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阅读让我快乐)
距离产生美
遥望昆仑,才能感受到它的连绵蜿蜒。
远眺黄河,才能感受到它的九曲回环。
“草色遥看近却无”才“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的那首小诗告诉人们:距离产生美。
距离使人体会思念的意味深长。
距离使一种情感蓄在心中,无语凝噎;使一种思念穿越时空,萦绕心间。 是的,因为
有距离,才会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七相会的快乐;因为有距离,才会有“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浓浓的乡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吟出的是苏轼
对亲人团聚的期盼;“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出的是母亲对儿子离开的不舍。距离是
“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的相思相忆;距离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
相安互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仿佛使我们看到了李清照若有所失的面
容,看到了她的忧郁眼眸和盈盈粉泪,感受到在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中,她的思念在
飞扬。
思念,这种苦涩而甜蜜的感情,会随着距离的拉近而淡,随着距离的拉远而浓。是距离
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美。
距离使人享受想象的奇特美妙。
距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
雨后晴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远远望去,光彩夺目,灿烂辉煌。可是,你又何曾想过,
它只是阳光的折射?
当夜幕降临,远处的万家灯火,是否会令你想象每一个溢满灯光的窗口,都
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看到那枚挂在苍穹灼灼发光的玉盘,许多人会猜想那是“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
寒兔”的人间仙境;想象那玉兔的活泼跳脱,嫦娥的顾盼生情,吴刚的英俊潇洒,桂花酒的
香甜醇厚……这种意境多么美妙,令人陶醉。但从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那刻起,婵娟的桂宫
变成了一个丑陋的球体,风华顿损,那里一片荒芜,坑坑洼洼,死气沉沉,它那冰清玉洁的
美丽已经褪色。
正所谓雾里看花花更艳,水中赏月月似仙,远山闻鸟啼,隔窗望伊人。距离能激发想象
力,只有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才能享受一些特有的美。 距离使人明白追求的永无止境。
站在生活的此岸,遥望生活的彼岸,隔着时间和空间的长河,彼岸的风光才最美。距离,
使人感知现实的不足,驱使人们不断追求。
已经领略了大山的巍峨壮美,走过去,前面还将有大海的浩瀚壮阔;已经领略了大海的
浩瀚壮阔,走过去,前面还将有沙漠震慑心灵。距离,让夸父逐日不畏千里,让精卫填海不
惧万丈。有人说,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人生天天都是出发。是的,我们的目光应
该永远凝视远方。
距离的魔力,不可想象。触物伤怀之情,海市蜃楼之景,未来梦想之境都源于距离,懂
得了这一道理,便能更多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美哉,距离!
评点:
这篇高考作文场外卷颇见特色,文章用一宽对整句起笔,紧扣韩愈的小诗提出论点:距
离产生美。然后用三个分论点“距离使人体会思念的意味深长”“距离使人享受想象的奇特
美妙”“距离使人明白追求的永无止境”对中心论点进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篇二: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
──《背影》教学感悟
山东 李洪昌
《背影》的美在情真、情深。我觉得如果不用心去感受这篇散文倾吐的感情,如果不把
教眼设在美的距离上,那是很难领略作者心中的底蕴,品尝到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父亲的
挚爱,也就不会被父子之间的相互厚爱所打动,更不会有美的感受。
这 篇文章,作者从家庭灾祸写起,铺设好父亲送子的背景,然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
个场面,特别细致地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行动,叠现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 这时的
“我”,虽然为父亲的一举一动所感动,然而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和父亲保持的“距
离”太近,这很难理解父亲的一举一动是父亲在家境惨淡的情况 下寄希望于儿子,并且把
希望付之于行动的深厚感情的。所以,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
自己插嘴不可”,“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惊 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作者重复两次
写“那时我真是太聪明 了”,充分说明“我”当时未能理解父亲的心意。即便父亲艰难地为
我买来橘子,“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禁不住地流下眼泪”,父亲的真
情仍然未被“我”领会,“我”多少只是有点感激以及离情别绪的悲伤。
我们都有这样的 生活经验: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你并不觉得它怎样;而一旦当
