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我爱祖国演讲稿)
【题组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慈恩绝顶有感
许月卿
为学平生不究源,未妨绝顶上慈恩。
塔高俯视群山小,江阔能容巨浪喧。
人每中登难脚力,谁于高处领天根。
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笔于登临之事,收笔处生发人生感慨。议论诚挚中肯,语言晓畅。
B.诗歌首联从“为学”话题入手,并交代登临慈恩绝顶一事,呼应题目。
C.颔联以比喻说理,表达了诗人由“塔高”“江阔”产生的思考与感悟。
D.颈联写登山中途脚力难以为继,在对谁能登顶的疑问中流露出沮丧之情。
2.杜甫登泰山而生济天下之雄心壮志,本诗作者登慈恩绝顶后领悟了“为学”的哪些
心得?请简要概括。
【题组二】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①
李 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②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写下本
诗。②耐可:愿得、怎么能够。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
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后两句写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其中“买酒白云边”更是想象奇妙。
B.两首诗词境界澄澈如画,然李诗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而是即景发兴,启人逸思。
C.张词称“妙处难与君说”,综观上阕,主要就是“妙”在洞庭风光之美,独一无二。
D.张孝祥挹西江、斟北斗,以万象为宾客,奇思妙想中表现出包怀天地的大胸襟。
2.试分别简要分析两首诗词中“月”的意象特点。
【题组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去者日以疏【注】
《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游子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乱世而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统领全诗,以富于形象的哲理警句作为序幕,对人生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
B.诗人眼前所见图景触目惊心:埋葬死人的古墓被平成耕地,松柏也被摧毁化为柴薪。
C.“萧萧”形容秋风,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使人联想到死去的故人。
D.最后两句看似游离之笔,却显示出了诗歌的跳跃性,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2.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
【题组一】
1.D【解析】D项“沮丧之情”错误。流露的应该是坚韧顽强、不屈不挠、意志坚定、
勇往直前、拼搏向上之情。
2.①要寻根究底,学深学透;②要渊博学识,博古通今;③要不惧困难,勇攀高峰;
④要牢固基础,德业俱尊。
【解析】(1)首句“为学平生不究源”意思是说平生求学不探究本源,意在劝谏鼓励
自己应该深入求学,寻根究底。
(2)颔联“塔高俯视群山小,江阔能容巨浪喧”意思是说塔高可以俯视群山,江水开
阔可以容纳巨浪的喧腾,以此启示为学也该像高塔阔江一样,不断向高处攀登,并拓宽
视野和见闻,博古通今。
(3)颈联“人每中登难脚力,谁于高处领天根”意思是说人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必然
遇到重重困难,只有不惧危险的人才能登上绝顶、山巅触摸星辰。
(4)尾联“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直抒胸臆,强调为学也该重视筑牢基
础,唯此才能实现德艺双馨、德高位尊。
【题组二】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C项“主
要就是‘妙’在洞庭风光之美,独一无二”错误。这里的“妙”主要指的是“表里俱澄
澈”的“妙”,即一是“妙”在洞庭风光之美,二是“妙”在品格之美。这种外在世界
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
2.两首诗词中“月”都皎洁明净,澄澈如画。李诗中的“月”令人心旷神怡;张词中
的“月”是“孤光自照”之月,是冷清之月。
李诗借“月”表达诗人对皎洁明净的人间仙境的热爱与痴迷,对暂解羁绊的生活境遇的
愉悦与超脱。张词中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
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李诗写“南湖秋水夜无烟”,夜来湖上,烟之
有无,察之极难。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
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澈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且就洞庭
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月色等无价之宝而
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诗人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酒去。李诗借“月”表达诗人对
皎洁明净的人间仙境的热爱与痴迷。再结合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
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写下这首诗,故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暂解羁绊的生
活境遇的愉悦与超脱。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洞庭湖
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
还是琼的原野?这里的“无风”和“玉鉴琼田”,体现了月亮的皎洁明净,澄澈如画。
下阕则从回顾岭表一年写起,抒发感情。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
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矣。“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
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词人也无需别人理解,
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让我捧
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抒发了词人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词人被贬谪的悲凉。
【题组三】
1.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使人联想到死去的故人”错误,此处是说“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
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2.①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前两句的“去”“来”和“疏”“亲”是作者直接感慨
时光流逝,也是人生的感悟。
②对世事变迁之感伤。三到六句写出所见之景,点明世事的变化,带给人伤感之情;(或
即景所生的悲愁)
③羁旅他乡之愁。思归故乡,亦即为旅居他乡而愁。
④思归欲归而不可得的无奈。末尾两句直接点明归思之急,但找不到回家的路。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是说“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
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前两句的“去”
“来”和“疏”“亲”是作者直接感慨时光流逝,也是人生的感悟。死去的人岁月长了,
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
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今日之“去”,曾有过往昔之“来”;而今日之“来”,当
然也会有来日之“去”。联系后文,应该是作者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萌起了生死
存亡之痛、人天寥廓之想,表达了世事无常、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是说“作者走出城门,
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
摧毁而成为柴薪”。埋葬死人的“古墓”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了,然而死人也还是难保。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点明世事的变化,表达了作
者对世事变迁之感伤。
“思还故里闾”,是说“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表达了天涯游子的
羁旅他乡之愁。
“欲归道无因”,是说作者“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直接点明归思之急,
表达了作者思归欲归而不可得的无奈。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0:1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900626291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三组(含答案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三组(含答案详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