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必读书籍)
2019年9月
第25卷第3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Anq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Sep.2019
Vol.25No.3
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
1
陈广银,李敬宜,丁同刚,王邵婷,王晓英
(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秸秆的吸水性能是影响秸秆生物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不同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
能差异,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农村常见的6种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6种秸秆的吸水速率及饱和持水率,并以
稻、麦和玉米秸为对象,比较这3种秸秆不同部位的吸水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用6种秸秆中,除大豆秸秆外,其他5种秸
秆均在实验启动1h后含水率快速增加,增幅达60.50%~63.65%,并在15h后达到饱和,饱和持水率为82%~84%;大豆
秸秆在实验启动1h后含水率增幅仅为36.07%,远低于其他秸秆,并在23h后达到饱和,饱和持水率为67.5%~67.9%。
试验用3种秸秆不同部位的吸水特性均不同,稻、麦秸秆穗的吸水速率均较低,但小麦秸穗的饱和持水率与茎叶相当,水
稻秸穗的饱和持水率明显低于茎叶;玉米秸秆根茎叶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不同。可以看出,大多数秸秆的吸水特
性相似,但仍有少部分秸秆的吸水特性不同于常规,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秸秆的吸水特性,有针对性的设计工艺参
数。虽然秸秆的根和穗的吸水速率较慢,但考虑到收集的秸秆中根、穗的质量占比较低,故对秸秆整体的吸水性能并无
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秸秆生物处理中加水量及浸泡时间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秸秆;吸水速率;饱和持水率;不同种类;不同部位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57/34-1328/n.2019.03.017
文章编号:1007-4260(2019)03-0068-05
ComparativeStudyonWaterAbsorptionRateofDifferentKindsandOrgans
ofSeveralAgriculturalStraws
CHENGuangyin,LIJingyi,DINGTonggang,WANGShaoting,WANGXiaoying
(AnhuiEngineeringLaboratoryofSoilandWaterPollutionControlandRemediation,
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eering,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2,China)
Abstract:Thewaterabsorptionperformanceofstrawisoneoftheimportantfactorsaffectingtheefficiencyofstrawbio-
aboratoryconditions,sixcropstrawscommonlyfoundinruralareas,thewaterabsorptionratesand
er,thewaterabsorptionpropertiesoforgansofrice
straw,ultsshowthatamongthe6kindsofcropstraws,exceptforsoybean
straw,watercontentincreadby60.50%~63.65%whentheexperimentisstartedfor1hour,andreachedstaturationafter15
hourswithsaturatedwaterholdingrateof82%~84%.After1hour,watercontentofsoybeanstrawisincreadbyonly
36.07%,andsaturatedafter23hourswithsaturatedwaterholdingrateof67.5%~67.9%.Theabsorptioncharacteristicsofor-
gansofricestraw,keswaterabsorptionrateofricestrawandwheatstraware
lower,butthesaturatedwaterkesaturated
waterholdingrateofricestrawi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stemsandleaves,whilethewaterabsorptionrateofmaize
ghthewaterabsorptionrateofrootandspikeofcrop
strawareslowerthanthatoftheotherorgans,butconsideringthelowerproportionofrootandspikeinthetotalmassofstraw,
收稿日期:2019-01-02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808085ME132),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2017XJJ40)和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培育项目
作者简介:陈广银(1981—),男,江苏大丰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
E-mail:xzcf2004@
第3期
陈广银,李敬宜,丁同刚,等: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
·69·
ultsofthisshudyprovidebasicdataforwa-
teradditionandsoakingtimeinstrawbiologicaltreatment.
