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19 23:47:1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骑自行车作文)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0

分)

1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

B.

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C.

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

D.

用铁矿石炼铁

2

.

5

14

日中央电视台

经济半小时

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

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

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

化学式

𝐶

3

𝐻

8

𝑂

2

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

无味

易燃

沸点

245℃⑥

−6.5℃⑦

无腐蚀性

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

②③⑤⑥

B.

①③⑥⑦

C.

③④⑦⑧

D.

②④⑥⑧

3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

79𝑚𝐿

液体,倒出部分液

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0𝑚𝐿

,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

A.

大于

9

𝑚𝐿

B.

小于

9

𝑚𝐿

C.

等于

9

𝑚𝐿

D.

不能确定

4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B.

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

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6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第1页,共13页

A.

+

氧气

氧化铝

C.

氢气

+

氧气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

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

点燃

点燃

B.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D.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点燃

C.

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D.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

之间

3

2

8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C.

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B.

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

C.

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体积分数

)

D.

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10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

11

.

(1)

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高锰酸钾

______

五氧化二磷

______

四氧化三铁

______

过氧化氢

______

(2)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

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______

熔点

______

B.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B.

氯化钾、液氧

D.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1

1

第2页,共13页

密度

______

颜色

______

12

.

(1)

以下描述中

______

是物理变化,

______

是化学性质

(

填序号

)

、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酒精燃烧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木棒受力折断

(2)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______

A.

燃烧匙

B.

试管

C.

量筒

D.

蒸发皿

(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需在集气瓶中盛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

13

.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下列仪器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______

A.

烧杯

𝐵.

集气瓶

𝐶.

广口瓶

𝐷.

试管

下列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

A.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

9.56𝑔

固体

𝐵.

用药匙取块状石灰石

C.

50𝑚𝑙

量筒量取

3𝑚𝑙

液体

𝐷.

连接玻璃导管和橡皮管前,先将玻璃导管连接端用水润湿

实验室加热约

200𝑚𝐿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

A.

①③④⑥𝐵.②③④⑥𝐶.①③④⑤𝐷.②③⑤⑥

14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第3页,共13页

(1)

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______

(2)

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

______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______

(3)

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15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

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______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______

(2)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______

(

填字母

)

(3)

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

𝐶

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

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______

(4)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______

(

填序号

)

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𝐵

、不需加热;

𝐶

、需加热

(5)

装置

𝐴

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______

A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𝐵

、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𝐶

、加热反应物.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6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

指出仪器名称:

______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

填字母

)

。该装置中除了药品还缺少

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第4页,共13页

(3)

用集气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

填写字母“

𝐶

”或“

𝐸

)

,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若用

𝐹

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______

端进入。

(

填“

𝑏

”或“

𝑐

)

第5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𝐷

【解析】解:

𝐴

、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

A

错误;

B

、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

、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误;

D

、用铁矿石炼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

𝐷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

【答案】

𝐴

【解析】解:丙二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物

理性质。丙二醇的可燃性、无腐蚀性、可以用作催熟剂等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

化学性质。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②③⑤⑥

故选:

𝐴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

物理性质.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

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

【答案】

𝐵

【解析】【分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

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

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9𝑚𝐿

,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

79𝑚𝐿

,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读数为

70𝑚𝐿

,实际体积大于

70𝑚𝐿

,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

9𝑚𝐿

故选:

𝐵

4.

【答案】

𝐵

第6页,共13页

【解析】解:

A

、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变形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

、植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

、铁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加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

、水分蒸发属于物理变化,金属导电属于物理变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𝐵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

就属于化学变化.

5.

【答案】

𝐶

【解析】解:

𝐴

、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故

A

错;

B

、天平的准确值是

0.1𝑔

,不能称量

10.05𝑔

固体,故

B

错;

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

与水平面呈

45

度角,故

C

正确;

D

、量取

9.5𝑚𝐿

液体,要用

10𝑚𝐿

量筒,故

D

错。

故选:

𝐶

A

、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进行分析;

B

、根据天平的准确值进行分析;

C

、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

、根据量筒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6.

【答案】

𝐵

【解析】解:

𝐴

、铝

+

氧气

氧化铝,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

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

、氢气

+

氧气

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

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点燃

点燃

点燃

第7页,共1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23:4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63239291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重点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pdf

标签:属于   物质   氧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