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幸福如人饮水)
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历史的缩影、文明的积淀、智慧的浓缩,
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小编在这给大
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1、指鹿为马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
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
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
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
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2、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
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
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
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
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
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
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4、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
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
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
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
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
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
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
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
郸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
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
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5、知恩图报
秦穆公外出巡视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战马弄丢了,等他找到的
时候,一伙人已经把马杀掉正在吃肉。秦穆公看到爱马身死,虽然心
中不忍,但是不知者无罪,马死已经无可挽回,再追究也没有意义,
反而会失去民心。
于是,秦穆公便对杀马的众人说:“吃马肉怎么可以不喝酒?”
又命随从给他们斟酒喝。国君不罚反赐酒,挽救他们的性命,让这一
伙杀马人心中惭愧不已,秦穆公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
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
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
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
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
(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
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
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
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
(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
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
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举一反三(孔子)
[释义]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
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辨形]反;不能写作“返”。
[近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用法]用作褒义。常跟“触类旁通”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状
语。
[结构]联合式。
[辨析]~和“触类旁通”;都比喻只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
类推懂得同类的其他事物;有时可连用。但~偏重在“反三”;指从
懂得一点;类推而知其他;这里的其
他不限于同类;“触类旁通”偏重在“旁通”;指能对同类事物
融会贯通。
[例句]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造出
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英译] From one sample you may judge of the whole。
[成语故事]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
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
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
上!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
三令五申(孙武)
[释义]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语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
孙子分为二队;……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正音] 申;不能读作“sēn”。 [辨形] 申;不能写作“深”。
[近义] 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 敷衍了事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一般是
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
“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
性。
[例句] 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但少数摊贩仍我行
我素。
[成语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
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
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
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
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
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
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
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
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
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
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
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
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
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
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
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
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
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
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
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
意思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五)
请君入瓮(周兴)
[释义]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
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语出]《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
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
不承。’俊臣曰:'善。’命取大瓮且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
尝之。’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正音]瓮;不能读作“wēnɡ”。
[辨形]君;不能写作“军”。 [近义] 以毒攻毒以牙还牙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例句] “~"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故事]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
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
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
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
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
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
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
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
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
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
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
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
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
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
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
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
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
招供。”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0:0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8137612908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