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含有鸟的诗句)
I
互联网+技术
nternet Technology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卢文昊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其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人生的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就
业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作为入手点进行分析,寻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并充分
依托当前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构建起系统性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学生就业 信息服务体系
引言:
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毕业生是切实促进我
国未来发展的基础质量。但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中依然存
在有缺乏实践课程、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导致大学教育逐
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学生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
求。因此为了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应当使其清
晰各大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并构建其健全的大学生就业信息
服务体系,面向毕业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信息。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现状
1.1缺乏总体调控力度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依然处在
建设过程中
。但由于相关部门的投入并不能满足就业信息
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导致这一体系的建设始终较为缓慢,
同时缺少资金以及基础性建设等问题层出不穷。另外国家对
于这一体系的宏观调控力度也稍显不足,这具体表现在我国
各个地区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始终缺少较为统一的标
准,也没有强大的国家政策以及资金带来的支持。最终导致,
我国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改善
[2]
。
1.2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水平较差
目前阶段,由各级政府与高校共同构建起的就业指导中
心专业水平较差
。其中的组成人员,大多是一些业余人员
或学生,并没有过多就业工作开展的专业性,也同样很难切
实面向学生提供较为广泛的就业信息,甚至很难为毕业生实
践面临的就业问题提供较为针对性的专业意见,这也在无形
中导致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作用被弱化,导致毕业生的就业
信息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1.3就业服务信息仅局限于毕业生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
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缺乏就业能力同时就业意识相对
较为薄弱
。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应用的就业服务体系,一般
只服务于大学毕业生,但就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素养的培
养却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理想中的就业信息服
务,应当伴随着大学生的入校直到毕业整个过程。学生在大
学初期就接受就业意识的灌输,并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寻找
到自我就业目标和方向,保障其能够持续朝着自我就业目标
持续努力。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2.1构建就业数据云平台
[4]
[3]
[1]
现阶段,数据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基础性战
略资源,能否切实实现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影响到社
会发展的多个方面
[5]
。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
业问题,但在以往的过程中,受限于技术、信息等难题,导
致许多策略无法落到实处,或是根本达不到预期中的效果。
但云平台技术的出现,却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应用不
同类型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计算服务,进一步应用虚拟化技
术构建起带有精确特征的就业数据中心。就业数据中心能够
针对宣讲会、协议书、招聘会等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
同时相应存储在云数据中心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对相
关数据的充分融合。同时应用MapReduce功能,能够针对云
平台内的就业数据,进行索引、更新以及检索,这对于云平
台的管理效率以及灵活性而言,同样是一种提升
[6]
。
2.2构建学生求职偏好模型
以大量就业数据作为基础,构建起大学生求职偏好的模
式,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
[7]
。另外针对推荐算法进行优
化,充分强化就业岗位推荐程序的精确程度。在实践过程中,
可以首先通过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学生频繁访问的
信息进行分析,这其中包含有:公司、岗位查看、简历投递
方向、行业关注情况等,通过这种分类分析的方式,探索出
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访问偏好。其次,针对就业信息服务平
台中的历史派遣数据开展针对性分析,并以数据为基础,通
过学历、地域、性别等作为标准,进行往届毕业学生归类。
通过这样的方式归类计算不同类型学生喜爱的企业规模、薪
资待遇等。最后,针对上述各类型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喜好
专业等设置相应权值,切实实现加权计算,保障岗位推荐算
法具备有效性。
2.3构建用人单位画像模型
针对各大用人单位和企业,最近几年内开展的宣讲会、
招聘岗位标准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以此为基础构建起高校
用人单位数据信息库,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有关数据信息
展开分类和转换。最后,综合所有数据信息,进一步为用人
单位做出标签化处理,这其中包含以下内容:招聘标准、喜
好专业、薪资水平等
[8]
。随后应用专业算法构建起用人单位
模型标签,进一步评价不同用人单位的差异化全体特征;另
外针对相关挖掘算法进行预测,构建起严格的用人单位预测
标签,进一步充分针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实现科学预测,
以此来保障个性化服务的完善。
2.4构建就业信息审核机制
3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I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始终是受到大部分人广泛关注的
问题。在就业信息平台处于运行状态的过程中,应当切实保