Keywords:straw;bibulousrate;saturatedwaterholdingcapacity;differentcrops;differentorgans
农业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一般指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部分,具有产量大、含水率低、木质
化程度较高和季节性产生等特点。2014年我国仅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产量就达7.64亿吨
[1]
。由于农业
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不断加剧,秸秆资源化问题日趋紧迫,在没有低成本易使用的技术
时,就地焚烧无疑是最易被农民利用的处理方式。秸秆的大面积集中焚烧导致空气严重污染和土壤有
机质损失
[2-3]
,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秸秆禁烧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政治任务,其根源在于秸秆综合利用未
实现产业化。
[4][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和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分别于1999年和2007年颁布了关于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很
多,归类后可以简称“五化”,大多数技术都与生物有关,如肥料化、沼气化、饲料化、基料化等,而生物处理
过程中水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秸秆的吸水速率、持水能力直接影响生物处理的效率和程度。水吸力能够
反映多孔介质颗粒对系统内水分的吸附能力
[6]
,并与介质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直接相关联。云丽
等
[7]
研究发现,秸秆与水接触后秸秆的水吸力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碱处理可缩短秸秆水吸力达到
峰值的时间,该结果表明,预处理提高了秸秆的水吸力。秸秆亲水性增强后,其持水力增加,可加速微生物
的粘附,提高秸秆的消化效率
[8]
。在各种生物处理技术中,堆肥化和沼气化是最典型的两种秸秆生物处理
方式。堆肥化一般是指高温好氧堆肥,在堆肥启动时,一般需将物料的含水率调节至50%~60%最利于堆
肥快速启动
[9]
,但物料的吸水速率直接影响物料的真实含水率,进而影响堆肥启动速度。由于不同物料的
饱和含水率有一定差异,在厌氧发酵中,将发酵系统内物料含水率在80%以下的定义为干发酵
[10]
,含水率
在80%~90%称为高固体发酵。本文以我国几种主要的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秸秆种类和秸秆
不同部分两个角度对秸秆在完全浸泡条件下的吸水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获得不同秸秆及不同部位秸秆的
吸水特性,为秸秆生物处理提供基础数据,由于不同物料的饱和含水率有一定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实验用秸秆取自安徽蚌埠农村,秸秆种类包括小麦秸、稻秸、玉米秸、油菜秸、大豆秸和芝麻秸。取
回的秸秆风干后,人工切碎至1~2cm小段于干燥阴凉处备用。
(2)试验方法
实验包括两部分,即不同农作物秸秆的吸水性能实验和选择的几种农作物秸秆的不同部位的吸水
性能试验。实验在2L烧杯内进行,取50g实验用秸秆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烧杯内,加入1L蒸馏水,用重
物(玻璃制品)将包有秸秆的纱布完全浸泡于水中,分别于实验第0、1、8、15、23、32、48h取少量纱布内的
秸秆,沥水30min后(至不滴水为止)测定其含水率。每个处理3个平行,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不同农作物秸秆的吸水性能实验,分别选取小麦秸、稻秸、玉米秸、油菜秸、大豆秸和芝麻秸;秸秆不
同部位吸水性能实验,所用原料为小麦秸、稻秸的穗、茎、叶,玉米秸的茎、叶、根。
(3)测定指标和方法
测定不同浸泡时间秸秆的含水率,采用(105±2)℃烘24h差重法测定。
(4)作图及统计分析
采用Origin8.0作图,Excel2007软件处理试验数据。
2
2.1
结果与分析
不同农作物秸秆的吸水性能比较
实验过程中各种秸秆含水率随浸泡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实验启动后,各种秸秆
·70·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
含水率均快速增加,即秸秆在被水浸泡后快速吸水,但不同秸秆的吸水速率差别较大。稻秸、麦秸、玉米
秸、芝麻秸和油菜秸含水率分别从实验启动时的9.01%、7.43%、9.52%、9.89%和8.67%快速增加至1h后
的69.51%、70.86%、73.17%、72.86%和70.06%,分别增加了60.50%、63.43%、63.65%、62.97%和61.39%,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大豆秸从实验启动时的9.92%增加至45.99%,仅增加了36.07%,远低
于其他秸秆,充分说明大豆秸的吸水速率最低。1h后,大豆秸的含水率仍保持较快增加,23h后基本达
到饱和,饱和含水率为67.5%~67.9%;其他5种农作物秸秆在实验1h后吸水速率快速降低,在实验第
15h达到饱和,稻秸、麦秸、玉米秸、芝麻秸和油菜秸饱和持水率均在82%~84%之间,均远高于大豆秸。
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5种秸秆,大豆秸秆的吸水速率更低,达到饱和持水率的时间更长,饱和持水率亦
最低。黎力之等
[11]
研究发现,大豆秸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粗灰分(CA)的含量分别为8.87%、2.33%、49.02%、35.98%和5.52%,其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稻
