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初中物理)
著名风水学家解读颐和园风水
中国吉祥文化往往通过一种图案来表达心中的祈福追求。从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个寿
桃,而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恰是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振翅欲飞。
大凡到过颐和园的游客,鲜有人知其布局暗含“福寿”图案 。有人说她是风月无边的园林;
有人说她是营造山水的绝唱;还有人说她是一位倾国倾世的美人;她兼有诗、画、风水、儒、
释、道等多重因素,259年前乾隆的一次大手笔,造就了这个绝版的颐和园。
那么,你知道乾隆是如何精心设计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吗?当朝代更迭、时空嬗
变,历经二百五十多年的沉浮沧桑之后,乾隆亲自缔造的这片盛世园林已经“旧貌换新颜”
了,你知道都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又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很多人说,乾隆因为一生6次南巡,酷恋江南景色,尤其对杭州西湖格外钟情,因此在
他所经营的园林中,均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江南山水风景和园林艺术之美。此话不假,风水
大师魏亿凯分析说,譬如在圆明园中,乾隆就先后兴建模仿西湖小有天园、龙井、花神庙等
名胜景点,甚至还把园中另外九处景点也按照西湖十景来一一命名,凑成十景之全数。那么
在清漪园中有多少江南景色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清漪园的大体形貌吧。清漪园为北山(万寿山)南湖(昆明湖),
西面是西山诸峰。但是,万寿山的山体比较低矮,也不够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为东南斜
向的狭长形状,山与水的关系有些疏离。怎么改造呢?乾隆下旨将湖山整治工程与治水工程
相结合。正如前文所述,首先将湖面向东、向北大大扩展,一直抵达万寿山的南坡;然后将
挖出来的土方堆在山的东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状。结果是湖面更加辽阔,山更
壮伟。
然后,他在湖面西侧增添了一道几乎与西湖苏堤一模一样的西堤,也把昆明湖划分成“里
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这样昆明湖就和杭州
西湖一样,变成了有内外几层的“重湖”了。还有人说,考虑到杭州西湖中有几个大小不同
的岛屿成为重要的点缀,清漪园在挖湖堆山的同时,也特意在水面上保留了三个大岛和两个
小岛
这些说法也许都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模仿江南,对乾隆的理解就显得浅白了。把
湖水分成里外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
局。
湖中仙岛:昆明湖中象征着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的岛屿是乾隆皇帝按照道家希求
长生不老的思想特别设计建造的。如果把长堤比作项链,那么这三座岛就像是三颗散落的宝
石,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发出璀璨的光芒。 它们刚好分别坐落在西堤划分出的三个大小不
等的湖面的中心位置,彼此遥相呼应。
为什么要山环水抱?“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传统风水的一条重要定律。有些人以为
传统风水是迷信、无稽之谈,其实,传统风水是一门通过特殊方式对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因素
进行研究的学问,它的本质是强调美——一种对人身心有益的感受。这种美是自然的、和谐
的、柔秀的、令人愉悦的。因此,在传统风水里,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连忘返之
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桥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回肠之曲。而曲意味着什么?含蓄、环
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所以要“山环水抱”。中国国际易经风水研究和规
划院院长风水大师魏亿凯说,这种思想既是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极,也是中国文化之要义。而
乾隆深谙此道。
当疏浚昆明湖的工程完成以后,乾隆登临万寿山之巅,看到眼前辽阔的湖面和远处的西
山,他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二百五十多年后,也有一个人像乾隆一样登临万寿山之巅,俯瞰四周的美景。只不过他
并不是去布局亭台楼阁,而是去证实一个传说——颐和园的风水特点:福山寿海。当北京西
城区作家协会的成员之一的陆元,站在佛香阁前面时,他觉得有些遗憾,因为眼前昆明湖和
万寿山的轮廓看不出寿桃和蝙蝠的形状,也就无从证实乾隆是否有意将“福寿”之意体现在
园林设计中。
如果视角更高一点,是否就能看出来呢?陆元马上找到自己的老朋友,中国测绘科学研
究院的研究员夔中羽,请他找一张颐和园的遥感图片。拿到遥感图时,陆元多少有些激动,
他清晰地看到占据了画面五分之四的昆明湖外轮廓就像一个桃子,西堤像是桃子的中缝,昆
明湖的入水口像是这个桃子的蒂一样,而出水口就像桃子上歪着的尖儿。昆明湖北岸的轮廓
线呈拱形,就是蝙蝠的头部,两翼伸展就像是蝙蝠的翅膀。陆元甚至还从图中找到了蝙蝠的
两个小爪子,即两翼各有的伸出水面的亭子——对鸥坊和鱼藻轩。
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翻遍几乎所有与颐和园有关的典籍资料,王道成也没能找到相关
的印证。不过他认为,这也可能不是巧合,因为颐和园里有很多这种题材的雕刻,比如有扇
门上的图案是5只蝙蝠围绕着1个寿桃,寓意五福捧寿。陆元在经过不断调查后,也认为这
不是简单的巧合,他的论据有两点:其一,乾隆疏浚昆明湖时,它的形状和大小根本不受当
时地理环境的限制,理论上说,可以挖成任意一种形状,所以不排除有意挖成寿桃型,并将
湖泥堆砌成蝙蝠状,以迎合整个园子祝寿的主题;其二,乾隆期间,把福寿这种吉祥的寓意
体现在园林艺术造型和建筑形式里面,有很多实例,比如圆明园方外观建筑遗址前方,就有
两个石块砌成的寿桃形水池。
除了陆元,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解读颐和园地貌的秘密,比如有人觉得颐和园的山行水系
更像一幅太极图,昆明湖和万寿山分别组成了太极图中的S形的阴阳两部分。如果说这种猜
测多少有些臆想的成分,那么昆明湖上3座仙岛的设置,则无疑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
体现。自秦汉宫苑中模仿海上三山而形成的“一池三山”形制,始终是历代皇家园林中山水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3:1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25040166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著名风水学家解读颐和园风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著名风水学家解读颐和园风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