障信息发布的规范性,并严格把控信息发布源头,通过这样
的方式提升就业信息质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平台应当相
应构建起用人单位审核注册机制,统一设置用人单位信息库,
并实现,单位联系人与企业工商信息的剥离,保障用人单位
共享信息库的唯一性,另外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制,充分实现
共享交流化信息架构。以此同时,构建起毕业生招录情况与
调查评价互相结合的审查机制,学生在登录平台后,可以通
过检索用人单位名称,得出该用人单位最近几年内的毕业生
招聘情况,以及毕业生对该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情况。另外
设置差异化权重,详细计算出各大用人单位参与用人单位招
聘工作的差异化分值,并将其当做用人审核工作开展的根据。
最后,将平台与工商信用相对接,通过系统返回的企业判定
属性,以及用人单位联系人的核验结果,通过人工判断的方
式,决定该用人单位是否完全符合审核标准。
2.5构建就业评价反馈体系
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充分实现企业、高校以及政府三个
方面的互利互惠,对于就业信息自动评价、匹配机制体系而
言,其应当是一个实时性动态化的过程,依托就业信息服务
平台的构建,进一步精确实现,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
匹配。根据反馈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实现推荐模型反向修正,
保障推荐模型较为精确的同时,也能够面向毕业生提供更加
多元化的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也
应当结合实践情况,及时改革就业政策,全面促进高等教育
与市场需求实现契合。其皆是由于大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获得
的好处。
根据上述五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构建出以大数据平台为
核心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如图所示:
积极完善各学院的就业流程。
互联网+技术
nternet Technology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人才
培养方案等,构为学生构建起针对性的未来发展规划,同时
3.2加强就业组织保障
高校就业工作同样是一门具备较强专业性的职能工作,
因此高校应当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辅导队伍建设。队伍中应
当包含有专业性任职教师、就业指导中心、心理辅导人员等。
另外要充分发挥出本院校毕业生的特色竞争优势,引导各大
毕业生积极参与到专业技能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安排等工作培
训中,充分提升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展开周期性的学习和交
流。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应当积极招聘校外人才,加入到
就业工作完善行列中来。结合未来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工作实
践需要,相应的开设与学生未来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
并相应配备有关人员展开就业指导工作。
3.3强化校企合作
通过充分改变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手段,进一步
降低两方面信息的差异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通
过构建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形式,面向毕业生提供关于创业以
及就业等多方面的服务和指导,同时确保在新生入学阶段将
就业服务融入到整个大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就业信息指导和
服务。实践情况如下所述:在除开在入学教育中针对日常生
活中的行为以及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外,也应将就业问题当作
重点,帮助大学毕业生进行未来职业前景分析,同时重点强
调实践过程,在充分结合学生需求的情况下,构建起以创业
主体为核心的课程学习。与此同时,充分结合实践与理论,
重点强调经验教学的需求。宏观上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基
地,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沟通的桥梁,其不仅能够切
实提升就业信息的对称性,同时也从根本上保障了高校毕业
生群体的就业质量。
3.4构建高校市场组织工作常态化平台
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能够全面掌握就业情况的关键
渠道,是周期性开展的高校人才市场,由于这一活动具备较
为广泛的专业范围以及数目众多的用人单位,因此其也受到
各大毕业生群体的关注。但高校人才市场在招聘活动开展之
前,需要准备较为繁琐的日常工作,实践过程包括:招聘信
息的发布、准备研究生资料信息、招聘地点的确定等。但由
于环节较多、时间较为紧迫,导致由于工作工程的匆忙,促
使了许多乱象的出现,例如,由于面试准备不充分,无法考
图1 大数据平台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3.1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首先,应当构建起健全、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并相应
的推行高效的信息互动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获取
到就业信息,保障就业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
应当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教学,并给予充分的制度保障,
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例如。高校方面可以充分结合
学生的时间需求,展开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邀请优
秀校友,为应届毕业生做好经验分享,为学生树立起更加恰
当的价值观,并警惕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
查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另外学生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游走于
各个企业当中,致使招聘情况较为不理想。因此基于这一问
题,高校应当积极开展日常化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强化总体
布局,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得到落实。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当通过积极提升学生的职业习
惯、技能、素质等,进一步构建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云服
务平台。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应当积极招聘校外人才,加
入到就业工作完善行列中来。结合未来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工
作实践需要,相应的开设与学生未来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课
程,进一步构建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卢文昊,男,1980年7月生,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河北省,130000,硕士研究生。
