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

更新时间:2024-03-20 11:01:5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

[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

一:[九华山简介]安徽九华山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下面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九华山的概况。我们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我们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

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

山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我们的九华山呢其实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

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

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之

名因此而得并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朝开元年

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了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

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黄精。最后在他99

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行,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

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所以大家都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

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著,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

已经有150多座了。祗圆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

革开放以后,古老的佛山旧貌重辉。现有寺院90多座,僧侣600多人。是一个特色鲜明

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第 1 页 共 13 页

下面我们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门坊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

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圣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

下方雕有石狮。门坊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是修建

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在这里呢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

之中!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祗园寺的大殿。祗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

丛林里最大的了。也是唯一的一座丛林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

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呢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

开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宝殿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

条石刻“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看这是做什么用的啊?

呵呵,既然大家猜不出来那我就公布谜底啦,这个呢是我们祗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

邪镇妖的,大家记住了吗?好,现在我们游览下一个景点。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

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

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

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

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第 2 页 共 13 页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

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

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

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22斤的古

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

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

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

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

“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

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

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

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

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

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

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

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

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第 3 页 共 13 页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

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

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

里。中心位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

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常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

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

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

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

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

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境内清

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

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

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九华山

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

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和,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

晚霞、云海、雾冖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

2、地藏道场,佛教名山

第 4 页 共 13 页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萨道常它的开创人为新罗僧地藏。公元

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朝鲜半岛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

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故称

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常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代发展到40余

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主刹化城寺成为拥有数十座寮房的总丛林,全山寺院达100

余座,香火兴旺为“东南诸山之冠”。于是九华山便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

四大名山。清代九华山寺院达150余座,由总丛林化城寺分衍出

二:[九华山简介]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8篇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一:黄山风光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站在山峰上,来观赏黄山那

美丽的风光。

我看见过公园里千奇百怪的假山石,也游赏过九华山上险峻的石头,却从没看见过黄

山这一带的石头。黄山的石真怪啊,一个个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像仙人,像金鸡,像仙

桃,被大自然雕刻得栩栩如生;黄山的石真险啊,怪石嶙峋,十分光滑,好像你一爬上去

就会一个倒栽葱摔下来;黄山的石真繁啊,像满天的星星,数不胜数。

我观赏过人为栽种的松树,也看见过田野里挺拔的松树,却从没看见过黄山上的松

树。黄山的松真挺啊,一棵棵苍翠欲滴,生机勃勃,好像把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展示经我

们看;黄山的松真多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黄山松笔直地挺立在你的眼前,好像

这里就是黄山松的天堂;黄山的松真奇啊,它们竟然能够从窄小的缝隙中钻出来,而且,

第 5 页 共 13 页

还泛着翠绿的颜色,让人见了,无不称赞。

这样的石长出这样的松,这样的松点缀着这样的石,再加上空中云海犹如一团一团的

云雾,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黄山真是大自然的一项伟大的杰作啊!”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二:暑假游长白山

暑假,我参加了爸爸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登上了长白山,看到了

人们常谈的“人间仙境”

