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旅行英语)
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
本文是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在秦朝,有户姓姜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
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名字叫孟姜女。孟
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
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俩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
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
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
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
人,她和丫环刚喊,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小姐,小姐,别喊,
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个白面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
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
口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 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
老俩口见他一表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跟女儿一商量,女儿也同意。给范喜
良一提,范公子也乐意,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慌马乱,三天两头抓民要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总撂着。老俩口一商量,
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
了。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
役,没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给抓走了!
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
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
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
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失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
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
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
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凤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
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
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伯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夜里她
梦见了正在桌前跟着丈夫学书,忽听一阵砸门声,闯进来一帮抓人的衙役。她一下惊醒了,
原来是凤吹得破庙的门窗在响。她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将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
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擀汤下面,沏红糖姜水,她
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房东大娘
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热得象火炭一样,我能忍心
让您走吗!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
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
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孟姜女终
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打问修长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吗?打问一个,人家说不
知道。再打问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
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各位大哥,你们是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吗?”
大伙说:“是!”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着泪花谁也不吭声。盂姜女一见这情景,嗡
的一声,头发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问:“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见瞒不过,吞吞吐吐地
说:“范喜良上个月就——就——累累-累饿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说:“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监工的都叫填到长城里头了!”
大伙话音未落,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
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
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
那么多的自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
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
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
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
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
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
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盖
姜女死也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
暴君面。但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
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
“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说:“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慢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
孟姜女说:“头一件,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
秦始皇一听说:“好说,好说,应你这一件。快说第二件!”
“这第二件,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
送葬。” 、
秦始皇一听,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呀!“这件不行,你说
第三件吧!”
盂姜女说:“第二件不行,就没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这架式,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摸不着吃;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
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宰了他。想到这儿他说:“好!我答应你
第二 件。快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说:“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说:“这个容易!好,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
范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
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秦始皇可真乐坏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
忽听“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见急了:“决,快,赶快给我下海打捞。”
打捞的人刚一下海,大海就哗——哗——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
上船。这大浪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原来,龙王爷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见她跳海, 就赶紧
把她接到龙宫。随后,命令虾兵蟹将,掀起了狂风巨浪。秦始皇幸亏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
大海里去了。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故事的评价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
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
那样的遭遇。因此,姜女和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
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
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
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
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孟姜女哭长城》民歌
概述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中国传统民歌之一。各
地都有它的踪迹,《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
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
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
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
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全曲十二段词,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
事。
这个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均形成于唐以前;作为民间时调小曲,约形成于宋、元以后。
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
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曲调有不少变体,许多戏曲、曲
艺音乐和民间器乐中都有由它演变而来的曲调。
歌曲特点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
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
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
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河北晋县的民间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它的流传与《茉莉花》有近似的地方,也遍传
于全国汉族聚居地区,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茉莉花》以“变体”的流传居多,而《孟姜
女》则主要以“同体”在各地传唱。江南《孟姜女》的唱词是“四季体”,内容较为简括,
而河北这首《孟姜女》的唱词为“十二月体”,共十三个段,细致地描述了孟姜女的故事。
在曲调方面,河北这首《孟姜女》的各个乐句都以“加花”的形式使旋律富有装饰性,
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流连婉转,连绵不断,不仅局部地改变了音乐的性格,而且也大大增加了
歌唱的难度,事实上,这类曲目大多数都是由职业和半职业的说唱艺人作为独立的节目表演
给听众的。例如,第11小节的顿音唱法,就已不是一般歌手所能驾驭的。所以,旋律的装
饰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同时渗透了民间自娱歌手与职业、半职业歌手们的一些未必自觉
的美学观念。在音乐风格方面,我们注意到第三乐句中“Si”(7)音的频繁使用,特别是第
13小节开始的“Si(7)——Mi(3)”的音型等,正是这一地区常用的音乐语汇,可见,虽是“同
体”传唱,但仍有些微小的变异,这些变异正是《孟姜女》在“北移”过程中与当地音乐传
统交融的结果。
这首以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小曲,全国皆有,流行极广。在曲调上和全国流行的同一
首骨干音相似,但由于民歌手和职业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特别巧妙地运用了旋律加花的
变奏手法,把旋律润饰得非常华丽流畅,优美动听,成为河北省一支独具艺术特色的小曲。
据晋县盲艺人苑振发介绍,他几十的走街串巷演唱小曲,所到之处,不论城市、农村,听者
总要点唱《孟姜女哭长城》,不唱不散,可见这是一首多么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民歌啊!
