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03-18 21:06: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1919观后感

姓名:刘伟 班级:10信工2班 学号: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九十年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这一代人

都是从各种资料去了解,毕竟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较深的共

鸣,而这部影片则从一个亲历巴黎和会的我国资深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带我们

重温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很多的细节我是从影片第一次获得,对那样一个年

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甘愿为祖国的振兴

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上世纪初的中国是个经济落后,政治不能完全独立的弱国,广阔的土地成为

外国列强眼中垂涎的肥肉,竟相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处于政治变革阵痛期的中国,

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识之士用着各种方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力图将中

国从弱小落后挨打的局面扭转而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度。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一段历史,我在观看完电影后又大量地阅读了相关的背景

材料,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

(一)中国为什么要参战?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对于中国能够获得代表席位表示不满,其理由之一就是中

国未参战,中国真的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

—1918年,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

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

这次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

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战争的主要阵地是欧洲,当时的两个阵营都在

中国有殖民地,战争的最终结果意味着殖民地的重新划分。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

美、日都曾希望通过怂恿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力量,孤立同盟国,

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中国参战后,段祺瑞

政府派出十余万劳工,以输出劳务,到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打工为名参与战争,

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加快“一战”的结束,也使中国成为“一战”的

战胜国。无数劳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换取国家领

土的完整。

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土也发生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的局部战役,日本妄

图通过武力占领德国原在中国的殖民领土,1914年日德青岛交战,无疑是一场

恶战,迫使青岛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唯一战场。在此次交战过程中,最终

以日本获胜,占领了长久垂涎的青岛告终。

日德青岛之战,给青岛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德军投降前将重要装置如水道、

供电、船场起重机破 坏殆尽,全市秩序混乱,晚间漆黑一团,中国绅商大都外

逃避难,居民叫苦不迭。战争使台东镇受到严惩破坏,墙倒屋塌,惨不忍睹,有

1548户人家遭受战火伤害,财产损失达1900余万银元,40人在战火中身亡。

(二)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一战结束,在巴黎召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可耻的分赃会议,中国是战胜国,

但目的不是要获得他国的领土或赔偿,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战胜国的身份换取主

权的完整与领土的回归,但这样的合理要求却招致各国或明或暗的抵制,其它国

家都不愿放弃对中国的占领,对中国主权的干涉,他们设计一个又一个的圈套让

中国无法申张自己合理的利益,到底怎样换取国家的完整与独立,不同身份的国

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武力?以外交和平的手段?亦或是发展国家经济逐渐

脱离殖民身份?影片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但不论是哪一种做法都令我肃

然起敬。

(三)外交手段--中国对列强第一次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影片始终在暗示着的,即使我们的理由是正当的,但

没有强有力的国力支持,再直的脊梁也可能不得不暂时弯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通过外交途径的努力不如一个国家的实力说话更管用。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

不会再有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在外交途径中的尴尬,但在当年那样的背景下仍能挺

直腰杆申张正义,为中国外交史作出卓越贡献的先驱们无疑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顾维钧的手中

没有发言稿,但发言出口成章:

“中国代表团要求和平会议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

益归还中国。因为不愿意虚费会议的宝贵时间,我只愿提出广泛的原则。至于技

术细则,我将送至照会,详细说明。”

“有关领土是构成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也是山东省的一部分,有三千六百万

人口。他们是中国人种,说的是中国语言,信仰的是中国教。无疑,大家都知道

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去的。德国舰队占领山东海岸,其军队随即侵入内地。

它敲索租借地,充作撤军的价。它借口有两位传教士在中国内地遇害,便出此行

动。而遇害实政府所能控制。基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

实有权利要求归还这些领土。中国代表团认为这是正义的和平条件之。反之,如

和平会议采取不同的见解,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在中国代表团看来无异

以错就错。”

“就经济而言,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在三万五千平方英里的面积上,

住有三千六百万人民。人口的稠密产生强烈的竞争,而极不适宜于殖民。外力的

侵入足以引致剥削当地人民,而非真正的殖民。

“就战略而言,胶州控制华北的门户,即控制由海岸至北京的捷径。一条铁

路直达济南府,与津浦铁路相接即可通达北京。为中国国防利益而言,中国代表

团不能答应任何外国拥有这生死攸关的地段。”

接着,他又有理有节地继续说道:

“中国很明了日本英勇海陆军曾驱逐德国的势力于山东省之外。中国也很感

激英国在这方面的协助,虽然当此之时,它自己在欧洲也遭受重大的危险。中国

也不忘其他盟国在欧洲的贡献,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牵制德国,这个敌国很容易调

遣援军赴远东,而使山东的战事延长。中国尤其感谢这些协助,因为山东的人民

为了夺回胶州的军事行动,曾遭受痛苦和牺牲,尤其在征募人工和各种给养方

面。”

“尽管我们满怀谢忱,但中国代表团深感对祖国和世界均难疏职责,如果我

们为了感恩而出售同胞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从而将种下未来冲突的根源。因此,

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考虑处理胶州租借地和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时,必会郑

重顾及中国的基本权益,即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益,以及顾及它力谋世界和

平的热忱。”

他的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中国代表团的同仁们都站起来了,向他送来

满怀敬意的目光。威尔逊和蓝辛迈着急步过来跟他握手祝贺。威尔逊说:“这是

阐明中国立场的最好演说。”英国的劳合·乔治、贝尔福也跟着走来握手道贺。

更想象不到的是,日本的西园寺先生也从主席对面的位置上过来和他握手。无论

什么民族,真理的感召力都是强大的。

离开会场时,中国代表们又被记者包围了。虽然说十人会议是保密的,但第

二天,法国、英国、美国的报纸都以最显著的版面报道了中国代表团发出的中华

民族的呼声。国内各省、各地学生和民间团体的声援电报,更似雪片般飞来。

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

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

形势对中国本来十分有利,然而,到了4月,变化陡生。因分赃不均,意大

利在争吵中退出了和会。日本借机要挟: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就将效法意

大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先后向日本妥

协,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这一事件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然而,不管在外交方面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中国的正当要求一再被拒绝。

保留签字不允,附在约后不允,约外声明又不允,只能无条件接受。如此情况下,

退无可退,只有拒签,表明中国的立场。于是,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

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

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的历史中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

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这也是中国

外交胜利的起点。以后,中国一步步夺回了丧失的主权。

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

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可奈何地一

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

《我的1919》拍摄于1999年,当年发生了若干历史性事件至今我们仍记忆犹

新,尤以当年美国无视我国外交权利悍然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国外

交人员伤亡为甚,中国在近一个世纪后各方面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仍需警钟长

鸣,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屈辱,不忘国耻是为发奋图强,让我们记住数十年前先

驱们为之奋斗的那段历史,1919,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转变,在外交上的胜利更激发起国人捍卫主权的决

心,并最终用鲜血将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领土上赶走,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

中国!

范例二;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

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

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

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

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

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

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

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

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

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

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

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

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

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

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

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

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

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

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

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

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

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

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

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

义者,领导工人有幸罢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

华侨和留学生游行示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

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

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

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

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

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

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

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

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

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

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

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

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

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

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

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

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

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范例三: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

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

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啊!

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

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

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

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

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

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

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

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

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

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

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

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

要铭记!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

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

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弱国无外交”,告诉我

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

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

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

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

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

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

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

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

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中国

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征辞严

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实际

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

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子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艰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

弹,为什么你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

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

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请13亿的中国

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

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21:0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67164165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的1919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的1919观后感.pdf

标签:中国   山东   外交   历史   代表团   影片   领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