秸、麦秸等大田秸秆,充分说明不同农业秸秆因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其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可能
有较大差别。
图1的结果既反映了不同秸秆吸水速率的差别,也反映了不同秸秆的饱和持水率差异。水是微生物
活动和物质交换的前提条件,但大部分秸秆结构较为致密,这造成其吸水速率低,不利于微生物快速利
用,进而影响其水解速率。影响秸秆吸水速率的因素包括其表面结构(如蜡质层)、物质组成(如脂类物
质)、木质化程度等,而影响秸秆饱和持水率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组成。在秸秆利用时,需充分考虑秸秆
的吸水特性,设计处理工艺参数,如预处理时间、秸秆沼气干发酵时发酵液回流时间、秸秆堆肥时的加水
预处理时间等。
2.2秸秆不同部位吸水性能比较
选用我国最主要的3大类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生产中能分开的穗叶茎/根叶茎的吸水性
能进行比较研究。
2.2.1稻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比较
稻秸不同部位的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稻秸不同部位的含水率
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在试验启动后1h时快速增加,稻秸的穗、叶、茎分别从实验启动时的
6.88%、9.90%和7.94%快速增加至1h时的57.16%、72.53%和68.53%,之后增加速度放缓直至基本稳定。
试验结束时,稻秸的穗、叶、茎含水率分别为66.35%、87.37%和82.67%,穗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明
显低于叶和茎,叶和茎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与其物质组成密切相关,穗的表面致密,水分不容易进
入,水可以通过水稻的导管进入茎的内部,叶则介于茎和穗之间。
图1秸秆含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图2稻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2.2.2麦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比较
麦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秸秆含水率随浸
第3期
陈广银,李敬宜,丁同刚,等: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
·71·
泡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在浸泡前1h时快速增加,之后增速放缓直至基本稳定。试验启动后,麦秸
的穗、叶、茎的含水率快速增加,分别从实验启动时的5.03%、6.79%和6.14%快速增加至1h时的
58.84%、74.14%和71.48%,增幅达53.81%、67.35%和65.34%,之后吸水速率逐渐降低,但1h后穗的吸水
速率明显高于叶和茎。实验结束时,麦秸的穗、叶、茎含水率分别为80.33%、81.53%和80.42%,即虽然穗
的吸水速率较叶和茎要低,但最终的饱和持水率基本一致,三者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这与不同秸
秆吸水特性实验中大豆秸秆的吸水特性有一定差别,亦不同于水稻秸秆。
2.2.3玉米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比较
玉米秸不同部位的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
含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在试验启动后前1h快速增加,之后放缓直至基本稳定。试验
启动后,玉米秸的根、叶、茎含水率快速增加,分别从实验启动时的6.68%、9.93%和6.95%快速增加至1h
时的61.60%、73.89%和70.13%,增幅分别为54.92%、63.96%和63.18%,之后吸水速率逐渐降低。从图4
可知,根和叶在浸泡48h后含水率仍有增加趋势,说明根和叶的吸水速率要远低于茎。实验结束时,玉
米秸的根、叶、茎含水率分别为75.88%、78.53%和84.85%,根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最低,其次是
叶,但三者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玉米秸的根一般不会与秸秆一起收集,故根
较低的吸水速率不会影响玉米秸的后续利用。
图3麦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图4玉米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3讨论
从不同种类秸秆含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秸秆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相差
不大,但仍有少部分秸秆无论是吸水速率还是饱和持水率均较低,这与其物质结构和物质组成有关,尤
其是那些含有大量木质素以及组成致密的秸秆。Ghaffar和Fan
[12]
研究发现,麦秸中的木质素含量较高
是导致其吸水性能较差的重要因素,麦秸表面蜡质的多少直接影响麦秸的吸水速率。Ward等
[13]
研究发
现,松木刨花和粉碎的报纸的持水性能大于麦秸,这与其较高含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有关。纪楠
[14]
通过
对收集的138个大豆秸秆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大豆秸秆中木质素含量为27.12%~36.98%,远高于稻麦、
玉米等秸秆
[15-17]
,这可能是导致大豆秸秆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较低的重要原因,具体原因还有待
于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水稻秸、麦秸和玉米秸不同部位吸水性能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稻秸和麦秸的穗的吸水速率
