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3-18 02:09:4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我的同桌600字)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篇一: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数学真有趣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 :吴鹏程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因为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与数

学有关的知识,学好数学还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特别是经过认真思考做

出数学难题时,心里的那种兴奋和愉快比考一百分还高兴呢! 我特别喜欢研究

有趣的数学题,研究这类题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给我带来许多的快乐。比如,有

一次我在课外读物上看到了这样的一道数学思考题:妈妈比女儿大24岁,6年

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刚一看到题

目,我不禁连声说:“简单,简单!”老师说过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线

段图的帮助解决。说干就干,我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画出了线段图。多出的2

倍就是大的24岁,女儿12岁,妈妈36岁。我再给老师炫耀的时候,老师让我

再读一遍题目,并把6年后圈了起来,我顿时明白了我计算的年龄是6年后的年

龄,所以今年女儿6岁,妈妈30岁。

学好数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个杯子

往一个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瓶子和水共重440克,倒进5杯水,瓶子和水

共重600克,问一个杯子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我认真想了想就算了出来,600

克-440克=160克就是2杯水的重量,160克÷(5-3)=80克就是一杯水的重量,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杯水重80克,一个空瓶重200克。瞧!我说得没错吧,

学好数学是多么有趣呀!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想像我一样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

由自在的遨游呢?

1 / 13

数学真有趣!在生活中,处处能用到数学知识,我要认真学数学,多动脑,

勤动手,尽情享受数学带给我的快乐!

指导教师:王晴

找规律巧计算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 :汤智暄

好多数学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 今天的

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

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

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

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

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答

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这又使我想到一题. 木匠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3

段,需要6分钟。如果每锯一次的时间相同,那么把这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多

少分钟?锯成3段只要锯2次,锯一次是3分钟,锯6段只要锯5次需要15分

钟.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指导教师:王晴

计 算 周 长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蔡鹏威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

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

2 / 13

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

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图形

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

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

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这样

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啊!”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

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指导教师:王晴

篇二: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三年级(3)班数学小论文

有趣的数学题

数学王老师出了一些题给我们做,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小敏有3件不

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裙子,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一开始看到这道题目感到有点难,我仔细地把题目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想

出这道题目的两种解答方案。

一种是画图:

上衣 上衣 上衣

裙子裙子 裙子裙子

从图中我数出小敏有12种不同的穿法,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是比较麻烦。

另一种是列算式:4×3=12(种)

3 / 13

这种列式计算的方法是在画图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比较简便。

妈妈看到我做对了这道题,而且还用了两种方法,高兴地夸我是个爱动脑筋

的好孩子。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陆佳逸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时刻与经过时间

原来时刻与经过时间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班上就发生了时刻与经过时间

的故事。上课的时候,我们在做一道关于时间的题目,题目是这样的:一家图书

室借书时间是12:00~13:30和15:00~16:30,求每天借书时间有多长?我们先

用13:30-12:00=1小时30分,再用16:30-15:00=1小时30分,最后相加等于3

小时。可是,老师发现我们写的是1:30+1:30=3小时,不是1小时30分+1小时

30分=3小时。然后,老师把这道题目讲了一遍,我们才发现写错了。原来1:30

是时刻,1小时30分是经过时间,它要求借书时间有多长,就是求经过时间,

我们写成了时刻,所以才错了。

啊,看来时刻和经过时间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呀!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李天喆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打 折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超市的海报上写着:购物满200元的返还100

元代金券。我心里想: 呵呵,满200元的返还100元,那就是原来价钱的一半,

挺划算的。

我给自己选了一套208元的运动服,获得了100元的代币券。代币券得在今

天用完,于是妈妈又给生病的爷爷买了一个288元的榨汁机,我算了算只要再拿

出188元就可以买下这个榨汁机。

4 / 13

买完了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 妈妈,今天我们买了这些东西是

不是都是打了对折啊? 妈妈笑着说: 傻孩子,不是这样的,等回家后,妈妈算

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妈妈对我说: 艺儿,今天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我说: 运动服208元,榨汁机188元,一共是396元啊。 妈妈接着又问: 那

