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悲惨世界免费阅读)
《邴原泣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精选合集)
第一篇:《邴原泣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邴原泣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
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文言文的类型有哪
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邴原泣
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的朋友。
作品简介
《邴原泣学》,出自《初潭集》,讲述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
的故事。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
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
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
一个“泣”字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
作品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
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
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
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译文
孤:从小失去父亲。
书舍:私塾。
遂:就
泣:哭。
得:能够。
学者:学习的人。
亲:父母。
一则:一方面。
愿:羡慕。
中心:内心。
恻然:怜悯、悲伤的样子。
苟:如果。
欲:想要
资:钱财。此指学费。
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少:幼时。
就书:上书塾(读书)。
作品翻译
三国时有个叫邴原的,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七八岁时,
他路过私塾,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私塾的老师跑出来问:“小孩子你为什么要哭?”邴原说:“失
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伤感。凡是能进学堂的人,他
们都有父母,可我从小死了父亲,没条件上学。我一方面羡慕他们有
父母照顾,另一方面羡慕他们有学习的机会。看看他们,想想自己,
心中就十分悲伤,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既同情又
可怜他,想不到这孩子竟有这样的思想,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
读书,我就不收你学费。”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
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
人物简介
邴(bǐng)原,东汉末官吏。字根矩,号一龙,北海朱虚(今山
东临朐东)人。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任
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为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
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卒。
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
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
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
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1:5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98300571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邴原泣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精选合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邴原泣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精选合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