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

更新时间:2024-03-18 23:16:2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稗子)

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

对于很多的教师而言听课是时常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听

课记录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一次逃难

中虽然极度疲惫和饥饿但他仍然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

了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给人以启迪那

就是自尊才能自强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

语言的细致描写来体现的

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了“品读式”阅读策略首先给学生大量

时间进行独立阅读感悟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创设了一个和谐、互动充满人性的对话交流平台

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领悟大胆释放出来在交流中碰撞、

反思、调整先期阅读的感知从而自然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较好的达成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和对语言的品味整节课的教学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努力确立发展的主旨遵循教学目标整合的原则力求避免一

段一段地分析理解在如何促进阅读的有效性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具体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尊严”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

生明白年轻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的人物的言行是怎样体现尊严的杰克逊大叔又是怎样

尊重他人尊严的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

尊严”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围绕杰

克逊大叔为什么说哈默有尊严这个问题让学生在书中画一画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读书

感悟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指向文章内容又指向对文章中心的感悟覆盖的阅读面比较大给学生

的思维空间也比较大教师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重点教学时间保证重点教学环节围绕重点教

学效果落实重点

2.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学习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个过程主要是主体积极参与加强体验的过程教学中王

老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感受注意把静态的文字通过朗读、交流、探讨变成孩子们头脑中

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画面以此去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多个对话情境有效的

提升了学生的读书体验例:如果此时你就是一个逃难的人你会做如果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

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纷纷进入了角色并毫无保留地

坦露心声师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便融为一体了

在读课文时先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了解课文再指导学生有层次地去读人物对话读出当

时当地的那种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直到读出自己的真情最后再次回读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中

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的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整个过

程在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的同时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教师很重视文章内容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情感的深度体验让我们感觉课上

得比较“飘逸”没有“读”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2.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心理活

动就成为了一个空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留给我们的空间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样更能有助于体会人物形象

听课时间:10月22日

听课班级:四年级

教师:王天斌

听课内容:中国结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出示谜面:出示

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

结的文章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相

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些内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你喜欢中国结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

的原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1、第二、六自

然段:从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2、第三自然段:从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

艺术的杰作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

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

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

理解课文中的“头”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

文中的“头”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小结:这个“头”就

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23:1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74987290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语文上听课记录.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中国   教学   教师   人物   课文   语言   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