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17 23:23:33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关于合作的作文)

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

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

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

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

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

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前不久刚刚上了一节公

开课,课后对这课的一些环节也作了回顾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梳理内容,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推敲》是流行于文坛的历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

一部电视剧,拍几集?(学生自读课文2——7自然段)

生:拍三集为宜,第一集访友留诗、第二集骑驴斟酌、第三集路

遇知音。

生: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访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误闯、第四

集“敲“好。

生: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诗会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痴

迷误闯、第四集韩愈指点、第五集换“推”为“敲”。 ……

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起了这些好听的名字,了不起!起名字

要依据课文情节,每个标题的字数要力求相等,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炼、

优美。看看这些名字能否改得更精炼优美呢?

生:讨论交流……

【反思: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才可得

益。”教学中创设拍电视剧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

习的情趣,在浓浓的趣味中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

个性编写小标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见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培养了学生善于推敲的习惯和技能。】

片断二:抓住空白,合理拓展,适当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

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

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学生听着

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

到李凝的家。

生:我看到了山路很难走。生: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投影《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自悟。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

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反思: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

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里学生通过听音乐、自读

品味,已经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我拓展

《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片断三:尊重学生,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在《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段:“贾岛骑着毛驴,一边

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

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教学中我与学生进行了这样

的对话:

师:大街上的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你觉得可

笑吗?

生1:我觉得不可笑,反而觉得很佩服他,因为他骑在毛驴上还在

思考用哪个字更准确。

生2:我也觉得不好笑,我从不知不觉这个词中感受到贾岛思考非

常地投入。

生3:我觉得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平常写

作文也应该像他这样去修改。

生4:老师,我觉得贾岛他对自己安危太不负责了,他在大街上这

样思考问题,要被撞了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贾岛这样确实太危险了,我们钦佩他的这

种字斟句酌的精神,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更应该

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反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

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

美乐趣。这个环节中学生4的回答是我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他的感

受是独特的,在这里他的体验得到了尊重,智慧得到了闪光,个性得

到了张扬。】

片断四:把握目标,加强训练。

在教学“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

友……”一段时,我问学生拜访就是访问吗?我在黑板上板书:拜访=

访问?。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说,拜访更有礼貌,访问指一般的参观

采访。于是我又板书:拜访=访问+礼貌。……

【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重视理解、感悟、熏陶,这无可厚

非,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双基训练,这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对

学生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因此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一定要

将课后目标题训练落到实处。】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

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

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

得以流传下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入手:一是抓住关键句、关键

词品读感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课

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

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

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

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二是让学生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

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

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

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23:2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89013289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课文《推敲》教学回顾与反思.pdf

标签:学生   推敲   教学   看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