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_百

更新时间:2024-03-17 20:06: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同甘共苦什么意思)

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_百

古诗三首 望洞庭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采用结合生活、语境重现等多种方式,认识4个生字,会

写“镜”“磨”“未”“遥”“银”等6个字。

(二)通过动态字图,教师动作暗示,感受秋夜洞庭湖的美景;

通过注释、图像等资料,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想象的妙趣。

(三)有感情地朗读《望洞庭》,并熟读成诵。

二、教学准备

板书《望洞庭》全诗,《洞庭湖》的视频,古筝曲《高山流水》,

PPT课件,希沃授课助手。

三、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读准“庭”

1.复习导入,背诵《望天门山》。

2.齐读课题,介绍诗人。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来望一望洞庭。(教师板书课题,学生

读题)这首诗是唐代诗豪刘禹锡写的。

3.读准“洞庭”,读准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关注有拼音的字词,如果有读错的字词,教师随机

板书在黑板上正音)

2.整体感知。

(1)借助注释学习。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洞庭》,“洞庭”到底是指什么呢?(引导学

生关注“注释”)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注释不仅告诉了我们洞庭指什么,还介绍了洞庭湖所在的位置。

(学会读注释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之一)

(2)补充洞庭资料。

播放视频,了解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北部,占地2500多平方公里,

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在古时候称“云梦泽”。春秋战国时期,因

湖中的洞庭山而改称为洞庭湖。那时的洞庭山也就是现在的君山。

从视频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洞庭湖有2500个仁湖公园这么

大呢!这么辽阔的洞庭湖,一眼都望不到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

题目,学生先自己尝试读题目,教师接——唐,刘禹锡;再全班齐读)

(3)圈画诗中事物。

动笔圈画望到的景物。(教师随机手机拍摄学生圈画完毕的课文)

(三)想象品读,读出画面

1.学习第一、二行古诗。

出示2份学生的圈画情况进行对比。(都圈画了“湖光”“秋月”)

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_百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20:0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7720757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_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洞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_百.pdf

标签:洞庭   洞庭湖   学生   教师   圈画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