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关于环保的名言)
榆林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唐·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
②
, 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
③
谁肯重王孙
④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他
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准备为国家做一番事业。②芙蓉国:湖南因广生木芙蓉,故有芙蓉
国之称。③旅游:指长期旅居他乡。④王孙:这里指游子。
(1)颔联以“________”、“________”两词极言场面之大,烘托出雄奇壮阔的境界。
(2)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尾联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虚中有实,虚写的内容是 1 , 实写的内容是“黄鹤楼”。
(2)比较本诗尼联与《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写法和情感上的
异同,填写下表。
《黄鹤楼》尾联
《渡荆门送别》尾联
② 2
不同的写法
① 1
相同的情感
③ 3
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妇姑相唤浴蚕去”中“唤”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
①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②
,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
③
未休兵。
(乙)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
(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舍弟,指自
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
况,况且。
(1)下列对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
果。
D.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可见诗人既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
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E.甲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
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甲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6.诗歌鉴赏
有寄
[宋]苏轼
为向东坡
①
传语,人在玉堂
②
深处。
别后
③
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
④
春雨。
(注)①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②玉堂:指翰林院,专门起草皇帝诏书的
机构。写作此词时苏轼在翰林院任职。③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
州。④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1)根据你所积累的词的知识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A.浣溪沙
B.如梦令
C.相见欢
D.采桑子
(2)你吟诵“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时,会把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
成的箭。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④麻衣:
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⑥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
失意。
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8.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
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
②
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
洛阳。
(1)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 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
看出。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
(2)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
小雨说:好吧!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①
, 收取关山五十州
②
?
请君暂上凌烟阁
③
, 若个
④
书生万户侯?
【注】①吴钩:刀名,刃弯。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
国功臣建的一座楼阁。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④若个:哪个。
(1)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妙处。
(2)【甲】诗以“色”绘诗,【乙】诗以“问”成诗,各具特色,请任选一诗简要分析。(提
示:【甲】诗可结合“塞上燕脂凝夜紫”分析)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
有力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
子。铿然:象声词。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思想情趣?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离愁之沉重的字“________”,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
要出发,这里的“烟波与风雨”指的是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13.古代诗歌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游洞庭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两首诗都写了洞庭湖,但诗中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请说说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锤炼精妙,极富表现力,“且就洞庭赊月
色”的“赊”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赊”字作赏析。
14.两首诗都借用“黄金台”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
①
, 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
②
, 驱马复归来。
【注】①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以亲师事之。②已
矣:结束了。
1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
①
临村路傍
②
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③
。
(注释)①迥(jiǒng):远。②傍:靠近。③销:通“消”,融化。
(1)诗歌第一句中的“白玉条”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请描述。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疑”字的表达效果。
16.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诗人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做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句中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从视觉入手,再从听觉来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
氛。
D.这首诗“黑”“金”“紫”“红”等色彩浓丽的词语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想象丰
富。
17.诗歌鉴赏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渔翁
[元]周权
转棹收缗
①
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
卖鱼买酒归来晚,风飐
②
芦花雪满溪。
注:①缗:mín,网鱼的绳子。②飐:zhǎn,风吹物使其颤动。
(1)用原文填空:采莲人因为________而“羞”,渔翁因为________而“醉”。
(2)有人说“采莲”“打渔”都是临水而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
度”。结合这两首诗,请谈谈你的看法。
18.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________图;第二幅是________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野望
王籍
(乙)野望
翁卷
(丙)赠别
赵嘏(ji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一天秋色冷晴湾,
水边秋草暮萋萋,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无数峰峦远近间。
欲驻残阳恨马蹄。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闲来山上看野水,
曾是管弦同醉伴,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忽于水底见青山。
一声歌尽各东西。
甲诗是课内学过的,请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赏析方法阅读乙、丙首古诗,并结合具体诗句
分析诗人翁卷和赵嘏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________”这个成语源自颔联,现表达“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
的道路”这个道理。颈联“________”字写出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空”字是说潭影使人心中
俗念消除殆尽。
(2)诗歌的七,八两句动静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 (1)万里;千家
(2)诗歌既表现了诗人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又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慷慨
不平之气,还表现了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之情。
2.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
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
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故答案为: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
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
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3. (1)“昔人已乘黄鹤去”(或:神话传说)
(2)由景生情(或: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愁思;通过发问抒发感情);拟人(或:通过写
对家乡水的恋恋不舍,含蓄抒发感情);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地,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
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
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
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诗人由景生情,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渡
荆门送别》尾联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
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
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故答案为:⑴ “昔人已乘黄鹤去”(或:神话传说)
⑵由景生情(或: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愁思;通过发问抒发感情);拟人(或:通过写对
家乡水的恋恋不舍,含蓄抒发感情);思乡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18: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56967290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榆林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榆林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