这些商品原价是多少? 我说: 496元啊。 妈妈说: 好,那也就是说今天我们

用396元的钱买了496元的商品,如果要算打了多少折,就看看实际花的钱占商

品价钱多少比例,用396÷496,你拿计算器算算。 我一按计算器,啊原来是79

折。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妈妈话让我明白。原来商家规定只有满200元才

能返券,所以买榨汁机时188元的部分就不能享受到优惠了。因此,我们享受到

的优惠程度和商家所说的相比也是打了折扣。

买家不如卖家精 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打折背

后隐藏着数学问题,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了。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高徐雯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小小算术家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

妈妈给了我50元的自由支配权。我选中波力海苔卷和葡萄饼干。波力海苔卷

是18元一盒,葡萄饼干是8元一袋。妈妈问我: 拿这50元买两盒波力海苔卷

后,再买三袋葡萄饼干够不够? 我算了一下:两盒波力海苔卷就是18×2=36

(元),三袋葡萄饼干就是3×8=24(元),加起来就是36+24=60(元),60

50。我说: 不够 。妈妈又问我: 那还能买几袋葡萄饼干呢? 我又算了一下,

50-36=14(元),这就是买两盒波力海苔卷剩下的钱,再用14÷8=1(袋)......6

(元)。我告诉妈妈: 可以买一袋葡萄饼干哦。 妈妈夸我真是一个小小算术家。

5 / 13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数学。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任远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厨 房 趣 事

我爸爸今天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其中,爸爸买了几根茭白和一袋子丸子,爸

爸问我: 如果一根茭白能切20片,每片又能切10根丝,那么一根茭白能切多

少根丝? 我想20×10=200(根),于是我就回答: 200根。 爸爸又问我: 我

买了8根茭白,那一共可以切多少根丝? 我想8×200=1600(根),我又回答

说: 1600根。 爸爸说回答得不错。爸爸看了看旁边的丸子,又说: 这些丸子

一共8元钱,那平均每个多少钱? 我数了数一共有40个丸子,我想8元=80角,

80÷40=2(角),于是我回答说: 平均每个丸子要2角。 爸爸又问: 那么我

们一家三口,平均每人吃几个呢? 我想40÷3=13(个)......1(个),于是

我回答: 每人吃13个,还多一个。 那多的一个给谁吃呢? 爸爸又问。我说:

肯定会被你抢走吃掉的。 哈哈哈哈...... 家中响起一片笑声。

原来这些茭白、丸子......能提这么多数学问题!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陈天皓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学会用多种方法分析解题

要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

仅学会解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分析的方法,能用多种的方法

思考问题,从中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题〕一筐鱼连筐重46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重24千克,求筐重。

6 / 13

根据题意可知:鱼和筐的重量由46千克减少为24千克是因为卖出了一半的

鱼,也就是说少了的重量46-24=22(千克)就是一半鱼的重量,由此可以求出

整筐鱼的重量,然后用整筐鱼和筐的总重减去整筐鱼的重量,就是筐的重量。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一筐鱼重多少千克?

22×2=44(千克)

(3) 筐重多少千克?

46-44=2(千克)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半筐鱼和筐共重24千克,那么从24千克中去掉半筐

鱼的重量,就是筐重。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24-22=2(千克)

再换个角度考虑:

根据半筐鱼和筐共重24千克可知: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24×2=48(千克),

从48千克中减去一筐鱼和一筐的总重量46千克,剩下的也就是一个筐的重量。

(1) 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多少千克?

24×2=48(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48-46=2(千克)

7 / 13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洪卉

指导老师 王玉珍)

篇三:三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最少买几瓶

星期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公园玩。不一会儿,我们

就玩的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于是我们到小卖部去买饮料。

小卖部门口贴着一张告示: “‘迎元旦’优惠大酬宾活动: 饮料3元一瓶,喝

完后回收空瓶,每三只空瓶可再换一瓶饮料。”

看了告示,爷爷笑着问我和妹妹:“如果我们每人喝一瓶,至少需要买几

瓶?”

