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哺育读音)
陈晓卿: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作者: 陈俊
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3年第7期
2012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火爆全国。之所以能拍出这么一部以吃为
主题的精品,是因为总导演陈晓卿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虽然,因为各人口味不同喜好不一,
美食很难分出甲乙丙丁排个一二三四,但陈晓卿却知道,世上最好的餐厅在哪里……
吃货一枚
陈晓卿是安徽灵璧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央视做编导。薪水虽然不低,可那些年他几乎没
存下什么钱,别人的钱都存银行,他的钱全存进了肠胃。
对于吃,陈晓卿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为了吃一碗北京城最地
道的臊子面,他可以凌晨5点去排队等头汤;也不惜扔出半个月的工资去吃一碗鱼翅捞饭——
朋友们都说他疯了,骂他是在用肚子思考而不是用脑子。
接着,陈晓卿结婚了,娶了个跟他一样对吃颇有追求和研究的太太。虽然两个人都拿着不
低的工资,强强联合后家里的经济实力却没怎么提升。甭管有多少钱,全都能吃掉。
偶尔有点口角,也不需要赔礼道歉的桥段。陈晓卿手一挥:“吃烤鸭去。”太太马上忘了
正在怄气,收拾收拾就跟着他出了门。偶有错误太过严重的时候,吃一顿不足以解气,那就得
再接再厉,最多三顿饭,两人就又和好如初了。
太太怀孕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一顿饭能吃一只鸡,夜宵可以吞八个荷包蛋。她身高
1.7米,预产期快到时,体重达到了160斤。
孕期吃的那些东西一点都没糟践,儿子陈乐出生时8斤2两。陈晓卿抱着儿子乐得合不拢
嘴,跟来探视的亲友乐滋滋地介绍:8斤2两,看这分量就知道是我家儿子,别人家生不出这
么瓷实的孩子……
到陈乐开始吃辅食时,夫妻俩欣慰地发现,这小子完全继承了两口子的优良基因——刚开
始学吃粥,就已经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排骨了,撕下点瘦肉塞他嘴里,可以用四颗刚长出的
门牙咂得口水直往下滴。
后来慢慢拍纪录片拍出了点名气,经济开始得到改善。有了房有了车,陈晓卿就更没啥追
求了。暂时花不了的钱全存进银行,既没有投资的计划,也没有理财的念头,全用在了吃上,
他称之为餐饮储备金。
馋得最疯癫的一次是,他们凌晨4点起床开车去天津,就为了吃一碗去晚了就卖光的老字
号打卤面。早上6点半,夫妻俩在天津老城区的面馆一人一碗面吃得吸溜吸溜,不时抽空往儿
子嘴里塞一筷子——三碗面花费10 5元,往返的油费和过路费,是面钱的十倍,但夫妻俩都觉
得不虚此行。
家里的新车第一年就跑了四万公里,最远是去天津,剩下的那些里程全都花在了满北京城
的觅食之路上。陈晓卿弄了本北京美食黄页,跟太太在家苦心研究,觉得哪家饭店适合自己的
胃口,就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去吃。
至于那些报纸生活版推荐的新店老店特色店,一旦看见了绝对是去吃没商量。朋友不知道
去哪吃饭犯难的时候,只需要给陈晓卿打个电话,把大概想吃的风味和特色一报,他就能马上
推荐出让人去了绝对满意的饭店。
吃出别样滋味
吃得正来劲的时候,陈晓卿的父母双双退休,来到北京跟儿子一起生活。别的都还好,但
在吃这件事上,他们很难达成一致。
为了欢迎二老的光临,陈晓卿安排了一次日本之旅,太太工作忙,他就带上二老一小一家
四口飞到了日本。那天在东京浅草寺,按图索骥找到了朋友推荐的一家面馆,落座后,他决定
点一份该店的招牌菜——马刺,也就是生吃的马肉。
“我可不吃生东西!”老太太立刻郑重声明,然后详细叙述了在北京吃生鱼片后腹泻的惨
状,声情并茂。“那给你点一份什锦天妇罗怎么样?”陈晓卿小心地商量。“不需要,不好吸
收。”老太太言之凿凿,用一系列很具体的数据,阐述了老年人为何不适宜吃油炸的东西……
总之,她强调自己和老伴只需要一碗拉面即可,而且是最简单最便宜的那种。
陈晓卿不干,他是肉食动物,拿着菜单指着上面的图片对服务员点了好几样刺身,其中就
有两份马刺。担心父母吃不惯,陈晓卿又点了一份咸菜和两个热菜,给每人要了一碗面条。
刚准备叫服务员过来结账,一直吃咸菜的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说:“其实你不知道,你爸
他呀,可喜欢吃刺身了!”老爷子心领神会,抄起已经撂下的筷子开动,但脸上的表情怎么都
不像爱吃的样子。号称吃饱了的老太太也上去帮忙,老两口把每个盘子都收拾得一干二净。
临行前,陈晓卿特意跟他们交代,咱们是去旅游,不是逃荒。结果,无论吃饭还是买东西,
老太太都要打听价钱,然后在一旁默默地心算,再突然大声报出换算成人民币的数字:“天哪!
