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闭幕式)
《致大海》
《致大海》主题
这首诗是对大海的礼赞。诗人赞叹大海"蓝色的波涛",骄傲美丽的容颜,诗人抒发对大海的衷情: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阳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大海坦荡多姿,无拘无束,傲岸不羁,这正是诗人所具有的性格。
这首诗又是对自由的一曲颂歌。诗人因写诗歌歌颂自由而被沙皇流放,失去了自由,如今面对这自由
自在的大海,借讴歌大海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人渴望大海般的自由,把这种自由看作自己
灵魂的归宿。
"我的内心充满了你
我将把你的峭岩,你的港湾
还有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致大海》思路分析
全诗共15个诗节,第1、2节,诗人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美在于它的自由奔放,又以它的自由奔放召
唤着世上渴求自由的人们。普希金与大海的精神是共通的、相联的。
第3-13节是文章第2个部分,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诗
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第8-13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思,
二人之死,使作者感到自由之神的幻灭,整个世界都空虚了,"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作者深感前途
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人们的不幸命运,但他并不绝望。
最后两节,诗人再一次深情地向大海告别,表示绝不忘记自由奔腾的大海,诗人决心把大海所启示的
精神带到自己足迹所至之处。
《致大海》的艺术特色
1、《致大海》在艺术上的特色最突出的是,通篇把大海拟人化,使大海有了人的语言、人的情感。诗
人对大海倾诉衷情,与大海庄严道别,视大海为一位自由不羁的英雄。把自然景物拟人化,并作为一种精
神象征,全诗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专制统治的反叛精神。
2、诗人采用第一人称"我"来结构全篇。这种形式有助于酣畅淋漓的抒发情感:有失去自由的苦闷,有
因偷渡失败而产生的苦闷,也有怀古(拿破仑的覆灭;拜伦的客死他乡)伤今(俄国人民没有自由,倍受
奴役的现实;自己前途渺茫黯淡)的悲情。真挚的情感加强了诗歌浓重的抒情氛围。
3、诗歌首尾呼应,以向大海告别起始全文,又以告别大海收束全诗,深化了全诗的情感。
《致大海》教法建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
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
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
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都会加深,
从而更加明确了意象的选择及对意象的描写对于突出诗歌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①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②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③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④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⑤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09:3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98461257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致大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致大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