均较低,但稻秸的穗的饱和持水率远低于叶和茎,麦秸的穗的饱和持水率与叶和茎相当,也就是说,同样
是穗,不同种秸秆的穗的吸水性能仍有一定差别。玉米秸秆各部位含水率的变化在试验前1h与稻麦秸
秆相似,但后期则略有差别,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饱和持水率各不相同,饱和持水率由大到小为茎、叶、
根。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导致其不同部位的吸水速率、饱和持水率出现一
定差别,秸秆利用时需考虑到这一因素。
·7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
4结论
综上所述,大多数秸秆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相近,但少部分秸秆则有很大不同。在试验用6种
秸秆中,除大豆秸秆外,其他秸秆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相近,饱和持水率均在82%~84%,但大豆秸
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远低于其他秸秆;同种秸秆不同部位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有较大差别,
稻秸和麦秸的穗的吸水速率均较低,但稻秸穗的饱和持水率远低于叶和茎,麦秸穗的饱和持水率与叶和
茎相当,玉米秸不同部位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有较大差别;穗和根是秸秆吸水速率最慢的部位,
茎和叶相近,因穗和根在秸秆整株中的质量占比并不高,且收割的农作物秸秆中根和穗的占比更低,故
不会对整株秸秆的吸水特性产生太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田国成,王钰,孙路,等.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2):387-393.
[3]张国,逯非,赵红,等.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态度[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5):981-9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总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EB/OL].[2016-11-21]./info/gw/huanfa/199904/
t19990412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EB/OL].[2016-11-21]./zwllm/tzgg/tz/200706/
t20070614_.
[6]王洪涛.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32.
[7]云丽,杨天学,席北斗,等.碱处理秸秆水吸力动态变化及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3):398-402.
[8]SAMONINV,oftheadsorptionofbacterialcellsonporousaterials[J].Microbiology,2004,73(6):696-701.
[9]李国学,张福锁,编著.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03-112.
[10]梁译文,江皓,沈怡,等.干发酵过程中传热传质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7,6:155-157,160.
[11]黎力之,潘珂,欧阳克蕙,等.6种经济作物副产物的营养价值评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4(下):151-153.
[12]GHAFFARSH,egatedunderstandingof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surfacefunctionalitiesofwheatstrawnodeand
internode[J].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2017,95:207-215.
[13]WARDPL,WOHLTJE,ZAJACPK,alandphysicalpropertiesofprocesdnewspapercomparedtowheatstrawandwood
shavingsasanimalbedding[J].JournalofDairyScience,2000,83(2):359-367.
[14]纪楠.大豆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与近红外光谱相关性模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
[15]赵美花.农业废物中木质素酶解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16]HEYF,PANGYZ,LIUYP,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ricestrawpretreatedwithsodiumhydroxideinthesolidstatefor
enhancingbiogasproduction[J].EnergyFuel,2008,22:2775-2781.
[17]周涛,杨钦兰,张统雨,等.皮瓤分离玉米秸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能量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1):320-326.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22:51: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735112573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