一瓶矿泉水这么贵啊!”结果第二天再出去,老爷子的双肩包沉甸甸的,拉开一看,是他们连
夜在房间冰箱里冷藏的凉开水。
第二天晚餐,一行人去了涩谷一家专吃螃蟹的料理店,新鲜的蜘蛛蟹,从刺身、寿司、烧
烤、清蒸、奶油焗到蟹肉蛋羹……当然,价格不算便宜。老太太坚持全家要一只就够了,陈晓
卿心想,一只?可能只够大胖儿子吃的,于是当面要了一只,又偷偷点了一只。很快,陈乐的
面前就摆满了空壳,而二老面前的盘子里还是刚开始夹过去的蟹腿。他们很夸张地比划着进食
的样子,却不见消耗。陈晓卿有些急,剔好了一个蟹鳌放到老太太的盘子里。“你真不知道我
多不喜欢吃螃蟹,你妹妹家冰箱里现在还有好多只,我根本不吃。”这么说着,老太太把蟹鳌
像奥运火炬一样传给了老爷子。陈晓卿没说话,又剔干净另外一只递了过去。结果新剥的蟹鳌
又出现在了老爷子的盘子里。老爷子也没客气,一筷子又把肉还给了老太太。就这样,几乎陈
晓卿每次抬头,那只蟹鳌都会变一个位置,就像他小时候蹲在马路边看变戏法一样,那三只小
绒球,永远猜不出在哪个碗底下扣着……
这是陈晓卿第六次去日本,之前的五次,这里的美食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这次,
无论是拉面、烧肉,还是刺身,都让他吃出了另一番滋味。那天晚上回到宾馆,他突然想到一
个问题:这么多年.父母最爱吃的东西是什么呢?还真想不出来……
回北京后,陈晓卿问儿子:“这些天,你有没有发现爷爷奶奶最爱吃什么呀?”陈乐认真
地想了半天,肯定地回答说:“剩菜。”
真是如此,在北京,每次出去吃饭,老两口都秉承绝不浪费的原则,出门前带上好几个饭
盒,剩下点汤汤水水都要全部打包回家搁进冰箱。有时陈晓卿劝他们:“吃了那么多年苦,怎
么还没学会享福?”父母总是笑笑,表示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
结果就是,出去吃饭的队伍从五人缩减成了三人,老两口送他们出门,一再叮嘱:我们在
家把昨天的剩菜热热吃了.你们吃不了的记得打包回来。还是那些让人一见就胃口大开的美食,
但陈晓卿没胃口了——原本是想尽孝,结果变成了二老在家每天吃头一天的残羹冷炙。
从理论派到实践派
陈晓卿终于从理论派变成了实践派,他觉得唯一能让父母吃好的办法就是——在家做饭。
太太的厨艺不用指望,老太太不舍得指望,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隔天,下班回家后,陈晓卿做了京酱肉丝、油焖大虾.白灼甘蓝,煮了个紫菜肉丝蛋汤,
拿捏着一顿饭正好吃完的分量,做了两种主食——老爷子是北方人,老太太则出生在水稻产区,
做米饭时换了小火,放进去两只馒头。
饭桌上,他看到了二老发自内心的满意笑容。只是老太太的笑容中略有遗憾:这虾有点贵
吧?得知是人家送的,老太太点点头:那赶紧吃,别浪费了。
就这样,陈晓卿成了家里的大厨,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但美食吃得多,出手水准就不低,
他开始将一些吃过之后再三回味的餐厅招牌菜尝试着在家推出。虽然无论从卖相还是味道都有
点差距,但二老总是满脸满足的表情,称比在餐厅吃要可口得多。
陈晓卿就这样变得婆婆妈妈了,以前在外面吃饭,吃完一道好菜最多会赞一下,向朋友推
荐一下。而今,他会想方设法找厨师打探具体的烹饪方法:要不要走油,需不需勾芡,几分火
几成熟……
做得与餐厅别无二致的那些菜品,他会找本子记下来作为家里的招牌菜。当本子上的菜品
达到1 20道后,陈晓卿摆了一桌家宴,邀请的客人包括央视主持人柴静、导演李杨……一吃之
后众人惊艳。
结果是,陈晓卿家成了这帮饕餮爱好者的集散地。他们频繁地登门拜访,礼物始终是食物:
一竹筐奉化水蜜桃、一篓子慈溪杨梅、一包羊尾笋、一袋海虾白蟹、一堆草绳捆着的青蟹……
陈晓卿很不客气地将一半端上客人的桌子,另一半留给家人。半年下来,二老胖了,脸色
红润,中气十足。儿子陈乐也胖了,说来也怪,以前带着他到处吃,但块头始终不见长。而今
在家开伙,他反而肚子上净是褶了。
所以,在筹拍《舌尖上的中国》时,陈晓卿的第一反应是绝不要烹饪大师、美食专家、厨
艺大赛……只要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味觉审美,让
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念之情。它不是单纯讲述美食的纪录片,而是把美食当成媒
介,通过这个媒介找到与此相关的能够令大众共鸣的东西。
这部与众不同的美食记录片就这么火了,陈晓卿没火,收入没见涨,专栏稿费也没增加。
所以,他的生活还是老样子,偶尔出去吃饭,更多的时候在家下厨,用偷师来的菜品讨好父母,
喂饱老婆儿子。
不久前儿子写作文,里面这样写他:我喜欢我老爸,他是我们家的厨子,除了做饭,他还
经常用胡子给我抓痒痒,他长得太黑,很可能是非洲人……
史上最好的餐厅在哪里?陈晓卿弄明白了这个答案!(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
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CFP提供
编辑 陈陟czmochou@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5:1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32750166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陈晓卿:才下舌尖,又上心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陈晓卿:才下舌尖,又上心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