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I
互联网+技术
nternet Technology
网络信息技术
在大学英语“双师”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任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摘要】 现代社会发展之快,随之而来的教育信息技术也快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要顺应科技发展,用“双师”混合式教学模
式取代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当前的混合式教学研究加以分析,试图将双师教学的方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网络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 双师
引言:
混合学习这种理念很早就已经存在,指各种学习方式的
结合,比如应用课本、板书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它是将在线
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
有效教学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
教学以及其他各科的教学,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并且丰富了
高校教学理论。相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
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混合学习的概念最早于2001年由美国产业教育学会最
先提出。美国学者Jared M. Carman认为这种理论由行为主义
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所构成。德国Tubingen
大学的语言学教授Kurt也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
绩。混合学习有多重实践形式,现今被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双
师”教学是指双师同堂教学,也被称作合作教学法或者协同
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夏普林教授提出。在这种教
学模式下,校方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授课,因
为不同老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差异和互补,能达到1+1>2的
教学效果,也能对共同参与教学的教师互相促进。在“双师”
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学生在教学模式中的参与程度,
就衍生出了新的混合学习模式,比如国外研究较多的翻转课
堂,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进行适
当转换,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变为主动探索未知
知识,模拟教师角色,这一模式能够显著地增加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个模式进行
过探索。
1992年我国学者谢幼如等人共同编著了《多媒体组合
教学设计》,提出了混合学习理念。2003年何克抗教授提出
了混合式学习理念。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
应用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内高校也逐渐将信息网络技
术运用于新教学模式,进行各种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比如有
的高校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中教外教合作教学中,更好地
发挥了外教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他们的母语优势
毋庸置疑,而中教教师对于教学任务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
习惯的掌握显然更有优势。
本文章拟通过对混合教学模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双
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持下,
“双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比如通过移动互联
网APP,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网上任务,由学生自行组
织,自行协调和分配学习任务,学生按教学任务来分组设计
课件,准备考核项目,并通过自由查询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
设计教学环节。而教师的任务要从单方向的传授知识,变为
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控制“双师”课堂进程,把握既定教学
目标的完成度。网络信息技术为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的高
效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施教者
和受教者的角色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转换,教学课件和完成的
作业也更容易批阅和保存,提高了“双师”教学模式的效率
和效果。
通过对现存教学模式的研究,梳理“双师”教学模式的
特点和优势,尤其着力在当前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
参 考 文 献
[1] 方长春,李蛟.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 v.38;No.349(09):139-142+179.
[2] 张玉柯. 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 智库时代, 2020, 000(010):P.296-298.
[3] 王腾召. 民办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智库时代, 2019, No.188(20):157-158.
[4] 马彬彬.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 000(004):69-72.
[5] 郭山. 大数据驱动的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卷宗, 2020, 010(006):175.
[6] 李宁. 辽宁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协同体系构建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22;No.132(03):138-142.
[7] 陈荣桂, 夏媛, 徐治然. 高校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研[J]. 高教学刊, 2019, No.117(21):44-46.
[8] 宫晓慧、詹陈陈、郭伟. 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v.19(21):253-255.
[9] 张磊.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实践——评《信息化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应用教程》[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
3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1:3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96877256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