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汽水共腾)
当代新民歌的价值意义和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伴随着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唱也呈现出
了新的特征。新民歌诞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其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新民歌的定义谈起,就新民歌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
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民歌 价值 意义 发展前景
所谓新民歌,是指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的一种以民族风格为基础,同时加入大量流行、
现代音乐元素的歌曲。演唱者多采用民族和通俗相结合的歌唱方法,强调商业包装和视听
体验,以迎合新时期人们的审美心理和需求。新民歌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的。
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末,民族声乐艺术迎来了发展的高潮,但是随之也产生了“千人
一面”和“千人一声”的现象,观众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流行歌曲因其自
身的通俗性和大众性,迅速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相比之下,民族声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
挑战。针对当前的形势,民族声乐如何变化,才能适应大众的需求?新民歌的出现就是一
个重要的表现。它将民族风格和通俗、流行的特征相结合,更多地体现出时尚、现代的审
美取向,同时注重作品的商业性和普及性,成为了今天声乐舞台上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一、新民歌的主要作品和演唱者
陈思思是新民歌艺术的拓荒者,1994年,她以一首《情哥哥去南方》获得了青歌赛的
银奖,开创了新民歌先河。这首歌曲与以往不同的是,在题材上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增
加了男声对唱和一些现代化的声响效果,同时陈思思也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融入一炉,
掀起了新民歌浪潮,此后她又演唱了《你让我感动》《共度好时光》《梦入桃花源》等歌曲。
继陈思思之后,张燕、祖海、汤灿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作品。张燕演唱了《美丽神奇的地
方》《中华满堂红》和《月亮女儿》等;祖海以一曲《为了谁》一举成名,后来演唱了《抛
绣球》等;汤灿演唱了《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等作品,都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欢迎。在
男歌唱演员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孙维良、洪启、刀郎等人。孙维良曾经用全新的风格演
唱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那就是我》,该曲采用了全新的伴奏形式,在演唱中将古典和流行有
机地结合起来,受到了原创者谷建芬的好评,此后他又推出了《黄河妈妈》《怎不叫我跟你
走》等作品。洪启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歌手,曾发起过“新民歌运动”,推出过《红雪莲》
《城市黄昏》等作品。此外还有春雷、刀郎等,也都凭借着自己的代表作品,走出了一片
新天地。
二、新民歌的价值和意义
(一)美学价值
新民歌是一种融合创新的艺术,其美学价值也是多样化的,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美学
价值,使得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首先是民族美。新民歌脱胎于民歌,中国传统的民歌艺
术是它的母体。从创作方面来说,词曲作者都植根于民族的现实生活,采用民族的题材和
民族音乐创作手法,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其次是现代美。当传
统民族声乐艺术在今天的发展和传承受到挑战的时候,音乐工作者们及时地创新,在民歌
中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比如在题材上表现当下人们的生活,在音乐上融入了流行音乐
的元素,在演唱上注重了包装和宣传等,体现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现代之美。再次是演唱美。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洋之争”之后,确立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融合发展
的路线,到了新民歌时期,又形成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从而体现出了一种全新
的演唱美。新民歌演唱,充分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演唱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优秀素质,
同时加入通俗和流行的唱法,适当地多采用一些“气声”,给人以亲切和通俗易懂的感觉,
从而更容易为观众们所接受。
(二)商业价值
首先,新民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物质生产的丰富,带来了文化事业的进步。经
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观众的审美水平多样化,而这种多
样化又直接带来了新民歌的出现。从创作者到演唱,都开始更加注重歌曲的审美价值,高
科技的制作技术使得丰富多彩的音响和全方位的视听效果得以实现,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也
让作品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所以说新民歌的出现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次,新民
歌具有鲜明的商业性。随着艺术市场化的到来和发展,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经过市场的考
验,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传统民族声乐之所以不再被广泛关注,就是没有经受
住市场的充分考验。而新民歌的创作、演唱、包装、宣传和发行,所有的环节都和市场紧
密联系在一起,都是以大众的市场为中心的。可以说,创作者和演唱者将现代化的传播手
段、市场商业运作和审美消费群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尝试出了新民歌这条发展道
路。最后,新民歌具有突出的消费性。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当前消费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且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新民歌因为体现出了全新的审美风格,满足
了观众的审美需要,所以自然地也就具有了消费性的特征,成为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一部分。
很多新唱片的发行、演唱会的举办都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从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市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市场又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歌
的出现,为音乐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新民歌艺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新民歌应该继续推出新形式
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了阻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形式的程式化,不能为
现代人所接受。新民歌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面貌,但是这种改变还是较为单一
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创作者和演唱者继续在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在广
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的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很多传统的壮族民歌都得到了全新的艺术
处理。比如《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这首歌曲,歌词和旋律都做了全新的改动,采用了混声
的歌唱方法,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特别是在服装上,并不是传统民族服装的照
搬,而是经过了现代化的设计,让观众们听得懂、看得新鲜,不但没有失去原有的地方风
格特性,同时也使民歌本身获得了推广和认可。所以说,新民歌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但要
寻求更加多样化的作品形式,同时也要寻求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像国际民歌节,就是之前
没有过的形式,能够让中国的新民歌得到在世界面前展示的机会。
(二)新民歌应该注重时代性
如果说传统的民族声乐,因为这种传统性特征,难以体现出时代因素,那么新民歌则
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不但要再创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风貌,同时又能够展现时
代新思想、新风貌。很多优秀的新民歌作品也正是因为这种时代气息的突出,从而获得了
成功。比如《为了谁》《我属于你中国》《紫荆花开别样红》等作品,都和当时社会发展的
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作品的立意、深度,还是演唱者情感的抒发和作品呈现
出的风格特性,都堪称典范作品。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新民歌在时代潮流中得到不断发展
和丰富,越来越成熟。新民歌是对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汲取了传统民歌中一些优秀的
元素并不断创新,在与时俱进的磨合中不断地自我圆融和完善,其鲜活的时代特征和时代
气息是其不竭的生命源泉,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其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被人
们广泛传唱。
综上所述,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从革命时期出现的大量反映
军民生活和抗战精神的歌曲开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民歌的崭露头角,到今天成为中国
音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鲜明地反映出了中国声乐事业的进步。新民歌在继承传统民
族声乐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将多种音乐文化熔于一炉,无论是在艺术性上还是商业性上,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应当
引起每一个音乐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新民歌的形成及演唱风格 [j].科教文汇,2006.
[2]蒲涛.与“新民歌”之“唱法”商榷[j].艺术教育,2007(3).
[3]徐沛东.新民歌新空气——议“中国新民歌演唱会”[n].中国文化报,2005—8—1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22:5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603331665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代新民歌的价值意义和前景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代新民歌的价值意义和前景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