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小8)
老马识途的成语解释
(汉字书写):老马识途
(汉语注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语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老马识途的意思):途:路;意指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的人
能看清方向,办事熟悉。
(老马识途的近义词):轻车熟路、驾轻就熟、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老成持重;
(老马识途的反义词):初出茅庐、少不更事、老气横秋、乳臭未干、涉世未深;
(老马识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燕国遭到了山戎的侵略却无力抵抗,焦头烂额的燕国向齐国求救。齐
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开诚布公地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
定要全力以赴的征服他。”齐桓公听取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最终山戎人败
得一塌糊涂,逃往孤竹国。齐桓公决定乘胜追击,出征孤竹国,彻底消灭山戎人,以绝后
患。孤竹国地处偏僻的东北,山河阻隔,路途遥远。齐桓公出兵时是初春时分,而凯旋的
时候,却已是深冬了。在四顾茫茫的冰天雪地里,没办法分出东西南北来。不熟悉地形的
齐军在空旷的雪地中转了又转,最后还是迷路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储存的粮食
很快就要吃光了,如果再找不到回去的路,齐军就要被困死在这儿,正当齐桓公狼狈不堪
不知如何是好的时侯管仲向齐桓公提议:“听说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
我们不如借助老马的智慧。”于是他们挑选出几匹老马,解开马缰绳,让它们在前面自由
行走。果然这些老马就像相互约好似的,按图索骥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大队人马紧跟在
后,终于走出了山谷。
(老马识途例句)
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採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清.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明末清初散文家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
求一言。”
(老马识途造句)
那些曾经日行千里但年岁已高经验丰富的马匹我们通常都是用成语“老马识途”来形
容的。
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通常用“老马识途”,因为他们能够在某一个方面起到举足
轻重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2:4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09833167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老马识途的成语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老马识途的成语解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