内容概要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
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歌曲叙述了秦始皇筑长城时一对新婚夫妻生死离别的故事。
内容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歌词哀怨深情,曲调委婉细
腻,结构完整,旋法以级进为主,唱词节奏均匀,采用五声调式,具有典型的江南色彩。
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红灯, 别家丈夫团团圆, 孟姜女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
来暖洋洋, 双双燕子到南阳, 新窝做得端端正, 对对成双在华梁。 三月里来正清明, 桃
红柳绿百草青, 家家坟头飘白纸, 孟姜女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 姑嫂俩人去采
桑, 桑篮挂在桑树上, 抹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 黄梅发水泪满脸, 家家田
内稻秧插,孟姜女田中是草堆。 六月里来热难挡, 蚊子飞来叮胸膛, 宁可吃我千口血, 不
可叮我亲夫郎。 七月里来七秋凉, 家家窗下做衣裳,蓝红绿白都做到,孟姜女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花雁竹下带书来,闲人只说闲人话,哪有亲人送衣来。九月里来是重阳,
重阳老酒菊花香,满满洒来我不饮,无夫饮酒不成双。家家都有官粮积 十月里来稻上场,
牵笼做米成官粮,孟姜女家中空思想。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前面乌鸦来引
路,万杞良长城冷清清。 十二月里过年忙,杀猪宰羊闹盈盈,家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
中空荡荡。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遗迹
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
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
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
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
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
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
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
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
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
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孟姜女庙的长联解读:
海水朝 朝朝朝 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ǎi shuǐ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luò
浮云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ú yún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
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它运用汉字的一字双音和通假借读.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
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
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
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
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
此联的喻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
其读法已有多种,下面列出几种,虽类似文字游戏,然其中亦不乏真趣。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考证
故事评价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
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
那样的遭遇。因此,姜女和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
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
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
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
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其丈夫名字
由于故事流传较远和民间的以讹传讹,孟姜女的丈夫的名字有些出入,一称范杞梁、万
喜良、范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
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
清道光《长清县志》引《旧志》说长城:“县治东南九十里。说者云县治迤南七十里五
道岭,岭入东为长城铺,土人因长城而建姜烈女祠。”史学家顾颉刚说:“从张夏到泰安道中
的长城铺就是孟姜故里,其地有姜女庙。”
现在的长城村村民都坚信这里就是孟姜女的故里。据说,该村还有孟姜女的3个宗亲。
而且,长清万德地区还传说,孟姜女就是万德长城村人,丈夫杞梁因修长城累死,埋在长城
脚下。孟姜女守着丈夫坟头,一连哭了七天七夜,哭得日头无光、阴云四起,下起了瓢泼大
雨,平地下就有膝盖深的水,长城轰隆一声坍了好几里。末后,孟姜女投河自尽。而孟姜女
自尽的那条河就是长城村东的红石江(北大沙河)。
在当地的传说中,孟姜女是投长城村边的江水而死的。记者来到红石江边,村民张兰芳
说,过去这条河不叫红石江,是孟姜女投江后,河水变成了红色,就给这条河改名为红石江。
济南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说:“由于孟姜女的标志性建筑的消失,我们的‘孟姜女’越
来越被人淡忘了,而外地却都想把这块民间文化资源‘划拨’过去。”据介绍,孟姜女的传
说以故事、歌谣、诗文、戏曲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为流传,它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
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许多是说的万里
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万里长城八百里。
其实,孟姜女哭的不是万里长城,该故事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49年),故事
出现时,秦长城尚未修筑,而齐长城西段已在公元前557年以前完成。《史记.楚世家》正义
引《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可见,孟姜
女哭的应是齐长城。尽管如此,外地许多地方通过整理史料、建祠堂等,想拉过去这块文化
资源,比如山海关的孟姜女庙就是全国最大的一个。
孟姜女庙当初是什么样子?张华松介绍,《山东通志》、《济南府志》及《长清县志》俱称:
“人们因长城而建姜烈女祠。”清初学者顾炎武《山东考古录》云:“余过长清县之长城铺,
见有杞梁妻祠,乃列圣母娘娘诸像不下十数,而人尚呼之为姜女庙。”当地村民说,“文革”
前孟姜女庙香火很旺,一到节日,周边百里的人都前来进香。
有关专家痛心地说,这里的孟姜女庙没了,齐长城的西端和中端另外三处也没了:在济
南历城区西营镇王家庄南也曾有个孟姜女庙,锦绣川即发源于此,现在只能依稀辨出该庙的
遗迹了;在泰莱山区进入历城东南境的通道上(今泰安山口西侧)也曾有一规模较大的孟姜女
庙,可惜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毁;还有一处孟姜女庙设在章丘正南、莱芜正北的两市交界处,
现在连遗址都看不到了。
齐长城被称为中国的“长城之父”,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
传说人物是与齐长城不可分割的。“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俺们村里人人皆知!”64岁的张
大爷指着该村北面一段土夯的长城遗址坚定地告诉我们。
长城村位于济南和泰山的中间,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村,村中南北大街古代是沟
通华北与江淮的重要驿道,俗称“九省通衢”。和张兰芳一样,当地人坚信孟姜女就是本地
人,哭倒的就是本地的齐长城。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周郢认为,该传说源于齐长城附近的泰山文化圈没有问
题。理由是北魏时期在泰山南侧就出现过贞女山祠,据他考证,贞女山祠就是孟姜女庙,也
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孟姜女祠。据记载,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是泰山附近的杞国人。而
传说中提到的梁山、淄水,也都在泰山附近。至于孟姜女的老家则无从考证,只是在长城村
等地流传着她从南方赶到泰山一带寻夫的故事。
济南市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长期研究齐文化,曾多次赴长城村进行考察。他告诉记者,
南北朝时期曾兴起过兴修长城的热潮,沉重的赋税和劳役引起民怨,民间就编出了哭倒秦长
城的故事来。但是,最初传说中孟姜女哭倒的秦长城其实就是齐长城,因为古代齐长城沿线
的民众,曾错把齐长城误认为是秦始皇修的。也就因为这个缘故,西段齐长城沿线至少有四
五处孟姜女庙,而且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此最为盛行。
张华松还说,《山东通志》、《济南府志》及《长清县志》俱称:“人们因长城而建姜烈女
祠。”清初学者顾炎武《山东考古录》也记载:“余过长清县之长城铺,见有杞梁妻祠,乃列
圣母娘娘诸像不下十数,而人尚呼之为姜女庙。”再加上当地丰富的有关孟姜女的传说,基
本可以证明或坐实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而地点就在长城村。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00:1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78478257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