国政府谴责西方把发展
中国家当作商品倾销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和原料供应产地。风水轮流转,不过20年的时
间,国人在世界上竟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中国政府在亚非拉人民面前不再是过去的穷哥
们,已经成了财大气粗的投资商。
在投资国,中国的投资商与外籍雇员构成了典型的雇佣关系。在国内,投资商与国内
雇员,也同样构成了典型的劳资关系。国外的,前些年发生在秘鲁铁矿和赞比亚铜矿针对
6
中国投资者的劳资纠纷;国内的,前两年发生的吉林通钢和河南林钢事件,以及近期日资、
台资企业中的劳资纠纷,就是明显的例证。在经济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境内外
的投资经营活动,使得中国本身似乎发生了角色变异,变成了劳资关系中的资方身份。
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作为投资者必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在其投资和经
营过程中,员工工资低下,劳动条件恶劣,环境保护缺失,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力等
情况,程度不同地发生了,而这并非全是西方媒体的挑拨与丑化。在我国这样一个把工人
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国家里,其境外企业陷入了“工会陷阱”,境内企业陷入了劳资纠纷,
从而构成了国际工运史上罕见的劳资博弈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国的投资者似乎不
自觉地或身不由己地处于自己企业里的中外雇员的对立面。有时我在想,假如有一天,当
这些中外雇员,高喊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高唱着无产阶级的战歌——《国
际歌》,把中国的投资者当作资本家,要求与之进行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谈判与斗
争时,那该是多么大的角色倒置或历史讽刺呀!几天前发生的美国的最大工会组织督促奥巴
马总统调查中国工人待遇的报道,就是最新的案例。(2010年6月17日凤凰网)
十
据报道,在南方某地,为了保障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当地出台了一条“新规定”,
那就是凡有打工者参加的集会和活动,一律不准播放和演奏《国际歌》。我们党作为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曾几何时,是带领劳苦大众,高唱《国际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取得
革命胜利的。这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与黄炎培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对”。黄炎培在对话中
谈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并指出:“一人、一家、一团体、
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何以如此呢?黄先生作了一些
解释,“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
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
7
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工人
阶级的政权建立60年来,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一个以工人运动起家的政党,何以
竟然对体现了自己政党和阶级灵魂与精神的《国际歌》害怕起来,何以对作为自己阶级基
础的工人群众害怕起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除了执政党内部分成员发生了角色变
异和立场变异之外,这一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大批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报酬、劳
动条件、生存状况,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容乐观的。不少职工工作、生活在如同资本原始积
累阶段的“血汗工厂”之中。最近发生在沿海地区的职工接连坠楼和职工罢工事件已经说
明,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不仅没有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尊严,甚至没有分享到改
革发展的成果,一些人甚至生活与生命都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如果不
能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尊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资本、劳动、政府之间的社会经济关
系,如果不能适当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与利益关系,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乃至社会
的性质。
8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02:2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58964292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说点《国际歌》的前世今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说点《国际歌》的前世今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