你失去它的时候,你才觉出它的可贵。为什么呢?这实际就是距离效应。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 的注意力在外物多种刺激的情况下,总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注意而又有所不
注意的。一个注意中心的形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刺激的被抑制或未被注意。这 些被抑制
或未被注意的方面就与人的注意中心形成了心理的距离。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对
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距离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在实 用、伦理、科学等方面的
价值淡化、抑制和未被注意所造成的心理距离。东西的“可贵”是在失去它的时候,这“可
贵”不在于该东西的实用性,而是它具有了审美 的特性。俗话也说:“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
是美好的。”记忆深处的东西之所以美好,是因为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种种利害关系被淡化,
被抑制了。在记忆与现实之间 留下了适度的想象空间,现实和记忆时人的注意中心形成了
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就从这空白里去感受美,体会美,品尝美。《背影》里的“我”,之所以
至此还没有 理解至诚至深的父爱,是因为在“我”看来父亲对“我”照顾是父亲的责任,
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审美心理看,在“我”和父亲之间,丧失了原来应当保持的某 种
适度的“距离”。
朱自清先生何时真正理解父亲行动的深意呢?是“近几年来”吗?不 是。“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此情此景,怎能会引起他们父子之间
心灵的沟通?马克思曾经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 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迫于生计
的穷人终日为衣食温饱而忧虑,纵有千般美景在眼前,他们也会无动于衷。在“家中光景一
日不如一日”的境况下,在“父亲与 我都是东奔西走”之时,纵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骨肉之
情在这里,“我”也是不会感觉到的。因为“我”的注意中心在实用的生计上。如果说“车
站送行”是“我” “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审美距离上与父亲保持得太近的话,那么“近几
年来”则由原本过于相近的距离走向了另一极端──距离过于遥远。
美 感在适度的距离上产生,情感在适度的距离上升华。作者对父爱的真正理解,是“最
近两年的不见”;是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 子”;是“我”
北来后收到了父亲悲观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时候。父亲的“惦记”,父亲的“悲
观”,调整了“我”与父亲的距离。这时候,也只有在 这时候,作者对父亲的挚爱才得以像
火山一样喷发,但千言万语只凝结成一句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
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此时无声胜有声”,透过这背影,仿佛又见父亲正在
与脚夫讨价还价,又在千叮咛万嘱咐,又蹒跚而去、攀缘而上买橘子回来。这背影是一个充
满一腔爱心的慈父 形象的缩影;这背影是浸透“我”理解了父亲举动,表达“我”尊敬、
感激、思念的一尊雕像的影子;这背影,是催人垂泪的身影。
事 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情感是抽象的,尤其是对于没有丰富阅历的初中
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怎样使课文里的情感转移,真正被学生感悟、理解,我探索 着。在
教《背影》时,我把握了原文表达父子之爱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把重点设在了美的距离上,
从而撩开了学生感情世界的闸门,拨动了学生追求美的心弦,距离 产生美。
第一节 审美距离
审美活动是在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中进行的,这里有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实用与审美的关
系,还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关系等等。这样,也就出现了种种审美距离方面的理论。
一、“距离说”理论简介
距离说可以追溯于二十世纪初叶,最早是由瑞士——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
912年在《“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 术因素与审美原则》这篇论文中提出来的。 布洛不
满意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于是,才着眼于心理,对人的
审美活动作了新的解释。很显然,与移情说、直觉说一样,距离说 也是在费希纳所提倡的
“自下而上”美学潮流的产物,它在西方现代心理美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小的影响,也给后人
在距离问题上带来种种启示。
所谓距离这个概念,按基本义是针对空间和时间来说,可是,布洛的距离说却是着眼于
心理方面,也就是说,他所谓的距离 不是用钟表可以计算、用尺可以测量的时空距离,而
是指用心灵来感应的心理距离。他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必须“把对象置于实践的目的与需
要的联系之外”。布 洛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比如,航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雾。 在通常的情
