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植物作文)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定边县第二小学 杨海莲
第一课 淳朴的榆林
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
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
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榆林人杰
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
迅速崛起。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可
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
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
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
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
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
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2.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
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知道有哪些榆林人自己的节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正在欣赏秧歌表演的榆林人,米脂婆姨扭秧歌。)
二、探索交流
1.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你们知道哪些?小组交流汇报。正月初一大拜年,
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到了元宵这
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
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
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吃龙眼窝窝,室食清
明吃“摊黄”。北部各县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五月端五吃棕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06:0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992732574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