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6000元大写)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
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
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
简介
诞生历程
1871年5月28日,法国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最
后一个堡垒——贝尔·拉雪兹神甫公墓,革命失败。反动政府对全城革命者实施了大屠杀,无数革命
志士倒在血泊中。面对着这一片白色恐怖,5月29日,法国工人诗人鲍狄埃(1816-1888)怀着
满腔热血,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曲气壮山河的歌词。这首诗歌原名为《国际工人联盟》,刊登在18
87年出版的鲍狄埃的诗集《革命歌集》中。
1888年,在欧仁•鲍狄埃逝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彼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
谱写了曲子。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1890年
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
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为了便于传唱,翻译这首歌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柯茨
只选择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三段, 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
一个角落,响彻寰宇。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
国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
党歌。1923年瞿秋白将它从俄文翻译成了中文,因此我国所唱的《国际歌》也只有三段。
歌曲赏析
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
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
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
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
《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汉文的《国际歌》。
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
重新加以修订。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
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词曲作者
创作时间
国际歌,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当时用马
赛曲的曲调演唱),皮埃尔·狄盖特(1848年-1932年)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
上的许多种语言。
词作者简介
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 - 1887年11月6日)是法国的
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欧仁·鲍狄埃出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他在艰难的环境里刻苦自学,从他所
能够找到的书籍中吸取知识的营养。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诗,在他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
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年仅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从此,他开
始用诗作为武器,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并于1870年
加入了第一国际,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月28日,
公社成立了。鲍狄埃先后担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社委员。他
在担任公社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时,被人们称誉为“最热情的公社委员之一”。 巴黎公社失败后,
他在群众的掩护下,躲进了蒙马特尔我人基特家的阁楼,幸免于难。在这悲痛的日子里,他的心情
无法平静,5月30日,他用战斗的笔,写了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国际》,正式宣告向敌人
“开火”。 1887年,他在贫困中与世长辞,巴黎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曲作者简介
皮埃尔•狄盖特 (Pierre Degeyter,1848-1932),法国业余作曲家,生于比利时,后移居
法国里尔,一生主要从事家具制作和 花木加工业。青年时代即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在工人夜校学习
文化和音乐。曾领 导过几个工人业余合唱团,任指挥,并写词作曲。72岁加入法国共产党。
他的作品以工人运动歌曲为主,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因素,其中名扬全球的无产阶级战 歌《国
际歌》是他的代表作,作于1871年。其它代表作品还有歌曲《前进! 工人阶级》、《巴黎公社》、《起
义者》等。
歌曲传播
歌曲在俄国的传播
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
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Yakovlevich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
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
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
作为苏联的代国歌。
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中,在200多位应征作者中,选择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国际歌》,
作为苏联的国歌。此歌最广为传唱的中文版本,1923年6月15日由瞿秋白(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
第二任总书记)自俄文版转译。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
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简称,
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这首歌被各国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广为传唱。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后英国白金汉宫演奏过此曲,以庆祝盟军此次战役的伟大胜利,由当时英国外交大臣现场指挥。
