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泡菜的腌制方法和配料)
《黄帝内经365》--095.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365·
·第三章 内藏外象·
·第二节 天地人三才·
二、天人合一(095)
《黄帝内经》论述的人体脏腑,建立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
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样的论断之上,也即自然大宇
宙,人体小宇宙,二者是互相通应的。
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人体脏腑,需从“人与天地同构”的角度立
论,因此,人体脏腑的生成,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脏
腑合于阴阳五行。其二,五脏是人体的五大系统。第三,五脏系统与
天地时空通应。所以《黄帝内经》的五脏与现代医学的五脏不是同一
个概念,现代医学的五脏只不过是借用了传统医学肝心脾肺肾的名称
而已。
人感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脏腑。
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运动生成了五行。阳主动,阴主静;动极则
静,静极则动;静则阴生,动则阳化;阴生则降,阳化则升。所谓升
降出入,无器不有。阴降于下为水,阳升于上为火,故天地之化,先
有水火,正如《河图》所昭示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思是
说,阳之动极而静,静则一阴生于午,阴渐盛而下沉于地而为水,究
其水之所以生成的根源则在于天;“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意思是
说,阴之静极而动,动则一阳生于子,阳渐盛而上升于天而为火,究
其火之所以生成的根源则在于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这是说
阳自地而生,当其尚未上浮至天之前,先升于左而为木,或者叫做欲
升而未能升者为木,阳动而左升,得乎天者亲上,所以称为“天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这是说阴自天而生,当其尚未下沉于地之
前,先降于右而为金,或者叫做欲降而未能降者为金,阴静而右降,
得乎地者亲下,所以称为“地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阴阳
二气之间为中气,中气即土气,土分戊己,中气左旋为己土,中气右
旋为戊土,土气左升右降,阳升阴降,以此斡旋中宫,转运四象。
人与天地相参也,人在孕育之初,也建立了与天地相旋、五行相
生的模式。人呱呱坠地之后,中土成为斡旋四象,转运阴阳,使阳中
之阴下降,阴中之阳上升的动力,这也是后世医家提出“脾胃为后天
之本”这一论断的根本依据。
人感五行之气而生脏腑。感木气而生肝,故肝具有升发之气;感
火气而生心,故心具有炎上之气;感土气而生脾,故脾(胃)具有化
运之气;感金气而生肺,故肺具有肃降之气;感水气而生肾,故肾具
有沉藏之气。在《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
《五运行大论》、《天元纪大论》等篇中反复指出,人与天地之气相
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
心;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脏为
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
我们来看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论述: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
合,各
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
各有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上古先贤大哲,研究探求人体的形态,区分归纳脏腑的性质,识
别整理经脉的端末,交汇融通经络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规律;经气输
注的孔穴,都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大小肌肉汇聚及其与骨骼的连接,
都有一定的起止;皮部浮络分布的阴阳逆顺,都有一定的条理;一年
四时的阴阳盛衰,都有一定的顺序;人体内外的表里联系,都有一定
的层次。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10:2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2891457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帝内经365》--095.天人合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帝内经365》--095.天人合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