况下,这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不但使人体增加劳累,耽误航船行程,特别还可能
会由于辨不清方向而造成可怕的海难事故,因此,每当乘额看 到无精打采慢慢航行的船体,
听到不时发出的阵阵警报,心头不免会产生“无声的焦虑和紧张不安”。 可是,如果乘客们
若能把一切可能产生的后果置之度外,专心一致地去欣赏一下“迷迷蒙蒙的半透明的乳状的
帷幕”,“观看一下空气的浮动”, “注视一下那乳状的光滑的
水面??” 此时,你就会得到无穷的审美乐趣。同是一种海雾,何以会出现这两种截然
不同的效果呢?布洛认为,关键就在于心理距离的“插入“。因为心理距离有着两方面的 作
用。从否定方面来说,它可以”割断事物的实用的方面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实践的态度“,
这也就是抑制对象与主体之间实用关系的作用;从积极方面来说,它可 以使事物显示出一
种供人欣赏的形象,这也就是张扬对象与主体之间审美关系的作用。由此可见,布洛所谓的
心理距离,实际上就是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现实 人生的实用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这样,审美效应才能发生。
二、距离说的心理依据
在审美欣赏中,距离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进入审美欣赏所必需的心理条件。因为,当
人们面对对象时,可能引起多方面的感受,如审美的,实用的,道德的,科学的。距离可使
实用、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受到削弱和淡化,从而形成审美心理兴奋中心,以享受到对象
的美。
如《舟不还沙》:“侬家住在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
中。”这是一位女子作的歌颂家乡 美好风光的诗。 平时,她与家乡朝夕相处,家乡秀丽风
景并未引起她美的感受。这次离家后乘舟还乡,在江上远眺,忽觉家乡景色如画,令人神往,
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什么过去生 在画中不觉美,而一旦离家几天远望家乡美如画呢?这就
是审美距离的作用。因为过去在家乡,生活于此,劳动于此,与家乡的关系主要建立于一种
实用基础之上, 其审美心理受到了压抑,生在画中不觉画美。而今离后返回,站在江上远
望,其时的心境,劳作吃喝等因素受到了暂时压抑,审美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们,因而,她看
到了家乡的美,“始知家在画图中”。换句话说,是审美距离将家乡的实用性间隔开了,突出
了家乡的审美性,加强了审美性的刺激,从而对家乡产生了美感享受。
三、审美距离的适度性
那么,能否说这种距离越远就越好呢?也不是的,因为审美毕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
们总是从社会的角度去进行欣赏和创 造的。尽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必须要与生活中的实
用功利保持一定距离,但也不能把这种距离拉得太大,甚至使这种距离消失。所以布洛说:
“在欣赏与创造二者 中, 最满意的情况是,最大限度的减少‘距离而又不失去‘距离”。
比如,一个人观看《奥塞罗》演出,假如这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妻子总是有一种猜忌心理,
疑 心妻子不忠,于是在看戏时,不是很好地利用自己经验,很好地去体会剧中人物的性格
发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而是不断地用剧中的情节来对照自己,结果总是把自 己弄得痛苦
不堪,这就是把剧情与自己的身世贴得太近了。反之,艺术总是要表现社会人生的,人们在
欣赏活动中,如果对男女之间的私情毫无了解,这样,也会由 于距离太远,而无法领略《奥
塞罗》中所表现的内容。创作也是如此。如果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是把生活进行艺术化的表现,
只是一味求真,或是直接在作品中倾诉自 己的生活情感,这样,由于距离太近,使作品成
为粗糙的自然主义,令人烦心,使人厌恶。戏剧中的化妆,舞蹈中的表演程式,雕塑中缩小
或放大比例,就是能叫欣 赏者把实用世界忘去,无妨无碍地进入审美世界。如果艺术家在
创作中根本不考虑生活实际,胡编乱造,这样,由于距离过远,也会使人产生不知所去的
感觉。正是 由于这个原因,布洛对于概括化、抽象化的作品是颇有微词的,因为这些
作品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相当笼统,既不具体性,又无个别性,因此,就引不起人们的审
美关注。总之,距离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这两种倾向都意味着距离的‘丧失。 只有
当两者处在一种若即若离、适可而止的状态,才能使欣赏和创作活动遵循审美的规律,顺利
地开展起来。
距离不宜过远,又不能过近,那么,究竟如何来确定这个“距离极限”呢?布洛认为这
是很难的,因为这个“距离极限”具 有一个很大的幅度,在这个幅度中间,对于很多人来
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他说:“距离”自然地承认等级,不
仅是根据对象的性质 显示出差异, 这对象可以影响较大或较小的“距离”,而且也是按照
个人保持或大或小等级的能力起变化。于此,我们可以注意到,不仅不同的人在他们所习惯
的“距离”程度上 互有差别,而且同一个人在面对着不同对象与不同艺术时,他保持“距
离”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简而言之,可以说,“距离”是可变的, 这既是随着各个人保持距离的能力的大小而变
化,也是随着对象的性质而变化的。 这个所谓“不同对象与不同艺术”,可以是指自然美、
社会美与艺术美等等形态,也可以是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以及诉诸视觉与听觉的各种艺
术品种。比如,戏 剧最容易使人距离过近,因为戏剧总是免不了要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冲突和人事纠葛,而且又是直接通过“活人出场表演”的。相反,音乐又由于它的不确定性,
就会使人难以捉摸,特别是对于那些“纯粹”音乐、“古典音乐”或“严肃音乐”,在欣赏中
往往会使人距离过远,无法感受其中的美。至于“个人保持距离的能 力”,可有两层含义,