那天清晨,我们来到了长白山的小天池。小天池的风景真美,湖水平如明镜,微风轻

佛,把叛变的花草树木和岩石都倒映在碧波涟漪的小天池里。碧绿的湖水和倒映中的林海

峭壁融为一体,更为小天池的景致添色不少。

八点左右,我们乘车去长白山顶,看长白山的天池。车沿着盘山道盘旅行驶,我坐在

撤离,手里拿着《长白山浏览图》,真想插上翅膀快点儿飞到那儿,看看这举世闻名的长

白山天地。窗外,一座座大山在眼前掠过,一片片松林在眼前出现。汽车很快地到了长白

山天池的旁边。天池周围屹立着十六座雄伟的峰恋,像一尊尊勇士。这十六座巨峰,有的

像直插青天的宝塔;有的似瞪着眼睛的雷翁。

接着,我们离开了天池,坐车到长白山下看瀑布。瞧那飞流的瀑布,似一条银白色的

带子从巍巍山峰上倾泻下来。它轰鸣着,喧嚷着,响声震耳欲聋,千丝万缕的水丝汇成澎

湃的瀑布,激流并进出千滴万粒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银光。耳畔不由想起唐代大诗

人礼拜的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 6 页 共 13 页

我站在长白山天池旁,被这人间仙境深深迷住了,我真想大声呼喊:“我爱这人间仙

境,我爱祖国的打好河山!”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三:游周庄

今天,我们早早的就起了床,还好,天气非常凉爽,是个外出的好天气,我们坐车到

了乌镇的景点东栅。顺着青石铺成的路前行,道路两旁是翠绿葱郁的竹林,翠嫩的竹笋露

出尖尖的额头,小草带着露珠在阳光下伸着懒腰,近处的桃花开出美丽的花朵。鸟儿在竹

林间跳跃显的异常活泼。

我这才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白墙灰瓦,可以用六个字代替:小河、流水、人家。我

还发现这里的房子唯一不同的特点就是都挨着小河,另外房顶上还有一些像动物的东西,

我问老师是什么,老师说是防火墙。我们在这些房子前画了一幅画,觉得自己画的不错。

老师又让我们去看杂技,道具是把八根竹子绑在一起,再把它固定到一条船上,一个男子

必须在竹子的顶端表演各种杂技,还不能掉到小河里,杂技开始了,我们看到这名男子技

术实在是太高超了,竟然能脚勾着竹子,手不扶的表演,真厉害!到了中午饭的时间了,

我们吃完饭,又迫不及待的去参观了,我们又去了茅盾故居,看见了他的原名,叫沈德

鸿,还看见了他的120个笔名和他亲手种下的两棵树,分别是南天竹和棕榈,往前走,

看见了蓝布坊,钱币馆,木雕馆等等,蓝布坊里有许多蓝印花布从高高的横架上垂下,仿

佛时光定格在微风吹动的瞬间。钱币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钱币,钱币都很旧,说明已经摆放

在这里好长时间了。从钱币馆出来就到了木雕馆,里面的作品都很漂亮。忽然,下起了小

雨,我们只好回到了宾馆。

我冲了个澡,舒舒服服的把自己扔在了床上,因为明天就要到同里了。

第 7 页 共 13 页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四:游东方明珠

上海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它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浦江畔。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游览东方明珠电视

塔。

一到外滩,我就看到美丽的东方明珠塔,它像一根擎天柱一样屹立在黄浦江岸,塔身

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坐上轮渡,我们来到东方明珠脚下,站在塔下的草坪边

仰望,东方明珠更像一个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巨人,凭借着468米的“身高”傲视大

地万物。它的底部有四根高大的立柱,叫塔座,往上是一个最大的圆球,叫下球体。再往

上是一个小一点的圆球,叫上球体,最小的便是塔顶上的太空舱了。蓝天白云之下,东方

明珠的各个球体呈现出炫目耀眼的粉红色,真像披着婚纱的新娘。

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263米的观光层,站在东方明珠观光大厅,我感觉自己像一

个巨人,所有的东西都变小了:汽车仿佛是一个个小玩具,弯曲的马路像一条条丝带,清

澈的黄浦江仿佛一颗翡翠,人呢,就好像一粒粒滚动的玻璃球。。到了夜晚,电视塔上闪

烁着美丽的彩灯,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我喜欢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工人叔叔勤劳、智慧的结晶,我一

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建设更加美丽的蓝天。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五:张家界美景

我常听去过张家界的人说:“张家界是个人间仙境,那里的石林,一看就让人感到毛

骨悚然。”这次有机会来到神秘的张家界,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我看见过盛气凌人的云

第 8 页 共 13 页

横秦岭,攀登过到处绝壁断崖的华山,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奇峰突兀得张家界。张家界得

岭被溪水缠绕,偶尔传来娇滴滴的鸟叫,让人觉得仿佛在一幅山水画中细细游赏。鱼儿在

溪中漫游,鸟儿在雾中翱翔。一切都那么富有森林的色彩与情调,另人神往。碧绿的溪

面,躺在群岭的怀抱中,为苍翠的群岭点缀了不少幽静色调。凡是来过张家界的人,都会

被它的三大特点所震慑。张家界的岭真奇呀,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像满脸慈祥的采药老

人、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每一处都是那么具有特色,形态万千张家界真高呀,每一座岭都

耸入云霄,爬上山顶,云在脚下漂浮,人好像向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在云中漫步张家界

