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

更新时间:2024-03-17 23:37: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几月几日万圣节)

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

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王安石反复推敲的诗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

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

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

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

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

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

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

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

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

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

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

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

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2. 王安石推敲“绿”的故事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

本来这首诗的第三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写完后,王安石

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

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

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

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

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

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

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

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

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

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

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

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

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

“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

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

3. 王安石反复推敲的诗句有哪些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

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

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

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

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

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

(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

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

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

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

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

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

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

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

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

“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

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

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

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

“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

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4. 王安石推敲诗句

1;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字,诗人曾反复 ,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

最后选顶为“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

然的景

象。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

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

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

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

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

(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

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

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

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

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

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

了深厚的平民友谊。

5. 王安石反复推敲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

后,闲职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居住。初春一天晚上,王安石因

事又来到瓜州(今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在岸边散步游玩。 此时,

王安石正在酝酿改革变法事宜,望着浩瀚长江,皓月当空春风扑面,

对面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依稀可见,钟山巍然。。。。。想着自己

虽然变法受阻,但宋神宗对自己还是信任,变法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变法还可以继续下去,来日还可大展宏图。。。。。心潮澎湃、心情

非常舒畅、兴致极高、情趣盎然,不觉口出一章:“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偶得佳句,

王安石非常高兴。冷静之后,王安石又觉得此诗虽然可以,但句子比

较平淡,诗味不浓,缺少画龙点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个“到”字,

看了怎么也觉得不合适,于是他又想了“过”字,“春风又过江南

岸”,也觉不妥,后来绞尽脑汗,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一连用了

“临”、“度”、“来”、“吹”、“遍”等十几个字,都觉得不好,

一时江郎才尽,一连三天寝食难安,茶饭不思。 忽一日,家丁来报,

“家乡来人,并送来两坛好酒”。 王安石不善饮酒,且又在发闷,但

一听见是临川老家来人,也只得强打精神出来相见。原来是老家李员

外赴金陵经商,顺路来看看他。王安石一见两坛酒,问道:“这是什

么酒”?李员外道:“是家乡特产四季香”。“何为四季香?”安石

又问。李员外回答说:“丞相有所不知,此酒名为四季香,实为它有

四大特色:此酒采用上等红米、精白糯米磨碎做原料,吸取黔地茅台,

晋地汾酒,蜀地川酒和本地赣酒做法于一炉,延长发酵期陈酿五年。

酿出的酒,春季清亮透明,入口怡畅;夏季色澄力猛,入口如火;秋

季棕黄晶澈,入口甘醇;冬季瑞丽丰莹,入口绵甜。更有趣的是,春

季香气清新如三月桃花初开,夏季香气浓郁如六月荷花绽蕾,秋季香

气淡雅如八月桂花吐芬,冬季香气隽永如冰天腊梅豪放,故名四季香。

四季香之所以质高品优,色香味俱佳,还得益于临川独特的地理气候

条件,尤其是临川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非常好。全国有名的临川温

泉就在附近,地下水质清澈甘甜,是酿酒用最好水质。。。。。丞相

一来离家久远,二来从政繁忙,没有顾及家乡之事,所以有点不知道。

今天丞相应该为家乡的妙品感到高兴啊。李员外把四季香的来龙去脉,

成因起势尾尾道来,而且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王安石听后,果然非

常高兴,遂命人打开酒盖,只觉一股异香扑鼻、香气诱人;不觉舌根

翻动,口水上溢,忍不住喝了一口,顿觉一股醇香入口,香气四溢,

沁人心脾,顿时精神焕发,心旷神怡,满脸红光,不觉大喜,又一连

喝了几口,几天来的愁思苦结一扫而光。 忽然王安石眼前一亮,想到:

四季香香气扑鼻,酒力一口涌全身,春风又到江南岸,万物复苏,江

南不就绿了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就这样王安石酒后诗兴大

发,用一个“绿”字,把江南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的大好景色“活”画了出来,一时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千古佳

作。 不久王安石第二次为相回到京城,见面第一天,宋神宗问道:

“爱卿又得佳句,可否赐教。” 安石道:“过奖了,区区小作,怎么

连皇上也知道了”。 “天下人都知道了,怎么我不会知道”。神宗笑

道。于是王安石告诉宋神宗,实乃饮酒所至。宋神宗愈发惊奇了,怎

么爱卿家乡有如此好酒,不拿来与我品尝! 王安石连忙叫人送了几坛

四季香给宋神宗。宋神宗饮后,也连称,好酒、好酒。并下令要年年

进贡,这就是临川贡酒的来历。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诗道:“丞相苦无

句,幸得家乡人,一酒酿佳诗,千古传美名。” 后来还有人说,王安

石能第二次拜相变法,成为名闻中外的千古一相,就是因为写了这首

好诗,得到宋神宗赏识的缘故。

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23:3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89876256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20字.pdf

上一篇:关于书的别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春风   临川   江南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