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诚笃)
一切尽在你我的掌握中
——浅论教学中的操作和实效
之所以把题目确定为“你我的掌握”,就在于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是教师
和学生双方的一种互动过程——去完成教师艺术地掌控课堂结构、学生扎实地把
握知识技能的任务的一个过程;这不仅仅直观地体现在课堂上的教与学这个单一
的环节内,而且更加隐蔽地渗透在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各个角落中。这也就提
醒着我们每位教师:能不能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艺术地掌控课堂节奏„„即加
强教学活动必备的可操作性,将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否具有现
实的实效性。
在此,我仅结合我自己的点滴领悟,就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谈谈几
点体会。
一、备课备到骨头里——让学生的需求成为主导
在教学准备活动中,备课环节至关重要——它是一堂课是不是能有实效性的
前提。有一位北京教育科研所专家曾经这样评价一堂课(授课的这位教师一直很
有名望):这节课在没有讲之前,有1/3的同学都曾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讲过了
之后,有1/3的同学仍旧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课,不上也罢„„
也就是说,这位同仁至少在备课环节上就没有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
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备课的内容之一就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已经
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和还需要掌握什么等等;而不是教师自以为是地去武
断学生的需求。古人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做为我们教师,又怎能不通过调
查研究,就知道“鱼之乐”呢!
为了不主观臆断,我尽量抽时间去研究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八年级教材
(历史部分),率先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内容;而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则
可以通过课前课后闲谈的寥寥数语,轻而易举地获得。这样,才能尽量去争取做
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那些吃少的同学要吃饱,那些吃饱的同学要吃好„„
二、莫要“乱花渐欲迷人眼”、用花哨的形式压抑教学的本性
课堂是我们授课的最主要平台,也是教学的实效性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点。
随着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日益铺天盖地的展开,可能越来越多的教师承受着来
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在教学形式上走走过场;尤其是做课给人观摩的时候
更是如此,实物投影、电脑课件齐登场,现场游戏、短剧表演竞短长„„凡此种
种不一而足。待到大家起身离去以后,恐怕还得把当堂内容重新讲过,累了自己
苦了学生。
其实能够有资格来品评我们课堂教学好歹与否的人,一类是从事和研究了多
年一线教学的专家们,不会因为你的课堂不够花样翻新的稍加辞色;另一类是你
授课的最大受益者——学生们,恐怕也不会在意这些外在的形式主义内容。
我想,教学的本性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千万不要让你的灌输和引领成为
学生的心理依赖,让他(她)习惯了有你的支撑而失掉了自己!这个尺度怎样去
把握,恐怕就见仁见智了,大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
三、习题训练和检测——精选、精练、精析
适度的强化训练、阶段性的检测和考试必不可少,关键是这个“度”怎样去
把握得恰当——既要达到学科目的,又不能给学生添加额外的负担。
我一直认为,精选习题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精练习题是学生巩
固教材知识最佳的途径之一;精讲精析习题是教师引领学生由感性思维(知识记
忆和理解)向理性思维(知识运用和结论提取)迈进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此重要
的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
例如历史第二教材的优化训练习题中,就分①考查简单识记能力类②考查概
念理解类③考查材料解读类④考查结论提升类⑤考查史论结合类„„等多类别习
题,每个类别又由多道习题组成。那么在选题和解析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逐
题训练和讲解就没有很大必要;由教师按照学生特点和学科需要每类习题选择一、
两道进行布置,达到预期效果即可,又何必用涸泽而渔式训练法,榨干学生所有
自习时间呢。
以上浅见,仅仅是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一些感想,可能由于个人见识的局
限和学科个性的区别,对于其他同仁、其他学科没有太大的借鉴价值。但我们通
过相互的心灵沟通和资源共享,来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相同学科不同教师之间的
磨合与共进,却是我们大家孜孜以求的共性目标。
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有一天会骄傲地说:我的二高
生涯,是我最幸福的一段岁月!
那一天,我们最值得自傲的岁月也就随之到来了„„
高一年级 郑卫东
二〇〇七年一〇月一九日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01:2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82984257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切尽在你我的掌握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切尽在你我的掌握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