歌曲传入中国的历程
《国际歌》最广为传唱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
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
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国际歌》自1888年6月在法国里尔一次工人集会上第一次唱出后,这首法国工人的战歌经
四十多年的传播,已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苏联人民就是唱着它战胜敌人,最终走向新胜利
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国际歌》并没有流传开来。《国际歌》传入中国后,有两种译文,可惜
都译得不理想,歌词晦涩不上口,广大劳苦大众很不容易接受。这也是这首伟大歌曲一直没有能在
中国传唱开来的原因。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
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
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国内,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同时着手翻
译《国际歌》。他在苏联出席了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见到了列宁;他更在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
家里受到了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决心,要将《国际歌》重译,让它在
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重译《国际歌》的宗旨,就是要让翻译过来的歌词,既准确又易唱,让它很容易在劳动人民中
间流传开来。当时,瞿秋白住在北京黄化门西妞妞房他叔叔的家里。守着一架风琴,他开始着手译
《国际歌》了。他对照原文,一字一句的推敲。时而沉思斟酌,时而自弹自唱。每一句歌词定稿,
都要如此反复再三。他译着,唱着,译到“国际”一词时,他站了起来。这个词,汉语只有两个字,
而外文却是老长一串音节。如果照例译成“国际”一词,配上原谱,将成为“国际———,就一定
要实现”,“国际”一词,拖得这么长,那将是很难唱也是十分不悦耳的一句。
瞿秋白为这个词怎么翻颇费思索,他在小屋里来回走动,不时地哼着,想着。在莫斯科的经历,
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那向往社会主义而来到苏俄的各国无产者激动歌唱的声音,那解放了的苏
俄人民幸福欢歌的声音,以及他自己为求真理而慷慨高歌的声音,都汇集成一片气势磅礴、无往而
不胜的雄浑壮丽的旋律,回荡在他的耳际。他忽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悟地走到琴边,手指按在琴键
上,有力地弹奏着《国际歌》的这一段。随着琴声清晰的节奏,他用不很高的,却十分庄严的声音
唱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歌词和歌曲是那样和谐地融和成一体了!瞿秋白终于用
音译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国际歌》译成后,他曾对曹靖华说过:“‘国际(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
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时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劳
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
1924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
纪念会上,瞿秋白登上高高的讲台,在一群爱国青年中间,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
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民向反动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
到取得最后胜利。
解放前的传播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纪念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曾经印
行《国际歌》传单,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
e”在歌词中先音译为“英特尔拉雄纳尔”,再音译为“英特尔纳雄纳尔”。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1935年2月,瞿秋白在重译《国际歌》11年后在江西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杀害。临刑时,
他昂首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他用歌声向敌人宣布:“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而我们
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
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解放后的传播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中法大学教授、翻译家沈宝基作出了较忠于原文法文的《国际歌》完整版中译,其中“Internat
ionale”在译文中音译为“因呆尔那西奥那尔”。
1991年,中国老牌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发行的首张同名专辑《唐朝》中,以金属摇滚风激
昂翻唱了《国际歌》。
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
会”结束的时候,会场演奏了《国际歌》,曾参加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及抗美援朝的中国老兵和来自
世界各国的国际友人也高唱此曲。
2006年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结束的时候也演奏了《国际歌》。
除了普通话歌词外,国际歌也有香港噪音合作社作词的广东话歌词,以及林信谊、吴锦明、黑
手那卡西作词的闽南语歌词,分别偶而在香港及台湾地区使用,但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没有音
译成中文。大部分时候,由于普通话歌词较为普遍,所以都会使用该版歌词。
据说香港的社运音乐先驱黑鸟乐队曾在1980年代为国际歌填上粤语歌词。
现时香港电台节目《公民社会》,用了“国际歌”作主题曲。
《国际歌》第五段因含有不适当内容,在百度贴吧不能用作留言或发帖。
《国际歌》的版权
德国商人汉斯·巴亚兰
《国际歌》自1888年在法国里尔城的一次工人集会上首次唱响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曲
作者彼埃尔·狄盖特于1932年逝世。《国际歌》的版权持有者是德国商人汉斯·巴亚兰,他住在慕尼
黑。1972年,具有经济头脑的他以3000美元的价格,分别买下了《国际歌》在瑞士、奥地利和联
邦德国的版权,接着又以1000美元买走了民主德国的版权。此后,他相继买下了许多国家的《国
际歌》版权,只有中国、苏联、朝鲜、古巴和保加利亚没有转让,因为这些国家当时还不是国际版
权公约组织的成员国。此后,巴亚兰每年都要收取这首歌的版税,其中交税最多的是民主德国,因
为这个国家每天的广播、电视都播这首歌,而这首歌的收税标准是每分钟350马克(一马克约合0.