即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和审美修养。正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才会出现审美距离上的种种
差异。
任何审美对象总是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美的价值也正是通过这种感染力表现出来。那么,
这种感染力的源泉在哪里呢?布洛 认为,“距离是这感染力的来源”,应当说,这个看法是
片面的。美的感染力固然同欣赏者的距离有很大关系,但是,它的来源首先在于对象自身所
蕴含的人的本质 力量以及显示这种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显然,布洛忽视了对象本身的审
美性质而过分地夸大距离的作用了。但是,布洛的“距离”说却是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 系”
说的进一步发展,它拓展了美学研究的空间,为近代审美心理学说的建立铺上了一块重要的
基石。
四、围绕距离问题,进行的深入的、多方面的研究
(一)空间距离
这个问题,布洛并没有研究,可是,既然他已经提出了“距离”这一术语,我们就可以
从审美的角度,按照这一术语的本来意义进行一番探讨。
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总是在对象与主体之间展开的。当主体置身于一个美的对象面前时,
主客体之间必须会有一个空间距离 问题。审美活动能否获得好的效果,这与空间距离是很
有关系的。比如,航行中的轮船是很美的,但是,如果欣赏者与轮船的距离很远,它所看到
的只是一个小小的 黑点,那就根本感受不到它的
美;反之,如果距离过分贴近,让轮船庞大的体积盖住了你的整个视线,你不但不能感
受到它的美,反而会产生一种压抑感。只有当你 和轮船保持一种适当的空间距离,你才能
领略到轮船乘风破浪的雄姿。又如,庐山是很美的,它的自然形态也是固定的。可是,苏轼
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却写 道:“??”。同是一座庐山,为什么会时而成岭,时而成峰,出
现不同的形态呢?原因不在于庐山本身,而在于欣赏者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由于欣赏者时
而横 看,时而侧看;时而远看,时而近看;时而俯看,时而仰看;这样,庐山也就显得格
外多姿多彩了。这说明在九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家们,在审美的空 间距离问
题上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自觉意识。
在日常用语中就有所谓“视角”一说,这个“视角”就牵涉到距离问题。在欣赏活动中
往往由于视角不对,或者由于创作者 没有顾及欣赏者的视角问题,才致使欣赏活动不能达
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杭州岳王庙中本来有尊岳飞塑像。“文革”期间被人作为“四旧”砸
掉了。“四人帮”粉 碎后,政府出资重塑岳飞像。塑像落成后,岳王庙里又是人山人海,男
女老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和胜利的喜悦,纷纷前来瞻仰这位民族英雄。可是,时过不久,有
人 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这尊塑像身体魁梧,但头部嫌小,两者比例不当,这样,就
不足显示这位伟大人物的英雄气概。文章还说,灵隐寺大雄宝殿里的释加牟尼 像要比岳飞
像高大得多,人们却从未有过比例失调的议论。后来,据了解内性的人告知,原先他们曾在
创作里见过这塑像,当初却并无比例不当的印象,可是,现在 看了了报上所附的塑像照片,
他们也有塑像头部过小的感觉。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原因不再塑像本身,而在于距离。因
为在创作室里,观赏者与塑像都处在同一个 水平面上,对象有外形在观赏者的视觉效果上
不会有什么变化,可是,在岳王庙里,塑像被放置在一个高达 2 公尺以上的石台上,塑像
的头部离地面就会有 4 、 5 公尺。 这样一来,由于透视学上近大远小的原理,原先比例
得当的塑像,在这里,反而给人造成一种比例失调的视觉效果。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推测,
灵隐寺大殿里的那 尊佛像,本来的比例恐怕是不协调的,可是,在大殿里,它给人的印象
反倒是协调的。 这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问题:美总是要给人欣赏的,因此,在美的创造活
动中,为了获得理想的审美效果,创造者应该随时注意空间距离的因素。
(二)时间距离
美既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转换,对象有审美性质也会
出现相应的变化,有些对象由不美变成美的,要的对象则从美的变成不美的。按照布洛的说
法,这里就有一个时间距离问题。
确实,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欣赏领域中的热点总是不断地变换的。今天,在高雅艺术
殿堂里的不少世界名著,如柴可夫斯 基的《天鹅湖》, 印象派大师莫奈、凡高的绘画,在
它们刚刚出世的时候,却遇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冷落。眼前,被出版商们一版再版、被读者
竞相传阅的地摊文学, 难道它们明天还会具有如此走俏的命运吗? 历史发展是发展的,也
是无情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要受到历史浪涛的检验、洗刷,有的越来越闪耀出它的光彩,
有的将成为过眼烟云。在1857年的法国文坛 上,曾经同时出现过两部长篇小说,一部
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另一部是他的好友费多的《范妮》。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6:3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37425291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距离产生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距离产生美.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