妹妹赶忙抢着说:“我们有6个人,至少需要买6瓶。”

爷爷高兴地说:“妹妹反应真快!姐姐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看着爷爷狡黠

的眼神,我忽然想起了什么。

“不对,我们可能只需要买5瓶?因为喝了5瓶,就可以用其中的3个空瓶

换1瓶给第六个人喝了。”

“真好!这样我们可以省下一瓶的钱呢。那这一瓶喝完我们就又有3个空瓶

了,还可以再换1瓶,这样就可以喝到第7瓶了。??好像多了,可不可以正好喝

6瓶呢?”听了爷爷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既然到最后还多了1瓶,那我们可不可以只买4瓶呢?”?? 后来,我和妹

妹一起拿着钱先买了4瓶,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每人喝了一瓶,然后用

其中的3个空瓶换了1瓶让妹妹喝了,接着我跟一个有空瓶的叔叔借了一个空瓶,

8 / 13

用剩下的一共3个空瓶又换了1瓶给自己喝了。最后把剩下的空瓶还给了那位叔

叔。

叔叔看着我用4瓶的钱喝了6瓶饮料,直说:“这个小姑娘真聪明!”

每天早上,我都和妈妈去河边跑步.河边种着一排柳树,我们约定从第1棵树跑

到第60棵树就往回跑.一天回来后,妈妈说:“欣彤,我们天天跑步,你知道我们

每天跑多少米吗?我告诉你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还不容易?一算不

就知道了吗?”我爽快地回答道.我拿出纸和笔,三下五除二就算好了:

去时走:5×60=300(米),

来回走:300×2=600(米)

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孩子,你做题目速度很快,这是好的,但是,要正确

地理解题意才对呀!”我疑惑了,难道理解得不对吗?我又仔细看了看题目,还是

没明白自己错在哪儿.妈妈说:“来,我画图给你看.”于是妈妈耐心地边画图边

讲给我听.如下:

棵数 相距

Y—Y 2棵树 1个5米

Y—Y—Y 3棵树 2个5米

Y—Y—Y—Y 4棵树 3个5米

Y—Y—Y—Y—Y 5棵树 4个5米

Y—Y—Y—Y—Y ?? Y 60棵树 ( )个5米

9 / 13

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树中间间隔的段数

比树的棵树少1.60棵树中间相距不是60个5米,而是59个5米..于是,我把刚

才的解法改为:

段数:60-1=59

去时走:5×59=295(米)

来回走:2×295=590(米) .

妈妈看了直点头,还夸我头脑灵活呢!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解决有些问题不可以草率,应该先试着找一找

规律再解答.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

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

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

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

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

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

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

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

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

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

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

10 / 13

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

信你就试一试!

今天,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甲乙丙三个班一共有161

人,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乙班有多少人?刚一看就傻眼了,

题目中只告诉了我三个班的总人数和三个班人数的关系,用三个班的总人数除以

三个班除不了,我越想越糊涂了,于是我只好向妈妈发出了求救信号:“妈妈快

来,我遇到难题了。”妈妈听到了我的喊声,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走了过来。

妈妈将题目读了一遍想了会儿问我:“你能不能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画出线段

图?”被妈妈这一问,我突然想起了之前老师教的:在题目所给的条件里,有关

系就可以画线段图。这道题目的关系是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

这句话中没变的是乙班,那先画乙班的线段图,再根据这句话画出甲班和丙班的

线段图。如下:

根据这个图我发现:假设甲班比乙班多的2人给丙班,这样甲班和乙班人数

就同样多,此时丙班的人数就比乙班的少4人:6-2=4(人)。这时只要丙班再

加4人,就和乙班的一样多,同时总人数也多了4人:161+4=165(人)。这样

就可以平均分了:165÷3=55(人)。这时乙班的人数就算出来了,是55人。同

时甲班和乙班的人数也就可以算出了:甲班:55+2=57(人)丙班:55-6=49(人)。

最后我又验算了一下,将三个班的人数加起来:57+55+49=161(人)正好是161

人。

在妈妈的指引下,我终于用我所学的知识破解了这道难题。这件事让我明白:

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千万不能慌张,一定要冷静地思考,将

11 / 13

平时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一遍,再根据题意从中找出适合解题的

方法,再多难的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

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

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

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

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

5/1=5

30*5=150(小时)200小时 150小时

还可以这样算:

5/1=5

200/5=40(小时)30小时 40小时

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

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

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 2.5

或者这样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 3000

12 / 13

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

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13 / 13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2:0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98984571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学小论文三年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学小论文三年级.pdf

标签:妈妈   数学   题目   问题   灯泡   时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