的岭真险呀,到处是绝壁断崖,怪石嶙峋,站在边上,给人一种恐惧感,好像一不小心就

会掉下去似的。张家界不仅山好,雾也好。张家界的雾真白呀,眼前总是白茫茫的一片,

像顽皮的小孩,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张家界的雾真神秘呀,美景在眼前若隐若现,一切都显

得渺茫,为群岭增添神秘色彩张家界的雾真妙呀,妙就妙在它的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

象的余地,引起美感。一登上山顶,环顾四周,四周是浩瀚的雾海,远处连绵的小山,似

乎都沉到雾海之中,只有那高耸的山岭,像雾中的岛屿,矗立在茫茫“海”上。我想着,

这些仿佛都是一场梦,一个如珍珠般闪闪发光的梦,把我的思绪都留在了张家界的美景之

中。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六:颐和园之旅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催促他们赶快起,他们慢吞吞地起了床,说:“今天上午,

我们去颐和园!”我高兴极了,急忙走出宾馆,上了巴士,等着我梦寐以求的地方颐和

园。

到了颐和园东宫们,我们下了巴士,向园里走去。进了门,第一眼就看见任寿殿,穿

过任寿殿,就看见了水天空阔的昆明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旖旎动人。向西北

第 9 页 共 13 页

方远眺,看见了矗立的三层宝塔,庄严、壮观。

绕过几座大殿,我们来到了着名的长廊,红杆绿柱,一眼望不到头。每一间都刻画着

不同的画,有人物、风景、花草等,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十七孔桥如同一条彩虹横卧湖面,桥西接南湖岛,东连廊如亭,是园内最长的一座桥

梁。

万寿山不但高,而且陡。吓得我毛骨悚然,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啊!好美啊!在塔

上,上面刻着“佛香阁”三个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雄伟壮丽而又富丽堂

皇。向东望去,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几座古老的建筑。

颐和园优美的景色,丰富的建筑,精美的物品,杰出的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高

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颐和园还有好多有趣的地方,希望大家细细地观赏。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七:天坛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

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

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第 10 页 共 13 页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

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

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

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

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

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

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

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

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

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

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

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

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八:九华山苦游记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景点,按理说去九华山旅游应该是非常

第 11 页 共 13 页

快乐的事更何况我们去九华山的时候正是财神爷的生日,应该更快乐才是呢,但是为什么

我会说是苦游呢。如果想知道请听我一一道来。

正月初5是财神爷我们初4从家出发我们去的是6个人其中4个是大人2个是小

孩,途中到铜陵玩了一会就直奔九华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华山的山脚下。找了一家宾馆

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准备一下明天爬山的东西,找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一

出宾馆的大门就看到了几座山连在一起从横看是山,竖观为佛。不要一会就找到了买票和

坐车的地方,然后去买些爬九华山用得到的东西就回宾馆吃了晚饭准备睡觉,但是晚饭后

我们去的6个人当中的4个大人就打起了扑克牌,还好我们开了两间房我们两个小孩只

好到令一间房看会电视过了一会我是实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着吸二手烟的危险去那间房

睡觉了,到早上5点多听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开车去买票,上山喽!我们才起

床去买票上山。到卖票才发现去买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卖票厅掀翻之势,挤了好久我

们才买到门票和车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游第一站百岁宫。导游图上有一段话就是介绍百岁宫的写的是百岁宫集奇美绝

伦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于一身。九华山有句俗语“不到百岁宫,等于一场

空;到了百岁宫,万事好成功。”最后一站天台,天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25米,在

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天台还有一句俗语是“不上天台,等于没

来”。亲身去了这两个地方才知道九华山真是名副其实佛教圣地。所以我们不顾雪和雨的

阻挠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还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又从九华街走这下了99个弯,

你肯定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走着下来而不坐车呢?不是我们不愿意坐车而是没法坐车。山下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山下的车上不来,山上的车也下不去。山上仅有的几辆车都挤满了人

没有办法在上人了。所以我们只好走着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说是30里路有的说是18

里路反正没有一个相同的。

第 12 页 共 13 页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们一起去的6个人到开始抱怨,都说如果不是走这下山这些路还

会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没法去了啊。

这次九华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8篇]

13 页 共页

第 13

[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1:0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0371758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安徽九华山简介]九华山简介.pdf

标签:九华山   大家   天台   黄山   建筑   简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