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更新时间:2024-03-19 05:03:1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新的一天)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

巧的艺术魅力,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

故乡的野菜

--汪曾祺

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的家乡却是可以上席的。我们那里,

一般的酒席,开头都有八个凉碟,在客人入席前即已摆好。通常是火

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呛虾)、蚶子(是从外面运来

的,我们那里不产)、咸鸭蛋之类。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

菜: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蜇,和拌荠菜。荠菜焯过,

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

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

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

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亦称“大馄饨”。我们那里没

有用荠菜包馄饨的。我们那里的面店中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

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没有“大馄饨”。我在北京的一家有名的

家庭餐馆吃过这一家的一道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

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这种

讲究的吃法,我们家乡没有。

枸杞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

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

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

叫做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

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

女孩子也不把这当做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自己去摘,也不费事。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

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祭天地的空地,叫做“天地坛”。天地坛的四边

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果

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蒌蒿。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

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面加了

一条注:“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

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字

典上都注“蒌”音楼,蒿之一种,即白蒿。我以为蒌蒿不是蒿之一种,

蒌蒿掐断,没有那种蒿子气,倒是有一种水草气。苏东坡诗:“蒌蒿

满地芦芽短”,以蒌蒿与芦芽并举,证明是水边的植物,就是我的家

乡所说“蒌蒿薹子”。“蒌”字我的家乡不读楼,读吕。蒌蒿好像都

是和瘦猪肉同炒,素炒好像没有。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

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蒌蒿臺子除了清香,

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荠菜、枸杞我在外地偶尔吃过,蒌蒿薹子自十九岁离乡后从未吃

过,非常想念。去年我的家乡有人开了汽车到北京来办事,我的弟妹

托他们带了一塑料袋蒌蒿薹子来,因为路上耽搁,到北京时已经焐坏

了。我挑了一些还不及烂的,炒了一盘,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马齿苋。中国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马苋与人苋(即红白苋菜)

并提。后来不知怎么吃的人少了。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

苋,晾,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

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不是家里人包的。

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都是备了面、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

做,做一上午,就够正月里吃了。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

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

好吃。

马齿苋南北皆有。我在北京的甘家口住过,离玉渊潭很近,玉渊

潭马齿苋极多。北京人叫做马苋儿菜,吃的人很少。养鸟的拔了喂画

眉。据说画眉吃了能清火。画眉还会有“火”么?

莼菜。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

这以前我没有吃过莼菜,也没有见过。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

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

菜的。诗最后一句是“泽居备礼无麋鹿”,秦少游当时盖在高邮居住,

送给苏东坡的是高邮的土产。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

邮,我得调查调查。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磐。王磐字鸿渐,号

西楼,散曲作品有《西楼乐府》。王磐当时名声很大,与散曲大家陈

大声并称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画家。高邮现在还有一句歇后

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王西楼有一本有点特别

的著作:《野菜谱》。《野菜谱》收野菜五十二种。五十二种中有些

我是认识的,如白鼓钉(蒲公英)、蒲儿根、马栏头、青蒿儿(即茵陈蒿)、

枸杞头、野绿豆、蒌蒿、荠菜儿、马齿苋、灰条。江南人重马栏头。

小时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提到儿歌:“荠菜马栏头,姐姐嫁

在后门头”,很是向往,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大有人吃的。灰条的“条”

字,正字应是“藋”,通称灰菜。这东西我的家乡不吃。我第一次吃

灰菜是在一个山东同学的家里,蘸了稀面,蒸熟,就烂蒜,别具滋味。

后来在昆明黄土坡一中学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我们时常断炊,就

掳了灰菜来炒了吃。在北京我也摘过灰菜炒食。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

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

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

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

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王西楼《野菜谱》中有一些,我不但没

有吃过,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如:“燕子不来香”、“油灼

灼”……。

我的家乡本是个穷地方,灾荒很多,主要是水灾,家破人亡,卖

儿卖女的事是常有的。我小时就见过。现在水利大有改进,去年那样

的特大洪水,也没死一个人,王西楼所写的悲惨景象不复存在了。想

到这一点,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

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

(选自汪曾祺《家常酒菜》,青岛出版社出版)

写作手法

1、卓越的散文艺术

《故乡的野菜》以冲淡平和为主要面目,整篇文字就像一位长者

在静静讲述,淡泊安详,但平淡的背后却有着用心的经营。如作者开

篇说道,“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

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

到他⋯⋯”。要写故乡,却先说对故乡没有什么情分,笔调一下子荡

了开去。为不使文脉过于呆滞,正话反说,倒着说,对着说,都是周

作人散文经常采用的策略。作者听妻子“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

便想起浙东的事来”,因为“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很自

然地就把话头又拉回了正题,丝毫无牵强之感。接下来由春天常吃荠

菜想到另一种常吃的黄花麦果,再由它扫墓时作贡品想到另一种扫墓

时常吃的野菜紫云英,表面信口而谈,内里却是一条线。但作者又不

露痕迹,由看到卖荠菜,随之想起故乡,这种情思看似有意,又似无

意;回想故乡,却只谈野菜,看似有意思,又似无意思,冲淡的意境跃

然纸上。郁达夫在谈到周作人的美文小品时曾说,“觉得他的漫谈,

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

可”。千字小文之内,起承转合,写得活而不僵,独具匠心的结构艺

术可见一斑。

散文,尤其是絮语式的美文,首推一个“ 真”字。美文可以说是

见情见性的一种文体,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造作。作家往往用美文来

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以及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哲理和感悟。读者从行