5美元)。巴亚兰和东德的税务关系一直保持到德国统一才告结束
[1]
。
法国Le Chant du Monde
虽然《国际歌》曲作者狄盖特1932年去世,已经超过一般作品保护期70年,但在法国依然受
版权保护,原因是考虑两次世界大战,延长了保护期。因一战延长6年152天,因二战延长8年1
20天,因此国际歌的版权到2017年10月才到期,目前国际歌版权由法国Le Chant du Monde
持有。
版权问题
2005年,法国导演Jean-Christophe Soulageon因为在他执导的电影Insurrection resurr
ection中,有一个片段以口哨吹了〔国际歌〕的曲调,而被SDRM组织书面通知:由于他的电影
中〔复制〕了国际歌的曲调,侵犯了著作权,并提出一千欧元的侵权罚款的请求
[2]
。
著作权期限
然而,当国际歌歌曲在19世纪晚期(1909年7月1日以前)在美国以外出版时,在美国属于
公有领域。
此歌曲在著作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75年以下的国家地区,包括著作权期限都是作者终生加50
年至年底的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也是属于公有领域。
歌词
中文版歌词(三段)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二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三段: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中文版歌词(完整)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二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会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三段:
压迫的国家、空洞的法律,
苛捐杂税榨穷苦;
富人无务独逍遥。
穷人的权利只是空话,
受够了护佑下的沉沦。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平等!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四段:
矿井和铁路的帝王,
在神坛上奇丑无比。
他们除了劳动,
还抢夺过什么呢?
在他们的保险箱里,
劳动的创造一无所有!
从剥削者的手里,
他们只是讨回血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五段:
国王用烟雾来迷惑我们,
我们要联合向暴君开战。
让战士们在军队里罢工,
停止镇压,离开暴力机器。
如果他们坚持护卫敌人,
让我们英勇牺牲;
他们将会知道我们的子弹,
会射向我们自己的将军。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六段: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喝血的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将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法语版
【L'INTERNATIONALE】 Version francai stabilisée
1871
Paroles d'【Eugène POTTIER】,
Musique de 【Pierre DEGEYTER】
Couplet 1 :
Debout ! les damnés de la terre
Debout ! les forcats de la faim
La raison tonne en son cratère :
C’est l’éruption de la fin
Du passé faisons table ra
Foule esclave, debout ! debout !
Le monde va changer de ba :
Nous ne sommes rien, soyons tout !
Refrain :
(2 fois sur deux airs différents)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Couplet 2 :
Il n’est pas de sauveurs suprêmes :
Ni Dieu, ni césar, ni tribun,
Producteurs, sauvons-nous nous-mêmes !
Décrétons le salut commun !
Pour que le voleur rende gorge,
Pour tirer l’esprit du cachot
Soufflons nous-mêmes notre forge,
Battons le fer tant qu'il est chaud !
Refrain
Couplet 3 :
L’Etat opprime et la loi triche ;
L’Impot saigne le malheureux ;
Nul devoir ne s’impo au riche ;
Le droit du pauvre est un mot creux.
C’est asz languir en tutelle,
L’égalité veut d’autres lois ;
< Pas de droits sans devoirs, dit-elle,
Egaux, pas de devoirs sans droits ! >
Refrain
Couplet 4 :
Hideux dans leur apothéo,
Les rois de la mine et du rail
Ont-ils jamais fait autre cho
Que dévalir le travail ?
Dans les coffres-forts de la bande
Ce qu’il a créé s’est fondu.
En décrétant qu’on le lui rende
Le peuple ne veut que son du^.
Refrain
Couplet 5 :
Les Rois nous saoulaient de fumées.
Paix entre nous, guerre aux tyrans !
Appliquons la grève aux armées,
Cros en l’air et rompons les rangs !
S’ils s’obstinent, ces cannibales,
A faire de nous des héros,
Ils sauront bientot que nos balles
Sont pour nos propres généraux.
Refrain
Couplet 6 :
Ouvriers, Paysans, nous sommes
Le grand parti des travailleurs ;
La terre n’appartient qu’aux hommes,
L'oisif[*] ira loger ailleurs.
Combien de nos chairs repaisnt !
Mais si les corbeaux, les vautours,
Un de ces matins disparaisnt,
Le soleil brillera toujours !
Refrain
[*] :
dans certaines versions on trouve "le riche" au lieu de "l'oisif"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02:2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5894258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际歌的知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际歌的知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