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李乐怡)
《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关于爱情方面的
文化启蒙,是《诗经》的精髓所在,其中的爱情诗,纯真、热烈,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
人民的情感生活,写出了可贵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这些
抒发爱意和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仍然显得弥足珍贵。
一、《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爱情诗大多在“风”这一部分里面。其中
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这些诗作是对古代人类的爱情观、婚姻制度、民
族风俗的有力见证。这些情诗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执着求爱的苦恋者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就是很好的代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
乐之。
写的是一个男青年的真挚爱情与相思之苦,一个男青年在河边见到一个心爱的姑娘,
于是便整天痴心地想她,睡梦里也追求着她,以致于翻来覆去整夜睡不着觉,最后如痴如
狂地想到与她结婚。“钟鼓乐之”,钟鼓属大典之乐,用于庄严、隆重、欢乐、热烈的场合。
人生最大的欢乐庆典,莫过于婚礼。从此看出此时真实地反应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
和婚姻的追求。《陈风 泽陂》中男主人公亦在河边遇上了一位美人儿,因而使得他“寤寐
无为”、“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辗转伏枕”,相思的痛苦比《关雎》更为深刻感人。
写男或女相思或单恋的,还有《周南·汉广》、《秦风·蒹葭》、《郑风·子衿》等,都是脍
炙人口的诗篇。可以说,他们的确唱出了人类永恒的文学主题,表现了对完美人格、完美
理想的执着追求。
2、 敢于反抗的奋斗者
爱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风顺,往往遇到漩涡和暗礁、惊涛与骇浪,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当时封建礼教控制的社会,家庭的反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是主要的阻碍。如《齐风 南山》
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证明了封建礼教对当时的婚姻
问题已有一定得约束力。
《郑风·将仲子》同样也表现了执着的爱情、心底的抗争: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
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
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
可畏也。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11:1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3178857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经中的爱情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经中的爱情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