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19 12:52:4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项目创新点)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

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

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

习写出内容具体的__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

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

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

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

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

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

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爬山虎的脚》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2:5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23969166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爬山虎的脚》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爬山虎的脚》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课文   爬山虎   观察   教学   作者   搭架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