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鲁迅名言名句)
一、医疗管理核心制度有哪些
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6、手术管理制度、7、手术分级管理制度、8、查对制度、9、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0、病人权益保护及知情同意制度、11、临床医疗新技术新
业务管理制度、12、病历书写制度、13、输血管理制度、14、临床“危急值”报
告制度、15、转诊转科制度。
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有哪些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操
作错误。
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提高用药安全。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医疗(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传染病共分几类及报告时限,列出甲类2类、乙类3种,丙类3种传染病。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法定传染病上报时间:甲类2小时内,乙类6小时内,丙类24小时内。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四、医疗不良事件定义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诊疗的失误及相
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
五、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具体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
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
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
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
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
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
方权。
六、“危急值”定义及工作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
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
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
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
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
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
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
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
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七、口头医嘱制度和流程
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
2 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重复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
可执行。
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
以确保用药安全。
4抢救结束应请医生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用药。
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
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录和执行。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4:5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709159257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医疗管理核心制度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医疗管理核心制度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