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

更新时间:2024-03-19 11:55:4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悯农古诗)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

身残志坚的人最容赢得他人的尊敬。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

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一

教学目标 :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

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

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

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

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

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

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 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

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

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

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

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

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

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

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

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

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

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

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 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学生自己品读

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

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

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

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

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1:5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20540165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地坛   母亲   问题   命运   听力   探究   北京   教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