文中,也能看出周作人真实的内心生活,复杂的情感世界,渊博的知

识修养。《故乡的野菜》首先就是一篇见情见性的真文。对于童年时

候所食的野菜,作者大方自然地展示着他的热爱,没有丝毫的遮掩和

伪装。比如于黄花麦果,“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

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佳物不可再得的怅

惘情绪,合盘托出,这就是周作人的真。面对读者,不故弄玄虚,不

伪作高深,一腔真情慢慢流出,才使读起来觉得近,觉得亲。

在真之外,这篇散文又极美。它有着极美的意境,“妇女小儿各

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

作,那时小孩们唱道:“ 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这是动态

的劳作;“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

非常好看”。这是静态的生机。挖菜的村姑,歌唱的小儿,绿色的荠

菜,紫红的花朵,分明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这美还体现在语

言。通篇文字,很难找到文绉绉的、艰涩难懂的语言和句子,纯属平

常的白话口语,如叙家常。

2、浓郁的地方风味

周作人美文,尤其是一些描写故乡风物的言志小品,里面总有很

多童谣和民谚,使他的散文在冲淡平和的文风之外,充盈着一种“俗

趣”,氤氲着浓浓的地方风味,这是《故乡的野菜》的另一特点。民

谣是周作人一生的最爱之一。《故乡的野菜》中,引用歌谣就有四五

处之多。“ 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

繁华”,“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等,短短一两句,语言通俗可爱,

含义浅近直白,使文章生动不少。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的民谣,

没有经过刻意的文饰和加工,有一种天然的野趣,周作人称之为“ 民

族的文学”。尤其是用儿童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童谣,又添了一种稚

趣在里面,就更是周作人所谓的“天籁”了。《故乡的野菜》散发着

浓浓的风俗趣味的,这种趣味,除了上述的民谣所带来的“ 俗趣”,

还体现在作者的渊博学识所带来的“雅趣”。

周作人读书极多,每写到一个风物,他都能东征西引,左右逢源,

各种趣语稗谈信手拈来。比如本文写到故乡的荠菜,便引明代文学家

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和清代文学家顾禄的《清嘉录》中的记载,

这两本都是关于吴中民间世俗的书。这些引用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文

章也有了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写紫云英,引用日本的《俳句大辞

典》,“ 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

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仿佛不经意,但作者

的学识已经跃然纸上了,就使周作人的美文与那些惟有平淡的文章天

壤之别。而且,对每一种野菜的性状,以及野菜的食法,周作人都仿

佛博物学家一样,能细细道来。如“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

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

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再如,“做成小颗如指顶大,

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等等。此类文字,是

周作人一贯的风格,能让读者对绍兴地方的植物和生活习俗都有明白

的认识,风俗宛然如在眼前。“这些都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特别

留心于野卉杂花,亲切爱抚的记其性状,文情闲静,文笔润泽” 。这

就是周作人散文中的雅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得来的。有这

些作底子,《故乡的野菜》中体现的.地方风味方显得雅致,所用的民

间歌谣也更显亲切,才不孤单。淡而有味道,不正是周氏美文的特色

么。

3、平民化的写作立场

周作人不但在理论上第一个提出了平民化的主张,同时以自己的

创作实绩践行了这个主张,《故乡的野菜》就是一个典型。文章所写

三种野菜: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均是极为常见的野生植物,甚

至“ 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作者之所以对此兴致盎然,最大原因

就是它们都是“ 浙东人春天常吃的”东西。清末的农村,也就是在周

作人的童年时代,农民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作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

游地区,一年收入也仅能果腹而已。春天到时采摘一些野菜,就成为

乡民们甚至城里的普通市民常做的一件事情。对这些野菜,一些士大

夫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描述得天花乱坠,“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

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可以看出,能否与底层人民

的生活发生关系,是周作人思念这些野菜的一种情感。这种生活是普

遍的事实,作者表达的是真挚的思想,平民化的写作立场于此凸显。

平民化的写作立场同样体现在对待妇女儿童的态度上。“妇女小

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 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

的工作。”周作人欣赏的态度溢于言表,对“妇女小儿”的这种工作

从内心里发出赞美。周作人毕生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命运,从没有把妇

女和儿童当作男人们的附属品,不但重视采集童谣童话,也与贵族化

写作把妇女看作玩偶的态度迥异。对每一个普通生命予以尊重,这样

的情感称得上是大真挚。

《故乡的野菜》虽是周作人美文创作的早期尝试,但卓越的美文

艺术,处处散发的地方风味与深隐的平民写作立场,使其成为周作人

散文创作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昭示并影响了周作人此后言志美文的创

作路向和特点。这篇美文所包含的诸种创作因子,又像一只报春之燕,

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浓郁传统色彩一脉的诞生。《故乡的野

菜》在絮絮漫谈之下有着精心的结构,看似平淡的文笔,却蕴藏了深

厚的内涵和明妙的情趣。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05:0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95791290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故乡的野菜汪曾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故乡的野菜汪曾祺.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野菜   周作人   荠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